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茜
摘 要: 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在于“意象”,如何在翻译中再现原作意象之美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认为,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异质同构”、“闭合性”与“整体性”三大完形法则,分别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过程中意象的理解、意象空白的留舍及整体意象的构建有着极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意象 异质同构 闭合性 整体性
引言
始于20世纪初的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又称“完形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创始人为德国心理学家麦克斯·韦特默(M.Wertheimer)、库尔特·考夫卡(K.Koffka)和沃尔夫冈·柯勒(W.Kohler)。“格式塔”一词原是德文“Gestalt”(完整结构)的中文音译,本意是指事物的形式和形状,但在完形心理学中,它被赋予了“形式在感觉中生成”的内涵,具有“通过主体知觉整合使之完形”的意蕴[1]。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一系列构建知觉认知图式的“完形法则”(Law of Organization),其中的“异质同构”(isomorphism)、“闭合性”(closing-up)及“整体性”(integrity)法则,与中国古典诗歌之重视心物无间、重视知觉体悟及重视整体思维的内在特点存在贯通之处。因而,将这些法则运用于译诗过程中,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异质同构法则与意象的理解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外部事物、艺术样式、人物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在结构方面都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力”的模式[2]。在知觉活动中,作为客观对象(外部事物、艺术样式)的物理结构与作为认知主体(人物)的大脑生理结构、心理结构之间存在同形契合的关系,即任何客观对象,只要其“力”的结构与人内在情感的“力”的结构相对应,物象便能表现人的感情世界。如“凋零打旋的秋叶”与“悲戚哀怨的心境”在质料上完全不同,但二者“力”的结构是同形同构的,均为自上而下。因此,当落叶萧萧的景象映入眼帘时,其“力”的结构就会与人所固有的悲哀的“力”的结构互相连通和同一,使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产生“观叶感怀”的审美共鸣。
异质同构法则印证了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情景融浃”与“物我合一”,即主观的情感意绪附着于客观的物象实体,不动声色地使之自然流泻。在翻译中,译者应把握“力”的结构在特定情境下的同形合一,感应诗人与外物的相通,进而透过字面意义转换象中寓意。
例1: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On the Stork Tower
The sun beyond the mountain glows,
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
——许渊冲译
原诗中的“千里目”、“一层楼”两个意象极具深意,与诗人进取向上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存在同形契合(形式均为上升)。诗人将自己的抱负与憧憬寄情于“远景”与“高楼”这样的实物中,间接地道出了做人应无止境探求的哲理。许译中将两意象转译为抽象的“a grander sight”和“a greater height”,就很好地将“目”与“楼”的深层结构予以再现,因为“sight”一词不但指诗人眼下的视野范围,还可代指诗人的眼光、志向;“height”不仅限于楼层的高度,还可转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精神高度。读者可利用这两个译词所蕴涵的暗示主动贴近诗人的内心,思索探究诗人的真正用意。
二、闭合性法则与意象空白的留舍
格式塔心理学发现人的知觉在对客体对象进行“反映”的过程中,具有一种“完形压强”。简言之,“完形压强”即闭合性,是一种强烈追求完整、对称、和谐、统一的心理倾向与冲动。它使知觉的兴奋程度大大提高,令认知主体能自行填补空缺以构建一个匀称而稳定的整体。如一个开口的类三角形,可以在知觉中被补充为一个完整的封闭三角形或一个梯形。就诗歌而言,其意象的空白为译者利用“完形闭合”的思维对原作进行二度创造提供了可能。
闭合性强调译者在“创造”中的认知体验及主体作用。译者先以读者的身份,结合审美与认知并行的方式看待诗作,在完形思维的作用下,明确诗中原有的意象空白,并综合印象、情感、经验、联想等文化心理因素,对隐而未现的意象内容及原作的语言和语义空白进行填充、恢复或作相应的变通。
例2: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Maple Bridge Night Mooring
When the moon slants,ravens croak and thick-frosts grow,
Bank maple groves and fishing glows invoke my woe.
From the Hanshan Temple outside Suzhou moat,
The midnight tolls resound and reach my mooring boat.
