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2014-04-29 13:28:21杜虹
学周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语篇教学活动目标

杜虹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模式”这个词,如上课的模式、说课的模式等等。到底什么是模式呢?

郎文词典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了注释,英文中叫做“model”,同时用作名词时也经常被翻译为模型、典型、模范、样式等。最先将“模式”一词引入到教学领域,并加以系统研究的美国人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而现代教学发展体现出来的早已远远超越这些。教育理论论著中明确指出:“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由此可见,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世界各地的教育者,由于教育观念的不同,提出的角度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比较经典的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是近几年的英语教学的热点,自然,语篇教学模式也成了教师大力探究之所在。各级教育部门都在大力探究语篇教学模式的形式。然而,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我对教师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运用产生了一些疑问,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教学目标与模式不相符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无论什么样的模式,核心内容都是教学目标。然而,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有些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在该模式无法完成,或完成不了的情况。这时教师就要进行反思。首先,是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完善;其次,教学模式的设计和运用是否能服务于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应及时反思该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活动是否能够严密地组合。

二、模式不要千人一面,应因人而异

大家都知道,在语篇教学中,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是“三段式”教学法。这是很多教师都非常熟悉的。由于这种模式已经很成熟,很多人使用。但是在日常教学中,一些青年丰富的教师却被禁锢在里面,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通常这种情况下,我就大胆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模式。目前在我区,已经有许多教师建立了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并成为学科带头人。

三、模式不能生搬硬套

在模式运用过程中,由于地方的教育部门经常会做些培训,经常强调教学模式,教师也很重视模式的运用。当教育指导部门来听课的时候,更是要运用成熟的模式来授课。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以为直接把已经成熟的模式用来,就能上好一节课,其实不然。不是所有的教材都适用于一种模式,也不是别人运用成熟的模式就适用于自己。建议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可以先模仿别人的模式教学,先后再尝试建立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四、没有最好的教学模式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经常去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也会习惯性地去寻找最好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是最好的。不同地域的教师所处的社会及人文环境不同,不同教师所在的学校面对的学生个体又不同,因每次授课的授课内容不同而教学目标不同,因此不可能有哪一种教学模式对任何教学过程都适用的,所以也就没有一种我们认为会是最好的万能教学模式。我们通常所说的“最好”,用在教学上,应该是“最有效”的,“最适用”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才是我们常说的好的教学模式。所以,在运用教学模式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模式的指向性。

五、教学模式不完整

教师自己设计的教学模式,时常会出现实际与理论构想不一致的情况。通常在教学研究上,人们经常用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常常针对教学目标化整为零,以降低难度,虽然经常能达到击破、个个分解后的小目标,却忽视了各部分之间上下承接。通常教育者对各部分关系进行大量的理论论证,寻求了许多理论支持,但却忽略了实际教学中的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的研究指导教育者从整体上去综合探讨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使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都能完整地运行起来,体现前后一致,能够自圆其说,保持其完整性。

六、语篇内容的灵活性决定模式的灵活性

英语语篇教学的内容,与传统教学上的英语内容相比,虽然同样具有最基本的字、词、句、语法、结构等内容,但是信息量却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的教学。为了服务语篇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媒体形式更是多样又灵活。往往一个简单的词,就可以用一个小小的篇章来解决,内容的灵活性极大,没有一个可界定的标准。所以,一个固定的语篇教学模式,不可能满足所有教学内容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教师进行细微的调整,以体现对英语语篇这一内容的主动适应,体现对学生的适合性。

七、语篇教学模式就以学生为重心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化,课堂上要以学生为重心。许多教师设计的教学模式,或者从国外学习来的著名的教学模式,往往还是以教师为重心。我们要考虑到,一些国外经典的教学模式是在我们新课程改革前就已经形成的了,不能够满足我们现在的课改需要,所以不能一味盲从国外的经典理论。新课程改革一再强调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体,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依照教学的需要去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要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

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我也经常与同事一起研讨什么样的模式才有实效性,模式的方向不仅仅像现在这样单一发展等等,从单一教学模与复合型模式发展太丰富等问题。

在模式日益现代化之后,不要因为要追求现代化而运用现代化手段,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设计了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最终是为了服务教学内容的,能用简单的模式解决目标,并达到教学效果,也不逊色于日益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语篇教学活动目标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我们的目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6
语篇特征探析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2
语篇填空训练题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