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文丽
【摘要】音乐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艺术缩影,拥有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中国民族器乐则是中国传统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面临着受到西洋声乐与流行音乐的挑战,中国的民族器乐也逐渐流露出许多阻碍其发展的问题。文章意在从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分析其所处的困境及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改良的对策。
【关键词】民族器乐;生存困境;对策;传统声乐
一、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现状及困境
民族器乐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夏商到秦汉的编钟类的打击乐器,到唐朝时期琵琶等弹拨乐器的盛极一时,再到宋朝以后的管弦乐的兴起,元朝无科举制度的环境下形成的家喻户晓的元曲……民族器乐的发展随着中国的社会历史动荡发展而产生着相应的变化,并逐渐由小众艺术向大众艺术形式转变,由贵族向平民普及。不管形式及媒介上有多少的差异,民族器乐依旧是结合了当时社会声乐艺术的精髓与大众审美情调而遗留下来的音乐艺术宝库。它不仅集合了前人经过几千年的筛选与创造的结晶,还是中国未开放国门之前人民生活娱乐方式的一种普遍选择。民族器乐现在的困境其实在清末西洋音乐进入中国时就可以窥探一二。随着中国历史进程的前进,西方对中国实行的强制“外交”让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猛然加深,也对中国的民族音乐有了极大的冲击。西式的声乐、乐器、教学模式随着中国“外交深入”的进程一点点地进入到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来。新鲜的西式唱腔、新颖的西方乐器,在当时“以西为贵”的中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出现民族器乐是土、西方器乐是洋的偏激认识,过低地评价民族器乐在当时音乐艺术中的地位。这种现象在新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努力纠正下有一定的好转,但民族器乐的发展却开始面临着坎坷的道路。
时至今日,民族器乐在西洋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双重压迫下,在大众的视野中越走越远,仅有少数的艺术团体仍肩负着弘扬民族器乐文化的责任重担。不同于建国之前西洋乐器的昂贵价格原因让大多数家庭望而止步,在物质生活文化水平都有较大提高的今天,在民族器乐与西方器乐的选择中,很大一部分有经济基础的群众都偏向于西洋器乐,这其中的原因是历史发展的无可奈何。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个时代的音乐艺术早已被多元化音乐形式占领,流行音乐的盛行也让本来就很狭小的空间一缩再缩。再加上这样一个靠网络媒体传递信息的时代,五花八门的音乐形式早已让人目不暇接,除少数音乐世家、民族音乐专业的学生及部分民间民族器乐爱好者能欣赏并学习这一民族文化外,大众对其的认可度普遍不高,其原因为:第一,民族器乐的歌曲形式古老,大众对民族声乐的感悟能力明显不够,会对其产生单调、古板的印象。第二,对民族器乐的知识学习有明显的断层,只有少部分人能欣赏其中的美感。第三,大众媒体所传递的民族器乐类型太少,还有丰富的器乐资源没有开发出来。要想民族器乐再次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传承中国古老的声乐文化,就必须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
二、改进改良的对策
(一)开发传统曲目
其实就中国民族器乐的题材及内容来说,它所包含的范围是十分丰富的。在民族器乐在中国长久以来的发展进程中,大多数都以亲民的姿态出现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大批的民间爱好者及艺术家,也极大地丰富了古人的娱乐生活。它在内容及题材的选择上也包含了当时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及审美标准,其曲目的内容和形式因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差异而各有韵味。曲目资源丰富至此,但现在我们所看到、听到的却还是那翻来覆去的几首名曲,在民族器乐的表演中能呈现给大众的无非也就《二泉映月》《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耳熟能详的曲目,观众在重复的审美过程中不免有些乏味,也会对民族器乐产生单调、呆板的认识。所以我们要加大对民族音乐资料的发掘,在适当的时机与现代音乐审美形式相结合。不要埋没了真正好的音乐资源,应将其整理成册,方便查找的同时也会给民族器乐的学习者一个开阔眼界的学习平台。
(二)普及民族器乐知识及媒体传播方式
民族器乐的欣赏群体大多为民间音乐爱好者、专业的民族器乐家及民族音乐学院的学生,并不是大众不想接受和观赏民族器乐,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无法理解和欣赏民族器乐所带来的音律之美。由于现在民族器乐学习的人数较少,教育偏精英化,媒体传播的对象也只是针对一部分的“圈内人士”,许多民族器乐大师们的演出都选择在国外市场上演,国内的观众观赏精品音乐的机会甚少。现在对于民族器乐知识的普及度又小,而民族器乐的内容形式有的过于古老,无法适应当代听众审美和多元化的音乐口味,没有专业知识的指导,普通民众根本无从“下耳”。所以要想真正推行民族器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普及民族器乐知识及改变媒体传播方式是必须要进行的改变。加大对民族器乐的宣传力度,吸引舆论与网络媒体的关注和支持,开阔民族器乐的演绎空间,组建优良的民族器乐演出团队,给民族器乐一个贴近大众的平台。
三、结语
中国民族器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保留下来的珍贵部分,本该是国人珍惜和传承的音乐资料,却在现代音乐艺术的发展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发掘形式多样的曲目及改造风格使其成适应现代审美及媒体的传播方式,普及基本的民族器乐知识,才能真正地帮助其走出困境,再一次夺得众人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