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筑就坚实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014-04-29 00:44林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工作体系教育科研示范区

林静

【编者按】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1987年,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以“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为核心的、具有南京特色的“规范管理、专业引领、品牌塑造、积极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以“陶老师工作站”(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为代表的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于2010年6月经中央文明办挂牌成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国)辅导中心”,影响惠及全国。2012年12月,南京市作为城市代表,参与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修订工作,同年,被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近日,本刊特约记者就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该市教育局张生副局长、教育科学研究所肖林元所长进行了专访。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工作体系;教育科研;江苏南京市;专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6-0011-03

记者(以下简称记):张局长您好!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和成果经验。

张生副局长(以下简称张):南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早,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是推动南京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动力。如果往前追溯,廖世承、陈鹤琴等20世纪20年代就在南京开展过心理健康教育实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批教育工作者突破“唯心主义”的束缚,大胆先行,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内容和机制。发展到今天,成立了享誉全国的“陶老师”工作站,建立了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按照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来分的话,主要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1991年,是实践摸索阶段。我市一批“先知先觉”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敏锐地感知到,学生工作中的很多问题都不是传统的德育方法所能够解决的,他们开始探索一种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开展辅导的方法。1987年,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就着手研制出版了《儿童·少年·青年心理培育纲要》,这是国内出版的首个学校心理教育的指导性蓝本,出版后立即引起全国极大关注。1989年,“305525中小学谈心电话”开通,这是一部倾听并解答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热线电话。1991年,在南京晓庄学院成立了“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测量与咨询中心”,开展了许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益探索。

第二个阶段:从1992年到2003年,是专业创建阶段。这一阶段,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走向专业化、规范化、服务化的发展道路,在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1992年,“南京市中小学生谈心与投诉电话”(“陶老师工作站”的前身)开通,一个亲切的电话号码“4454111”走进了全市中小学生的生活,这标志着南京市展开了面向全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第三个阶段:从2004年到2009年,是规范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南京市建成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三级防护系统,规范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准入资质,并在组织保障、经费投入、师资培训、平台建设上给予了大量的支持。2004年,为规范管理,南京市教育局特别成立了“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该中心挂靠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规划、组织、实施、协调全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与南京晓庄学院合力建成了“南京市中小学心理援助中心”(即“陶老师工作站”),形成了政府行政管理与高校专业建设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危机下的心理救助。

第四个阶段:从2010年至今,是内涵提升阶段。2010年“陶老师工作站”挂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国)辅导中心”,2012年南京市成为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代表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但也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记:在目前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是什么 ?确立了哪些引领性的价值观?

张: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全员育心”的目标,依据《纲要》精神,我们下一步将着力进行全方位的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个体系中至少要包括如下几个要素:系统而快捷的网络管理模式;专业而随时的心理辅导与服务,尤其是对学生的危机干预和心理救援;科学而实用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普及,包括学生的日常管理、实践活动和课程学习;有序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与督导体系;健全的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通道,广泛而深入的社区、家、校共育平台以及特色鲜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在网络化、规范化、专业性、科学性、有效性、全员性、普及性、特色化上下功夫。

在管理平台上,我市正在建设“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信息化平台”,这个平台建成以后,全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日常工作部署、心理咨询室的管理、学生心理信息的采集、各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心理危机的警示、干预与救援,都将通过这个平台上传下达,实现网络化的三级联动。

在科学理论上,我们认为南京市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重视科研工作,以心理、教育科学的前沿成果来引导工作的开展,例如,将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脑科学的大量研究成果应用于学生的学业发展上,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大脑,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我们重视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以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为契机,培养学生正向阳光的心态,帮助他们形成处理问题、面对挑战的良好的应对方式等。

在实践方向上,坚持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坚持“治未病、增抗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学校心理辅导室为平台,以学校的心理教育课程与教学为阵地,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氛围的营造为目标,充分开展全员、全方位、无痕化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在防护机制上,重在加强三级防护系统的功能,疏通从学校心理辅导室到各区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站再到“陶老师工作站”的信息交流渠道,使之能通畅而有效地处理各类心理危机事件,尽最大努力防止伤害性事故发生。此外,我们将更加重视日常心理事件预警系统的建设。

记:在一项关于全国十省市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中,南京学生的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较高水平的积极心理品质。这从某个侧面反映出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您对此是怎样看的?

