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自然主义视域下的幼儿教育即尊重、顺应、发展幼儿的天性,包括顺应人的生理、心理的自然本能的一种教育。在当下还没有治愈知识本位、教师主导、功利教育的沉疴之际,探索和践行自然主义观照下的幼儿天性的成长,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自然主义幼儿天性成长
【作者简介】 邢舟亚,浙江省嵊州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园长,小学高级教师。
【中图分类号】 G4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7-0037-02
不管是卢梭“儿童的发现”,还是蔡元培“发展个性、崇尚自然”等观点,都在解答教育的一个共同问题:生命始基的教育应当“归于自然”,即尊重、顺应、发展幼儿的天性,包括顺应人的生理、心理的自然本能,在此前提下,科学施教、真情育人,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教育发展到今天,这项探究不仅没有终止,而且赋予了更多的时代使命与教育责任。
一、尊重天性:奠定幼儿成长的基石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是关注对人的教育。“幼儿园之父”福禄贝尔于1837年在勃兰根堡开办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取义儿童如大自然万物般在花园中自由、茁壮成长。这就充分说明,教育不能让功利性代替自然性,用控制性代替自由性。
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精神的基本特质。一只鸟儿学飞,一条鱼儿学游,一头走兽学跑,都不需要任何强迫,它们一旦觉得自己的肢体长得够强健了,立刻就自己去做这些事情。当下,我们的幼儿教育有多少在尊重幼儿的天性?由于长期浸染在传统教育之中,知识中心、成绩至上、未来为重,幼儿教育的功利主义色彩也越来越浓烈,再加上知识本位的霸道、教师主导的侵占,违背幼儿天性的教育比比皆是:读经背唐诗、奥数强智商、钢琴比早教……还美其名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客观上,在人类中心主义的侵蚀下,以及钢筋水泥林立的建筑,使幼儿逐渐远离了自然,向大自然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少。苏霍姆林斯基的“蓝天下最美丽的学校”对当下的孩子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甚至遥不可及。目前孩子们的“童年正在消逝,而且飞快的消逝”,“童年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这对教育来说是非常可怕和危险的。
孩子是自然之子,需要教育来启蒙。教育只有充分理解孩子的生命内涵,才能释放人的自然潜能。例如,“乱涂乱画”是孩子的天性,反对孩子在墙壁上乱涂乱画,其实是对孩子天性的直接扼杀。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一面墙,鼓励他们在上面“乱涂乱画”,满足生命律动和表达的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学校再粉刷一次墙壁,这样不但满足了孩子的天性,还保持了校园环境卫生整洁,多美好的一件事呀!全部教育和教育全部都要服务于孩子内在天性的自我发展,这就是教育的本源。
二、顺应天性:点燃幼儿成长的基因
所谓天性,《教育大辞典》上的注解是“人的先天本性”。语出自《荀子·儒效》,“是天性也,积靡使然也。”也就是说天性是自然给予的、先天的一种客观存在,教育只有去启蒙、点燃、引领,才能达到发展之目的。这就决定着教育要遵循孩子生命蓬发的内在逻辑,顺应孩子的天性。即要让孩子自由地表现他们的涂鸦、游戏、好奇之心,以生活般的真实来实施教育。《中庸》开篇即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说,天所赋予人的就叫做性,循性而行就叫做道,修治此道就叫做教。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讲述的故事,也形象地揭示了教育要顺应孩子天性的道理。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他种的树没有不成活的,每一棵都长得高大茂盛,结的果实又好又多。他在回答诀窍时说:“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意思就是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顺应树木的本性,让它自由自在地生长罢了。
在儿童的眼中,自然事物同他们一样,是有生命、有喜怒、有意识的。他们可以与小草共眠、为蚂蚁加油、跟积木对话;他们认为“水中有月”“花开有声”“天黑有魔鬼”。正所谓,一加一等于二,那是成人学了数学后的大脑反应,是按照成人的逻辑、客观标准而得出的结论。但在幼儿的世界里,一加一肯定不会正好等于二,潜藏着太多太多的“新奇答案”。正如费鲁奇所说:如果说成人的“脑袋里都是寻常定式的逻辑”,那么小孩就“宽广多了”,“小孩的思考是散点式的,不会走你事先规划的路径,自由自在,天马行空、独来独往”。鲁迅在《看图识字》中也称赞儿童:“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卢梭在《爱弥儿》开篇中的话更让我们深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都变坏了。”他认为,不但因为天性至善,教育应顺应天性的自然发展,而且就教育的效果来看,惟有顺应天性发展才是上乘。由此可见,不是孩子的思维有问题,而是我们大人要以合理的行为去接受孩子、引领孩子、发展孩子。
三、发展天性:创生幼儿成长的彩虹
布鲁姆在《教育评价》一书中劈头提出的责问——“是选拔还是发展”的问题,值得我们倾听。我们可以发现,曾经畅销和风靡过的《早期教育和天才》《神童作坊》《哈佛女孩刘亦婷》,这些书的理论、主张、做法其实是违背儿童成长天性的。事实也证明了:魏永康的成长烦恼、王思涵被大学劝退、宁铂的“逃亡”……凡是违背孩子成长天性的教育,迟早是要失败的。
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核心是:儿童的成长发展有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应当从尊重、顺应儿童的天性出发,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特征,满足儿童的需要,顺应儿童的兴趣,关注儿童的文化适应等。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活动、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设法艺术地把潜藏在孩子身上的“内在生命力”点燃。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发展的特定“时间表”。就像孩子长身体一样,有些孩子在小时候长得很快,到了一定年龄却开始缓慢增长或者不再长了;而有些孩子在小时候“不太长个儿”,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却“突飞猛长”。生命不在管制而在于放牧,因为天性是自然赋予孩子的,不是人力所能控制。发展孩子是要在尊重和顺应孩子天性的基础上发展,只有在天性的展现中,我们才能把握孩子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使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正如冰心所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
笔者认为,新西兰的“学习故事”值得我们借鉴。新西兰“学习故事”的核心是改变了我们过去的儿童观、教育观,即“相信每个孩子天生就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其实是契合的。但要把“学习故事”拿来为我所用,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单单是写写幼儿学习故事那么简单,学习故事一定要记录那些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魔法时刻”。如果我们的教育理念不转变,教育教学的行走方式不改变,还是认为孩子没有力量、需要精心呵护,那么“学习故事”这一外来物要在我国生根、开花、结果是不可能的。“学习故事”套用张爱玲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要求教师为幼儿“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做一名长大的儿童,懂儿童会研究儿童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在其教育理念中,他相信教育具有强大的力量,相信每一个孩子的可教育性。也正如维果茨基认为的那样,儿童有自己的“大纲”。他指出,学前教育是否成功,取决于“教师的大纲变成儿童自己的大纲的程度”。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则是断然难以实现的。
责任编辑: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