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武
【摘要】在《电工实用技能》教学中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把相关理论与技能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相互贯通、彼此渗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用电工技能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15-01 《电工实用技能》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既依赖于数学知识,又要以物理学为基础。既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又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对于我部工程施工岗位的技能培训学员,特别是大多数仅有初中文化的短期培训学员来讲,因长时间从事施工体力劳动,很不习惯静下心来深研细读,知识掌握不好,教学效果较差。几年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既对学员的文化底子、工作经历、性格特点加以研究,又对课程设置、内容结构、讲授方法加以总结,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员要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变学员被动学为主动学,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才能增强学员学习热情,切实提高学员岗位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电工实用技能》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特别是在一些定理和定律的学习上。如学习完电位、电压和电流的连续性原理后,要让学员通过实验来加深理解,不仅要从试验室中学习,还要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随时加入生活中一些学员容易理解并经常接触到的事例讲解。如在讲授“电流”内容介绍导体内电流产生的条件时,“电位、电压”对于学员很难理解接受,但如果讲“水位”每位学生都会明白,就应以“水位”作比喻来解释。生活中“水往低处流”是大家都习以为常的道理,我们就可以把盛水的两个盆子用一根管子连接起来,通过改变盆子的位置,给管子一端一定的吸力,观察水流情况,就很好理解上、下水位的概念,以及水位与水流的关系。上水位与下水位的差值就是水位差,有水位差的两水位之间才有水流动。此时便自然引出电位差的概念,在电路上两电位之间的差值便是电位差,有电位差的两电位之间有导体连接就有电流产生。从而得出结论,导体内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导体两端必须有电压。这些直观、具体的生活事例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员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加强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客观上还起到帮助学员记忆的作用。
二、基础性与实用性的关系
我们要时时把握《电工实用技能》的课程特性,它既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又有很强的实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时时把握课程的特点,在讲授时,既要考虑到后续课程的要求,又要和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既为以后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又要有一定的具体应用能力。比如在讲电工仪表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技巧,电阻的串联、并联,以及各种导线的连接方法时,因这些知识是电工最基本的基础性知识,必须要求学员熟练掌握,就不能单一的照本宣科,要以真正的仪表、电阻(或以白炽灯代替电阻)、线缆和常用电工工具等实物为教具,并且留给学员一定的实际操作练习时间,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学用结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电工实用技能》涉及内容非常广泛,这就要求教员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重点知识和一般知识的关系,既要在教学中扩大学员的知识面,又不能面面俱到。通常,学员在上课时精神不易集中,坐不住,静不下心,喜欢动手练习,但理论是基础,没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学员操作时就容易出差错,甚至发生电气事故,学员在练习时多数情形下也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因此,讲课就必须在前半场解决好该节课的重点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备课上认真下功夫,讲课时要突出重点,教学中要充分考虑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一节课都要合理安排各知识点之间的时间分配和先后顺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电工实用技能》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对单个重点和难点加以掌握,又要把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使前后知识融为一体,并且互相印证。这就需要教员在上课时注意引导学员回忆以往学过的知识,通过复习使其互相联系,加以巩固。比如在讲解磁场时就要和电场对比着来学习,在讲发电机时就要和电动机结合起来学习。在教员的指导下,充分体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只有这样,学员在学完整个课程以后,才能对整个内容有所了解并且能把所学知识连贯、系统起来。
五、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教学中,不能一味地按照书本知识给学员讲解,而应适时加入一些课外知识和生活常识,既要学员掌握一般基础性知识,又要了解现实生产和生活中电工知识的具体应用,比如,在讲解三相异步电动机时,就要适时把一些比如洗衣机、电风扇等通用单相电机和矿用防爆电动机等特殊电机向学员介绍,既拓展学员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在讲解三相电路时可以讲解一些特殊场合的具体要求,比如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等概念,使学生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也能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了解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识。
六、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关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从培养学员的兴趣入手,明确目标,确立方向,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岗位技能培训的要求和学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学方法不能拘泥于“填鸭式”的讲授,还应有自学、研讨、示范、交流、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员可以采用对比法、演示法充分激发学员的积极性,挑起学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把一些现代科技引进课堂,幻灯、投影、多媒体、实物有机结合增强学员的感性认识,增加课堂知识容量,提高课堂利用效率,加深学员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三相交流电的时候,有些学员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在对相序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为帮助理解,可以制作一个检查相序的简易电气装置,然后结合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方向的改变,来引导学员,把课本知识和现实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
参考文献:
[1]段玉春.《最新电工技术手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2
[2]张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9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