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

2014-04-29 21:08杨晓萌
大观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身韵太极

摘要:太极是中国传统的武术类别之一,流传至今,历史悠久,在中国武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肢体运动在太极中具有着独到的特点,一招一式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风格,是特色极为鲜明的人体艺术。中国古典舞身韵则是集武术、昆曲、京剧于一身,突出民族审美的舞种。两者之间有许多交叉值得探讨,因其同样讲究“形神兼备”、“身心统一”、“内外兼用”。太极拳的动静交错、刚柔相济,在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动作韵律上均有诸多体现,所以了解探寻太极拳的动势韵律,对古典舞身韵节奏的提升与变化益处颇多,对古典舞身韵的发展意义颇大。

关键词:太极;中国古典舞;身韵;肢体运动

一、中国古典舞中的太极精神

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就开始在戏曲舞蹈中探寻摸索着中国古典舞创始与发展,从中寻找中国古典舞的历史遗存,努力要使舞蹈创造从内到外都真正符合中国古典舞本体概念的要求。20世纪五十年代所创作的舞蹈作品,较多地吸取了戏曲中各种角色的性格特征和造型特点。而到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现的古典舞剧目,普遍都摆脱了戏曲的框架和模式,开始追求以人体动作本身来表现舞蹈,创作中越发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

“太极”包罗万象,从根本来讲包含了正反两面的矛盾因素;阴阳是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太极者道也,阴阳者气也。太极者乃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即是说,太极处处是阴阳,无处不虚实,无处不阴阳。阴抱阳,阳抱阴,而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形成阴阳相宜、对立统一的关系。(关永年,1994)中国古典舞无论在运动外形还是在舞蹈实质中都蕴含着太极精神,精要地体现为虚实、强弱、刚柔和动静这四个方面。有了虚实的对比,舞蹈动作的效果、力道和轨迹的抑扬顿挫的对比美感与可观性将大大增强,由此衬托出动作的满、赶、闪的特点;动静对比使动作层次更加分明,变化万千,其中孕育着蓄力待发的精神状态与“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潜在力势;刚柔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动作平衡线,展示出沉重与轻盈的融合。

二、太极对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启示

(一)虚与实

虚与实不仅指舞蹈动作形式的虚实结合,我认为虚与实还体现在题材的来源、情感表达以及观众接受心理等等多个方面。它使我们避开舞台单一表现的局限,而获得一个无限自由之发展与想象的空间。比如编导与观众的互动:我们的舞蹈常常把其中内容空洞的方面填得满满的,而没有给人思考的余地。在创作上要留有余地,不是将内容以叙事式的图解出来就算成功,而是要让观众的思维跟随作品动起来,它也会使观众在心中感受、体味到真实与非真实交织在一起的生活经历或情感表达的舞蹈化视觉体验。中国写意艺术体系注重强调艺术家的主体性格,重视描写艺术家自身的主观感受,编导应打开局面、开拓视野,从各个方面把握虚与实的太极精神,这是将来古典舞创作的一个新方向。

(二)强与弱

强与弱不仅仅是在声音音量上振幅的大小、动作力度上的轻重上的表现,还在呼吸、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有具体的体现。呼吸强与弱的表现不难理解,情感的强弱对比表达也不难理解,但若将呼吸与情感的强弱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多种组合方式。这可以使呼吸在舞蹈情感的表达上作用方式方法丰富许多,使得同一情感在不同呼吸的带动下呈现出不同的动作质感。舞蹈《兰亭修竹》以“逆向起动”和“圆弧轨迹”的运动方式,强化并丰富了呼吸强弱的运用,强调了“气口”运行的作用,突出的体现了积累着民族“精、气、神”的运动时空观:以退为进,以起点为终点,空间上以无为有,以弧线构成球体。由呼吸带动行云流水的动作,其外观审美给人是松驰的,流畅的意象感觉。

(三)刚与柔

刚与柔在艺术审美和形式美范畴内的结合,已成为常用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方法。中国古代哲学一直以来就认为,动之始,则阳生,而动之极,则阴生矣;静之始,则阴生,而静之极,则阳生矣。因而,柔中寓刚,刚中见柔,刚柔相济相得益彰。

舞台上的人物都是带有身份和角色在台上表演,一个舞台人物的性格本身就是矛盾的统一体;人物性格上的刚与柔,往往决定了其肢体语言表现的动作质感,就可以使人物形象在动作表达上丰满高大、形象生动。刚与柔,不仅可以体现在人物性格塑造上,还可以体现在节奏训练上,也可以贯穿情操的教育等,这都是舞蹈文化“人化”的表现,这其中的奥秘还要靠更多的舞蹈参与者们共同的奉献力量与智慧。

(四)动与静

动与静是一切事物共有的属性,因此,动静结合中包涵的真理可深入到艺术的种种层面。例如,戏曲的角色出场的动作中都基本离不开“亮相”。单方面看,“亮相”属于静止的造型动作,而在这一瞬间却蕴含着丰富的动感,因为,戏曲演员在这种静止的表演中,蕴含着强大的内劲与内动可以在瞬间的停顿中强化人物情感活动。中国古典舞同戏曲舞蹈在这点上相同,都蕴含了太极精神,所以,离开戏曲舞蹈的中国古典舞也含有动静的结合。回看中国古典舞一路发展的历程,更应该注重在当艺术代的建设中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太极精神处于中国古典舞建设与创作中所应关注的传统精神的核心重要地位。古典舞在创作形式上要充分重视并合理运用太极原理,在虚与实、强与弱、刚与柔、动与静这四对相互对立又矛盾的关系中充分借鉴运用。因此,艺术家要多读书,总结前辈们的经验。源和流是统一的,人的艺术活动是实践第一,而实践和认识又应是统一的,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认识就不能得到提高,也就不能巩固,而更难达到再高的创作水平了。

三、结语

“太极”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它中集中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和美学追求,它所蕴涵的身体哲学,对中国艺术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典舞的创作中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舞蹈的动律和舞者的气息要求根据音乐的起伏而变化,只有舞蹈动作的呼吸和音乐旋律的呼吸实现和谐的完美统一,才能展现出舞者的修养与水准,体现出舞蹈作品的内涵与意境。所以,中国古典舞身韵需要深挖、借鉴太极文化的特点特征,再按照舞蹈的特殊表现形式完善和发展,既可以提高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典舞中蕴含并体现的太极精神,目的是要倡导中国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同时强调中国古典舞在创作中应该溯本求源,汲取母体文化的营养,脚踏实地发展,准确把握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同时吸取借鉴外来文化的优势,与时俱进,给世人呈现出一个光辉灿烂、底蕴深厚的中国古典舞文化。

【参考文献】

[1]周敦颐.太极图说[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7

[2]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唐满成,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关永年.太极内功养生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5]于平.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金秋.舞蹈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8]唐满城.唐满城舞蹈文集[M].中国袭击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杨晓萌:女,1990,河南许昌,华中师范大学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

猜你喜欢
中国古典舞身韵太极
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古典舞基训中的重要性研究
近十年中国古典舞身韵研究综述
太极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有关古典舞“身韵”思想的研究综述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初探
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探析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