简良承
摘 要: 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中考复习效率,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系统掌握初中物理基本知识,适当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者通过了解学生状况,查阅资料,与同仁交流讨论,对物理中考总复习思路提出了具体看法。
关键词: 初中物理总复习 教学思路 立足课本 加强能力
初中物理总复习是平时教与学的深化与延伸,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初三物理总复习必须切实做到夯实基础,加强能力,提高复习效率。通过物理总复习,同学们应系统整理、巩固、深化物理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物理基本技能,同时进一步培养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通过物理总复习巩固、深化、拓宽、综合、应用知识,并进一步发现自己的弱点、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要利用总复习短短的几周时间做到既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又面向中考,提高能力。下面就这两个方面谈谈中考物理总复习的方法与要求,希望同学们从中得到帮助。
一、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根据初中物理大纲要求、教材实际和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初中物理总复习应紧扣课本,可采用“三先三后”的方法进行复习,即先具体后概括,先全面后重点,先细后粗,做好课文复习、插图复习、实验复习、习题复习,彻底掌握,学懂弄懂。
1.课文的复习:课本中出现的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理论是组成物理知识的四大因素。同学们在复习中应明确各章节包含的这四大块的物理知识及相互关系,弄清各章节的物理内容体系(知识结构),能力要求,重点、难点及知识的来龙去脉。对于课文中用黑体字排印和带波线的内容要释意明理,分析关键字、词、句的含义,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如压力概念中的“垂直”二字,很多学生将其理解成“竖直”,因而造成应用与判断错误。这些例子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抓住关键字眼,深刻理解,正确应用。
2.插图的复习:初中物理教材很丰富,复习时应抓住重点分类掌握。如可将插图分为:(1)装置图——主要是设备的构造原理图。如天平、滑动变阻器等,要注意分析它们的构造原理,掌握物理知识的应用。(2)实验图——演示图——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原理、装置和程序图。要学会从图中观察、分析发生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找出引起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总结出其中的规律。(3)受力图——要学会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养成作图规范化的良好习惯。(4)电路图——要会判断电路的连接形式,正确将电路图和实物图相互改换,要能正确读表,分析各量之间的关系等。(5)光路图——要能正确画出平面镜、凸透镜等的光路图。(6)磁感线图——条形磁铁、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图。(7)常数表——如密度表、比热表、沸点表及熔解凝固曲线等。要对课本中的每张图、表、曲线细心分析、弄清意义。
3.实验的复习: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应十分重视实验的复习,以此提高同学们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增强记忆效果。实验复习应以培养实验能力为目标,主要体现在实验的设计能力、探索能力、实验技能、实验素养、实验规范。如在做电学实验时,应先正确画出电路图,按电路图摆放好仪器,连接电路前应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打到阻值最大的位置,这些都是基本的实验程序。
二、加强能力,拓宽思路
综观两年来全国各地的中招考试命题,出现不少题型新颖、立意独具匠心、题设情景别具一格的试题,这些题目能力要求高,是素质教育基本精神在考试命题导向上的体现,代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考命题的新走向。下面就这类题型进行归纳分析,以供参考。
1.设计型实验试题:这些试题跳出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范畴,成为考查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主要试题。
(1)所测的量是教材中已经做过的实验,但试题要求另用他法。
例1.给你足够的水,量筒一只,怎样测定小瓷杯的密度?(酒杯的直径小于量筒的直径)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密度表达式。(用实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2)所测的量(或要做的实验)是教材中没有的,要求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
例2.给你一块橡皮泥(它的密度大于1.0×103 kg/m3),一个弹簧秤,一个量杯和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例3.两种外形相同的灯泡,在它们的铭牌上只能看清都标有“220V”的字样,它们的额定功率不同。请你提出两种方法判断哪只灯泡的额定功率较大,并简述理由。
从上述试题可以看出设计型实验试题的特点:一是跳出教材中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限制,不再从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中挖掘、编制考题;二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制定实验步骤;三是试题具有开放性,设计方案的不唯一性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灵活应用知识、发挥能力的空间;四是考题着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对某一类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全方位考查;五是命题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力学中测物体的密度、电学中的测电阻、测灯泡的功率及一些实用电路的设计等。
2.“STS”(应用型)试题:近年来中考物理命题越来越重视物理与科技,注重应用是今后中考命题的主要趋势。
例4.海南岛夏日的天气真奇妙:每当烈日当空,地表温度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忍。傍晚前后,常会有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感觉空气湿热,但过一阵子,特别是一阵风刮过之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觉凉爽了。请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指出其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物理现象和原理。
题目中“下了阵雨,雨停后……空气湿热”,“一阵风刮过之后……便清凉了”等,这些语句均含有物理现象,涉及相关物理知识。此外诸如黄河水的含沙量、居民供电系统“增容”后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及减小措施、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的“飞龙7型”返航导弹、“神舟号”飞船、西部大开发列车提速、潮汐水利发电、钱塘江的奇特景观、比较谷物质好坏、洗衣机、空调说明书,等等。这些试题取材于科技、社会、生活、自然中与初中物理知识紧密相关的素材,将所学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有关现象联系起来。“STS”是科学、技术、社会的英文缩写。从上述例题可以看出“STS”这类与科技、社会、生活、自然联系的试题的特点:一是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有关实例中创设一个题设情境;二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试题的过程中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三是根据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四是命题的热点主要集中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常见的电器说明书,一些科技、自然方面的有关物理知识应用等;五是这类考题着重考查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此外还有知识结构题、论证题等,这些题型立意新颖,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是中考命题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有益考试,为今后的物理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