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军霞
摘要: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小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出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实现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综合性、多样性,改变了单一的、枯燥的教学方式,使我们的教学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有兴趣,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是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总结的一些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经验,以期得到同行的认可。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数学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应当是现实性的,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经过一定的观察、分析、验证等活动就可以掌握的内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在实践活动课中学生参与的过程就是一个自己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研究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更是对学生沟通能力、个人情感等方面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改变单一的、简单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成为每一位教师努力的方向。那么如何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呢?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阐述如下。
一、确定教学目标
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是如此。在设计教学时,我们就应该明确这节课需要达到的目标。当然目标的达成不应以教师的主观臆断为主,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考虑到学生活动的时间和效率,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设定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保证教学在完成最低目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完成最高目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们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在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用自己的方式来完成学习目标。
二、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引导
小学生都有好动、好玩的特征,在活动课上他们很容易偏离教学内容或者思考方向不对,这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是我们课程教学的有序开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工作。教师的引导是学生学习的灵魂。由于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没有教师的引导他们很容易漫无目的地胡乱思考。在给予学生较大自主性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并且在学生思考和活动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要注意学生的动向,对于那些出现差错的学生及时纠正。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序进行,有效保证我们的教学效率。
三、拓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范畴
虽然在新的数学教材中,安排了很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我们教师提前准备了很多丰富的素材。但是在教学时,我们更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更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和生活情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当教材预设的内容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时,我们就应该从实际出发,将活动课延伸到课外。例如,在教学“千米、公顷等较大的单位”时,在课内学生就无法有直观的认知。我们可以带学生到操场上,通过测量操场让学生感受“千米”。首先我们要从小开始,让学生测量1米,然后测量100米,最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测量出操场一圈是多少米。学生对这种实际操作的教学形式都非常感兴趣。当他们知道偌大的操场都达不到千米的级别时都感到非常好奇,他们都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提出一个小问题,操场一圈是300米,那么我们跑几圈就可以跑到1千米呢?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更让学生对这些单位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了解。在以后的单位换算题中定能信手拈来。其次,我们还可以在课外教学生认识方向,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形成,为我们的后续教学打下基础。在教学方向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的各个建筑物,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受到的学校布局,画出学校的草图,看谁画得又好又准确。这样的实践活动课,涉及的是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他们学习起来都会很有兴趣,也很有积极性。在让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的同时,也让学生对生活、对学校、对社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些课外的实践活动课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多么的贴近生活,从而对数学有更大的学习兴趣。
四、给予学生正确恰当的评价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层次、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各不相同,学生创新思维展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学生学习个性化程度很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地应变,做出有针对性的激励性评价、延伸性评价及集体性评价。如:“你的这种想法与数学家的想法相同”“你的发现很有研究价值”“把你的设想继续探究下去会有新的发现的”“这个小组的分工很科学,研究很深入”等。教学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快乐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拨动学生内心情感,启发学生相互借鉴,体现教师教学机智。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是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催化剂。
总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数学的发展方向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发展方向。我们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要提高认识,在教学中,根据自己学生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J].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启航.小学教学设计[J].山西学刊,2004.
[3]金成梁.中小学数学教学艺术与教材建设[M].山东教育出版社.
[4]姚便芳.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指要[M].四川教育出版社.
[5]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