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艳侠
摘要:高效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为使这一教学模式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亲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对掌握化学知识大有益处,就能把高效课堂落到实处,综合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 高效课堂 合作学习 高中化学 能力
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致力于构建一种新的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彻底摆脱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更改约定俗成的所谓的“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分级方式,摒弃原本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大胆地向传统教育说“不”,克服一切前所未有的困难,创建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亲自参与到“知识的超市”里,真正体会“生命的狂欢”。
一、精心设计学习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知识繁杂,知识点很多,但如果我们细心研究,总结归纳,还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系统性。因此,我们化学教师要把众多的知识进行系统分析,精心设计所要讲解的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方法,以便在教学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以及有机化学中所涉及的化学键、空间结构”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可操作性强的自制教具或课件,通过自制教具或课件进行化学知识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了相关反应速度、化学平衡以及有机化学中所涉及的化学键、空间结构等知识,让学生感觉到抽象的化学知识也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感觉化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通过教师的实践操作或课件模拟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参与的热情,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打造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有效增强课堂活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此,教师的教学是灵活的,有很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要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我们教师要提前做好每一节课的准备工作,发挥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整体结构功能。若在45分钟的课堂学习中学生长时间“听而不思,坐而不动”,那么,他们的思维肯定会渐渐游离于学习之外,学习效果就不会太理想,学生的各种技能就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增强化学课堂教学的活力,使学生能够自主进入探究式学习模式,教师除了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外,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化学教具,以此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实现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探究氯水的化学成分”时,借助实物让学生感知氯水的物理性质,通过教具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制作氯水的方法和过程,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出氯水的各种化学成分,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既生动形象地学习了相关内容,又通过观察获得新知。尤其是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思维设计能力,强化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形成了自我体验,获得了直接经验,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识记。
三、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科学引导,打造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收获和喜悦,更是一种压力和责任。我们要想把学习成绩较低的学生在极短的时间里,培养成高考成绩达到理想的分数线之上,我们必须充分利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每个学生都创造出可以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给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欢声笑语,让学生爱学、乐学、喜学、好学的学习氛围。利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这条主思路,设计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而自觉投入到探索学习的热潮中,从而达到提升学习效率这个最终目标。人们常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教学需要高屋建瓴,需要理论指导,但同时,也需要蹲下身来,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做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化学学习课堂。
例如,在进行探究型实验“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的教学时,教师列举很多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如蒸馏水、太空水、纯净水的成分区别,教师为学生演示所需要的化学器材、实验药品、探究方法,每一个环节都清楚地演示,使学生清晰地理解了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化学反应方程式,通过实验探究,清楚地掌握了几种水的成分区别。通过这一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探索新知,掌握高中化学学习技巧,综合提高化学学科素养,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总之,高中化学的学习要依托高效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师的科学引领下,通过亲身体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的本质,深刻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全面达成教学目标,落实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陆春花.打造高效课堂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起[J].化学教与学,2010(12).
[2]黄图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构建高效化学课堂[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3(4).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