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问题引领”教学模式有效设问策略初探

2014-04-29 06:05:02王雪
学周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问题引领高中英语

王雪

摘要:用问题引导课堂是推动课堂教学进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的有效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个案调查的数据和实际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出高中英语教师用问题引领课堂应遵循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 问题引领 设问策略

什么是“问题引领”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在单位教学时间内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情,以问题的生成、探究、解决为要素,把教学内容问题化,用问题指引学生思维、推动课堂的教学模式。

一、问题引领课堂的意义

课堂提问,作为英语教学中的常用手段,是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学习知识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教师通过有效的设问,能够引领课堂,推动教学进程,保证教学目标的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有效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和提升其自主探究、自我学习的主动学习意识,满足新课标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等学习能力的要求。

二、英语课堂提问个案调查和存在问题

我在所执教学校的高一高二年级对4位英语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随堂听课,记录下他们常态课的提问总数和提问类型,并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进行了统计。(以下数据为平均值)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校教师的提问类型偏重于基础型、理解型问题,在探究型和拓展型问题上设问较少;需要学生查阅课本资料和针对知识点应用训练的问题偏多,需学生间互相合作、展示回答的问题较少。而且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校教师之间由于从教时间、教学理念以及课型的不同,课堂有效性的差异较大。好的课堂不尽相同,而制约课堂有效性的提问则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以下问题:

(一)问题设计偏离课本教学目标或指向不明确

教师出于活跃课堂的目的,问题设计有“娱”而无“教”,课堂看似互动率高,实则没能起到对教学目标的指引性和导向性作用。

(二)问题设计缺乏层次性、梯度性

问题设计忽略了问题涵盖知识的逻辑性,问题设计的起点过低或偏高,或问题和问题之间跨度较大,缺乏过度和衔接。

(三)问题设计忽略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往往以自己的角度为出发点,没能把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知识层面考虑在内。

(四)问题设计缺乏对学情的考虑

教师仅以部分学生为出发点设计的问题,问题覆盖率较小,或是忽略学生对既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问题设计过分依赖课本

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仅停留于课本表面知识的输入,没能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或整合,缺乏创新,对学生思维的触动不够深入。

三、实现“问题引领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

好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探究、验证、解决,完成对知识的获取。为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在预设教学问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课本为依据,有的放矢

要实现高效课堂,教师的所有问题设计应以本堂课的教学任务为依据,切忌天马行空。有的教师一上课为了活跃气氛,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课堂导入问题涉及个人心情、个人活动、当时天气等等,看似学生呼应热烈,有话可说,实则与课堂教学任务无关,浪费了课堂时间不说,实属于无效提问。以课本为依据就是要考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落实教学任务为目的,不管是含有导入性质的开放性问题、课堂探究的主导性问题,还是各教学环节间的衔接问题,都应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设置。

(二)关注知识的内在逻辑,拾级而上

不管是听力课、阅读课还是语法课等课型,所教知识都存在循序渐进的内在逻辑,把握好问题之间的层次与梯度对于课堂是否高效的评判尤为重要。

教师的设问应注意知识梯度的衔接,一般以导入性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以基础性、细节性、事实性问题为铺垫,引导学生关注、研读学习材料,掌握基本知识;以理解性、探究性、针对性问题为主导,激发学生讨论、探究、推理、思辨、实践等行为,得出结论突破知识的重难点;以创造性、开放性问题为提升,促使学生开阔思维、深度思考、升华情感。

(三)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量体裁衣

同是高中学生,刚入学的新生和高三的老生在思想意识、知识眼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有很大不同。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不能单纯的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而应在结合授课任务的同时充分考虑授课对象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规律、学习方法、知识层次等因素,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动口能说、动脑能思、动手能做、动笔能写的有实际教学效果的问题。

(四)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因地制宜

教学班内学生学习两极分化或良莠不齐的现象不在少数,因此,有效的问题设计应以知识的落实和学习效果为设计原则,把设计的重点落在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身上,在结合知识梯度的基础上,考虑不同类型问题带来的学习效果和覆盖人群,问题设计由易到难、逐层推进,为学困生铺路,为中等生搭桥,为学优生建梯,实现高效课堂“生生有获”的目标。

(五)依托大纲深度挖掘课本,阐幽显微

课本是知识的载体,而非知识的囚牢。因此,课堂问题设计绝不应“死扣”课本,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大纲,针对实际学情对课本知识进行挖掘、重组、优化,在完成基本知识输入的基础上,设计一到两个能够体现知识内涵,能触动人性、引发学生感悟的开放性、拓展性、创新性问题。这类问题虽然没有固定的答案,但它是知识输入之后的深入消化、再度加工,它能够开拓学生思维、升华学生情感,真正促使学生融会贯通、学有所用。

此外,教师还应根据任教班级的实际学情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调整各个提问类型的比例,适当增加探究型提问,多设置需要生生之间互助合作、团体展示的问题。这类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互相学习的学习意识,符合当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改革理念。

四、结束语

课堂提问是推动课堂教学进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教学手段。教师应该努力改进和提高课堂提问策略、优化问题设计,通过合理有效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推动课堂,实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探究式的有效教学,力争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容量内充分运用语言,高效地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梁建国.平遥中学“问题引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解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

[2]董琳,马丽丽,刘杰.问题教学法在《综合英语》课堂创新中的应用.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6).

本文系石家庄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师个人课题《高中英语基于“问题引领”教学模式下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批准编号G2013054)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问题引领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0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2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之路的探索
借多维手段,促联想发展
文理导航(2016年36期)2017-02-07 16:12:07
立足“有效”,回归阅读教学本来的样子
文理导航(2016年33期)2016-12-19 18:45:35
例谈问题创设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让问题引领初中数学教学
问题引领下的阶梯式综合复习课堂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69期)2016-09-21 1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