——汪榕培译
原诗以洗练的语言构筑了丰富的意象群,如“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等。但诗人在编排这些意象时并未采取任何视点,因此它们之间彼此离散又彼此相接。诗中意象通过并置,构成了消疏凄清的秋夜图景,诉说着羁旅人孤寂忧愁的思乡之情。
汪译采用了aabb的韵式,并增加了时间副词“when”、介词“from,outside”、连词“and”、动词“grow,invoke”等功能词,将本不存在的意象空间关系清晰可见地表露出来,增强了译作的生动性和连贯性,使原作含蓄旷远的韵味明朗化。对于逻辑严整并注重“形合”的西方读者来说,这样适时将诗人所留空白予以闭合,补缀原作语句成分的缺省,以使诗歌语义由“隐”至“显”、由“虚”向“实”转化的做法,有助于其理解诗中诸多意象间的关联,从而更加深切体会原作所表达的精神内涵。
三、整体性法则与整体意象的构建
格式塔心理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反对元素分析,倡导整体组织。韦特默指出:“人们在曲调、空间、图形等方面,必然会看到除了所有孤立的内容的总和外,还附加有别的东西。”[3]所谓的“别的东西”即指经由主体知觉活动从原有构成成分中凸现的全新“整体”。格式塔意义上的“整体”大于部分相加之和,并先于部分而存在,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此外,这一整体形式与各部分关系之间可以产生一种新的性质,即“格式塔质”,它不属于具体的任何部分,却和各个部分都有联系,涵盖了各部分并赋予了它们新的含义。如化合物的形成虽基于各参与元素之上,但作为一个整体,它所呈现出的是任何具体元素都不具备的全新特征。
整体性法则与强调综合性思维的中国诗学传统存在异曲同工之妙。就诗歌而言,其所包蕴的意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格式塔质,这种新质虽建立在词句与单个意象之上,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与堆砌,而是互相连接、呼应、映射的整体性融合,令诗歌在言、象、意之外获得了虚实相生的整体艺术氛围。为使译作达到与原作等同的美学效果,翻译时,应牢牢把握原作的格式塔质,即译者以自上而下的行文心理,宏观上先着眼于译作与原作整体意义的对接和读者的整体认知感受,再从微观处力求对个别核心意象实现最自然最切近的译语表达。
例3: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Seeing a Friend off
A green mountain lies across the northern outer city,
A clear river flows around the eastern inner city.
Just here we are going to say goodbye.
From now on you'll drift like lonely tumble-weed for thousands of miles.
Your intention is to travel like a cloud floating along,
And my emotion is like the setting sun lingering on the horizon.
We waved our hands when we said "so long!"
While the parting horse neighed for long.
——张炳星译
“离愁别绪”在原诗中未着一字,却由“青山”、“白水”、“孤蓬”、“浮云”、“落日”、“斑马”等意象烘托出浓浓的惜别之情。
张译较好地实现了美学成分与结构的完整转存,从宏观上给予了读者与原作近似的审美感受。从统领全篇的题目“seeing a friend off”可知这是诗人在为朋友送行;原作中的“横”与“绕”分别体现出青山悠悠的静态美与流水迢迢的动态美,张译的“lies across”与“flows around”生动地再现了动静结合之景;“一为别”译为“going to say goodbye”,从时态上暗示诗人即将告别友人的不舍与无奈。此外,“马鸣”英译为“neigh”后又增加副词“for long”,借离群之马的扬鬃长嘶衬托诗人与友人间的离情,令读者妙悟出超乎语言结构之外的整体风韵格调,沉浸在一种不失苍劲而又有几分悲凉的氛围之中。
结语
格式塔完形法则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过程中意象的再现给予了有力的借鉴和指导。其异质同构法则为译者准确理解诗作意象提供了心理标尺,使译者亲得其乐,亲感其悲;闭合性法则对诗中意象空白的留舍予以了有效协助,促使译者创造出符合中西文化不同审美理想的译作;整体性法则为译作整体意象的构建与总体艺术风貌的形成确立了指导思想,启迪译者应着力实现与原作在古韵情致上的整体对等。
参考文献:
[1]毛荣贵.翻译美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欧阳周.美学新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3]杨清.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派别.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