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奉献型的事业,工作的成效往往是隐性的、内在的,需要以长远的眼光追踪研究才能够发现。南京市活跃着许许多多热心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志愿者,我们无法对他们的奉献作出定性的考量,但这份调查应该能说明一些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功在当下,利在千秋。至于一线教师们的热情来源于何方,我想主要是源于一份坚持和守护。“陶老师工作站”成立至今已有二十多年,这期间有关教育的理念也曾出现过争论,我们秉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回到教育的本质、回到教育的原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说到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也就是说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心理素质的支撑,这是教育本质的一种规定。立足于这个原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多年坚守教育的价值并且充满信心,不断努力,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局面。从教育行政部门到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坚定地做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以及行政的推动,南京市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都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我们也要走出去,向其他地区、其他国家学习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做法,将南京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记: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记:肖所长您好!作为一个大市的教科研领军人物,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重视,请问是什么促发了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您对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如何理解的?

肖林元(以下简称肖):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教育的头等大事。主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以后,我了解到,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与南京市教育局宣德处合作,成立了一个“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在对南京市各区县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与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了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广泛赞赏与欢迎。抓教育要从本质抓起,我认为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从长远来看,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了其一生的成就与幸福。另外,从教育科研的角度上讲,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也是教育科研的广阔天地。南京是全国最早启动心理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城市之一。“九五”期间,南京市几十所学校共同参与了国家重点课题“大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十五”“十一五”期间,南京市又成功立项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监护系统的构建与运作”,集中了八十多所中小学参与研究。此外,南京市还先后完成了“中学班主任与心理教育研究”“心育与德育关系的研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研究”等一大批各级心理教育课题。此外,全市逐步成立了一批立足本市、辐射全国的心理教育研究中心,其中较具影响力的有“中小学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儿童感统训练中心”“儿童心理剧研究中心”“情感教育研究中心”“少儿心理科学院”等。“十二五”开局之年,南京市又有多项心理科研课题在国家、省、市立项。科研课题能够整合全市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引领我市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很多人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看得过于狭隘,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接受辅导,这就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得到学校和家庭更广泛的认可。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在很多领域都大有可为,比如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发展上,就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懂得大脑的工作机制、学会调节自身的考试焦虑等,并且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肯定会受到校长和家长的欢迎。所谓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以发展的眼光,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提前介入学生优良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挥上,而不是等学生出了心理问题时再来

干预。

记:您在主抓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

肖:推进中最大的困难和问题是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基层学校在操作层面把学校课程分成了所谓的“主科”与“副科”,心理健康教育不像考试学科那样决定升学率,社会、学校、校长、教师对其缺乏关心。因此,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学校育人工作应促进每一位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里难度最大的是让整个社会、教育界都形成正确的认识。另外还有个方法问题: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认识不到位常常被边缘化。虽然这一工作在教育局宣德处、市教科所多年的宣传、指导、推动下已经有了良好的氛围,但走过场的现象还很严重,很多教师没有真正掌握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不像语数外等学科的教学,怎样提升教学质量,怎样强调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教师缺乏主动研究;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多地停留在表面上,其实质性、规律性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间。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的工作是:促进南京市所有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促使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

记:请您介绍一下以教育科研推动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整体思路和措施。

肖:站在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平台上,我认为除常规学科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外,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服务力度要加大。经过反复讨论与思考,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确定将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课题、课堂教学三个方面推动全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相关研究和指导力度。即我们所称的“三课”推进模式,其核心目标是从教科研的角度促进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骨干力量。

在课堂方面,我们主要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平台。建立市区校三级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广泛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创设“南京市优秀心理辅导活动课方案评选”项目,目的是将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更多的心理教师有进行职称评定的基础和条件。

在课程方面,依托教科所进行的国家级课题“区域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研究”的子课题“区域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研究”,将在全市范围内挑选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特色课程,出台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增强其规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也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真正惠及学生的成长。

在课题方面,主要进行以课题为载体的科学研究,因此我们要将一批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挑出来,组成重点项目加以关注,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推出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精品成果,也培养出一批能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有一定学术功底的科研型的心育名师。

此外,要加强与各区域、各种专业组织的沟通与合作。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已经在教科研的很多渠道为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设置了绿色通道,例如举办了全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在全市案例、论文的评比中设置了心理系列;课题研究(规划课题、个人课题)重点培育心理专题;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推动全市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建设;进行合格、示范心理咨询室的督查等。总之,是以科研之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增强科学性,提高工作实效;增强规划性,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置于良性发展轨道;增强凝聚力,让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凝聚专业合力,切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记: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猜你喜欢
工作体系教育科研示范区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型工作体系的建设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精英领航 集体突围
应急预案工作体系的相关研究
浅析高校教师教育科研中的不正之风
提供链条式服务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体系
对基层烟草纪检监察队伍构建“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