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结合区域问题学生的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问题分析

2014-04-29 05:49:10刘智明
学周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城乡结合德育英语教学

一、问题描述

(一)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开放和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劳动力涌向城市边缘地区工作和生活,并带来了一大批适龄儿童入学群体。由于生源复杂,城乡结合区域学校的学生思想道德和学习行为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认真值日、迷恋网络、打架斗殴、不服管教、因迷恋网络或手机游戏而通宵达旦、逃课、为一点小事争吵、将教师的管教看做找茬,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有学生个人的原因,更有其社会根源。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问题学生的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经过一番分析与调查,我总结出了如下原因:

一是来自家庭。当经济的大潮冲击着每一个家庭时,有些家长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忽视了英语等其他学科学习的重要性。更有不负责任的家长在追求自己的所谓“个人幸福”时轻易地解体了一个家庭,因而造成了学生情感的缺失。

二是来自社会。由于特定时期的特殊性,一些文化程度不高、品行不端的社会闲散人员依靠各种手段获得了一定经济基础之后又得到了社会地位,这对家长、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三是社会管理的松懈,监督不力、执法不严。网吧、游戏厅的老板为了利益,纵容、甚至有意容留未成年人在网吧上网。

四是影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影视剧不分级别,鱼目混珠,过分强调了青少年的独立性而忽略了对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引导。

五是社会对学校评价的片面性又导致了学校教育的失衡。学校和教师很少花时间去关注学生的道德问题,缺乏正确的德育方法和手段,没有注重在学科教学中去点点滴滴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问题界定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校的德育方式正在逐渐发生着改变。纵观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一些专家和学者对社会发展转型期的学校德育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提出了许多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对城乡结合区域学校管理模式的探索、对城乡结合区域学校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和对策的分析、对城乡结合区域学校德育工作现状的关注、对城乡结合区域学校学生异常行为的调查与分析,及从全球化、信息化角度阐述了德育的创新方法。这些研究,对城乡结合区域学生的德育现状和学校的发展程度的研究具有一定深度,内容也涵盖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但同时,我认为以下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现有研究文献大多关注学校的整体德育工作,而德育的实施者应该还包括广大的科任教师在内。如何在小学的众多学科教学中渗透、融合德育教育,扩大德育的途径,这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较为少见。鉴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提出了《基于城乡结合区域问题学生的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核心概念界定

1.城乡结合区域:是指位于城市开发边缘地带,兼具城市与乡村特点的区域,范围大,面积广。

2.问题学生:是指在学校学习中屡屡出现一系列思想和行为问题的学生,如经常抄袭作业、打手机游戏、和同学打架等的学生。

3.德育:学校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三、问题解决的设想

(一)研究目标

1.分析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合德育教育的有效的教学行为,帮助教师寻求转换问题学生及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的一系列做法与策略。

2.找到基于城乡结合区域问题学生的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模式,带动本校英语教师创新德育教育方式,让教学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实现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双赢。

3.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二)研究内容

1.从问题学生的角度出发看问题的研究。问题学生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也能和问题学生达成共识,从而让问题学生接受自己的教育,改变自己的缺点。

2.关于城乡结合区域问题学生成长环境的研究。只有从源头出发,把源头拔除,才能真正彻底改变问题学生的问题。要做到这点,光靠教师的个人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3.小学学科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的理论研究。传统的小学学科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的理论和具体做法,融合小学英语的学科特点,从中找出可借鉴的做法。

4.关于在城乡结合区域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合德育的实践研究。在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改变传统策略,改说教式为行动式。以自己的行动来引导学生,引导他们逐渐发生改变,从而转化问题学生。

5.关于在城乡结合区域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的效果研究。记录并分析实践效果,制定城乡结合区域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方案。

(三)研究的过程与步骤

1.研究问题学生教育的专著、文献;研究城乡结合区域小学生的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情况,把握问题学生的成长轨迹;调查、访谈在校学生、科任教师、班主任,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特点。

2.把握问题学生的特点、表现,制定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推进课题研究的实施。

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形成课题研究成果,结题。

四、问题解决的预期效果分析

(一)教的方面

无论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后的英语活动中,教师都会有意识地关注、引导问题学生,课堂教学气氛和谐。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加强。

(二)学的方面

问题学生不再厌学、弃学,在课堂上不再捣乱,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后,问题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得到根本改变,其他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学生变得好学好问。

参考文献:

[1]廖远东.广州市小学生社会接纳性、孤独感与学校归属感关系的研究[D].广州大学, 2011.

[2]杨国才.寓思想教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之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J].龙岩学院学报,2006(S1).

[3]王丽丽.小学低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刘智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晓园小学任教,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

(责编 赵建荣)

猜你喜欢
城乡结合德育英语教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关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认识
一体化环境下城乡结合商贸流通体系构建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动起来,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