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实现趣味教学

2014-04-29 06:05:02安秀英
学周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探究教学

安秀英

正如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活跃的非智力因素,推动着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自然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就会产生排斥心理,消极情绪占主导,自然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而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学习活动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明确提出快乐教学、趣味教学的理念,这对于高中各学科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高中各学科教学以高考为指挥棒,基本上是考什么讲什么,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都是紧张而繁重的,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丝毫乐趣,只是迫于高考、教师与家长的压力学习,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学生所学到只是现成的知识,只会背而不会用,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现代形势下我们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落实趣味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在探究中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在探究中主动构建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笔者现结合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实践,对如何实现趣味教学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所呈现的信息种类与形式更为丰富,以图文声像来传递教学信息,创设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教学情境。这样的教学比起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枯燥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与形象性,所带给学生的是多种感官的全方位刺激,使得学生眼前为之一亮,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面前所呈现的教学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原本枯燥的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教学气息更加轻松愉悦,更加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从而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性与积极性。为此在教学中我不仅善于利于教材上的插图,并且积极从互联网上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增大图片的比例,这样可以将那些抽象枯燥的知识形象化、视觉化,为原本枯燥的教学增添亮点与色彩,因而备受学生的喜爱。如漫画诙谐而生动,具有很强的讽刺效果,将漫画运用于教学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而且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直观信息,达到对知识的本质理解,这样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这样一幅漫画:两个人共同做长条凳,相背而做,各做各的,结果将凳腿一个安在了上面,一个安在了下面。学生看后都哈哈大笑,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漫画上。此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这包含着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样便顺利地将学生的思维转移到新知的学习上来,学生学习起来更加主动。

二、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亲切感

政治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逻辑性,如果只是就知识点本身进行讲解,容易陷入机械的理论说教,教学枯燥无味,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他们只是机械地记忆理论条款,会背会答,但就是不会用。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这既是增强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加强学生理解与灵活运用的重要方法。将政治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既是新课改的要求,同时又是政治学科教学的内在要求。政治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只有将之与生活结合起来,教学才能成功,才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变,这样政治学科才拥有了生存与发展的“沃土”。现行教材非常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但这毕竟具有相对的滞后性与普遍性。我们要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从生活中寻找与收集政治素材,立足教材,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开发校本课程教学资源,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富有针对性,更加切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所举的例子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这样更能拉近教学与学生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真实感与亲切感,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引导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

三、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与自主能力,他们有着更为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们可以在恰当的时机精心布置富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问题,为学生制造更多悬念,这样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探究欲,使得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一步步靠近知识。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兴趣的激发与积极性的调动,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在导入阶段巧妙地布置问题,制造悬念,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开发学生的智力,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悬念使得教学更加富有吸引力,让学生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侦探,不断地释疑,一步步走向真相。这样的教学比起平白直叙更加富有吸引力,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来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生疑、释疑。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享受探究所带来的乐趣,而且学生真正成为了探究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探究教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30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2:11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认识相交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