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向

2014-04-29 07:06王冉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现实生命政治

王冉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与社会间的双向互动加强,大学的开放性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中国大学的开放性相适应,应该走出目前自身存在的误区,确立符合现代社会实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确定面向现实生活、注重生命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走向,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富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79-0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人格的养成、价值观念的确立、心理的健康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调整,以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呈现出面向现实生活、注重生命教育的新走向。

一、现实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现代大学与传统大学相比,已明显不同,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现代大学已与社会直接融为一体,大学作为一个实体已经广泛参与到社会现实生产和生活中。现实社会对大学校园的影响日见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大学人文环境的影响。现代的大学校园已经不是一个不受外界干扰,自我封闭的地方。随着大学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增强,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普及环境下信息的公开化,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形色色的潮流以及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对大学校园造成了直接的冲击,大学校园已不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方净土,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而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直接与社会接轨,融入为社会的一部分。

(二)对教育对象思想认知的影响。现实社会左右着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活动,这一影响早在大学生入学前就已经显而易见了。现在的大学教育是大众化的教育,教育对象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每位受教育者都有着一定的社会生活经历和体验,现实社会是大学生树立信念、形成真知的基础,现实社会的许多价值观念也是大学生用以评判是非的标准。

二、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误区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理想人格基础上的,是以培养高尚、纯洁、无私的“理想化人才”为教育目标的,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与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渐行渐远,成为带有纯理想主义色彩的教育。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有以下两个误区:

误区之一:刻意回避现实社会中的丑恶现象与矛盾冲突。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积极的教育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刻意回避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及各种丑恶现象,应该让大学生对现实社会进行全面地认识与了解。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了解社会中各种不好的现象,只要引导得当,不仅不会对他们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会使他们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去面对现实生活。

误区之二: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目标视为现实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并且当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忽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现实性目标。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常用指令性、“填鸭式”的方法向学生灌输理想化的教育目标,并且把其当作实践教条去强行框定和裁量受教育者。这种教育方式不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与社会现实相割裂,自然缺乏令人信服的根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尽快走出上述误区,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教育内容、教育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走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总是以一定时期现实的社会和现实的大学生个体为基础的,客观条件和大学生的主观思想、认知水平是制订教育目标的出发点。如果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走向具体可归纳为:

(一)面向现实,与社会接轨,为教育对象的现实需要服务

1.全面、客观地向大学生表述现实的社会生活。现实的社会具有复杂的面相,高校就是要向大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社会。既要展示现实社会的是非、善恶等种种表象,更要挖掘这些表象后面蕴藏的深刻内涵,要尽可能的让大学生去关注、涉及现代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容易对他们的价值观念、信仰产生影响的重大问题,如当今世界的战争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世界贫穷问题、艾滋病问题、宗教问题、现实社会中正当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等。要承认大学生个体的正当利益,关注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去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如何去享受生活带给他们的快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不仅限于课堂教学,也要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的实际,对他们进行实践教育。

2.将“可持续发展”精神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培养学生“发展潜力”的意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毕业之后直接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全新的生活工作环境。中国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古国,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情化”社会,与许多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学生除了在校接受的专业技能教育,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处事能力,掌握一定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能否顺利适应环境、融入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发展前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应忽视对学生发展潜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看待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立足现实环境调整个人行为,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否则,学生怀着美好的理想与愿望,一旦发现现实生活中通往理想与愿望的道路坎坷程度超出自己想象与心理预期而自身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往往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甚至有个别极端现象的发生。

(二)注重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元基点,其本质是尊重生命及其存在的价值,包括保护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生命教育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20世纪60年代时所提出、倡导,后来被许多国家、地区所接受,蔚然形成一股高等教育思潮。生命贯穿人生,以生活为载体。对个人和人类而言,生活的意义就内含着生命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然要为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服务,那么“生命教育”的理念也就可以借鉴到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来。

开展生命教育,首先要教育大学生学会珍爱生命、保护生命,让他们懂得生命的可贵、生命的美妙无穷。这样他们就会珍惜目前生活、学习的机会,慎重地对待自己做出的选择与决定。其次要教育大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生命存在的意义只有在相互的尊重与关爱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显现与升华。开展生命教育,还要从心理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正基于此,笔者认为生命教育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教育将会带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变革,使其真正成为关爱和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与社会间的双向互动加强,开放性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中国大学的开放性相适应,应该走出目前存在的教育误区,确立符合现代社会实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确定面向现实、注重生命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走向,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富有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现实生命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现实的困惑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