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岚
课堂气氛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课堂上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的发展。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了愉悦、满意、进取、收获、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和教师都会产生一种享受甚至陶醉的感受。那么如何才能营造出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呢?
一、教师应该“心中有爱”
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人说严厉打骂也是一种爱,但是在打骂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即使考上了北大,其心理也是不健康的。教育的目标不是考个好成绩,而是培养出健康的人才。因此我所提倡的“爱”应像春风般吹面不寒,应如春雨般滋润万物。只有用这种温暖的爱去感化学生,尊重学生,一棵棵稚嫩的小苗才能茁壮成长。试想,当教师心中充满爱的时候,脸上的冰霜也就融化了,取而代之的是温暖的眼神,甜甜的微笑,亲切的语言,活泼的动作——学生能不喜欢吗?这样的课堂气氛能不好吗?
有了爱也就有了责任心,学生的前途在教师心中也就占据了重要位置,教师就会认真备课,刻苦学习教育理论,钻研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尽心尽力地去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铺下一块块坚固、平整的砖石。
有了爱,教师的胸怀会宽广如海,把学生课上的顽皮淘气看成是活泼机灵,把学困生看作一个个待发掘的宝藏,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帮助、关爱他们,把学生犯的错当成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丛丛荆棘,尽力地帮他们将其铲除。
二、建立民主合作的学习模式
所谓民主,就是教师不应专制,而应该师生共同设定学习目标,拟定学习计划,甚至学习形式也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在学生喜欢的形式下进行。合作是指学生进行集体学习,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班同学一起来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比如“加减法可以怎样验算”这个问题。让学生们集思广益,踊跃发言,一起找出验算的方法。也可以分成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组内讨论研究,达成一致意见后,再进行组间交流,最后进行集体性评价。这样就能避开教师的影响,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学困生可以受到能力较高的学生的思想和策略的激发,尤其能从中获益。
三、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条件和心理前提。只有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他们才会爱学并主动去学。在全体学生都对数学课充满期待与浓厚兴趣的课堂上,课堂气氛肯定是既亢奋又不失冷静,既适度紧张又轻松愉快的,学习效果也肯定是非常好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教师讲课时态度要和蔼亲切,不应声色俱厉;语言既要准确凝练,又不失风趣幽默。其次,在教学中应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学数学不是在建造一座空中楼阁,而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了运用数学知识的体验,也就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了。再次,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对不同的对象和环境条件,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形式要多样。最后,还要实施启发式教学,使课堂教学具有启发性。启发要启发在关键处、要害处,也就是说要启发在难点、重点上。比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知识时,可举出一个实例来启发他们,如一共有17个苹果,每5个摆成一盘,可以摆几盘?这时可以采用画图画圈儿的方法,当学生每5个一盘圈出3个圈儿后,便让他们重点看剩下的2个苹果,问这2个还能按条件摆成一盘吗?即使摆在一个盘子里还能给客人端上去吗?当然不能了,那样太没礼貌啦。那么就告诉学生这两个苹果就是剩下的,就是余数。并让他们观察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自己得出“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一规律。这样,学生就能较深刻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了。在以后的练习中,也就能够逐渐掌握这些规律,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辅导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和学习兴趣。可以直接利用网络上的视频资源,也可以自己制作课件。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学效率事半功倍,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班风是指班级中,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所形成的班级气氛。“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良好的班风——好学向上、尊师守纪、团结互助——必然能形成良好的学风,良好的学风必然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为此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如班级公约、考勤制度等,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2.用奖惩手段来强化集体情感。3.组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尽量给学生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赋予学生一定的责任来建立良好的班风。
五、适当进行数学竞赛
教师当然不应把成绩当成评价学生的第一位,进行数学竞赛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效果,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形成你追我赶,人人向前的风气。当学生在竞赛中失利、受挫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缘由、症结,改进和调整学习方法,获得提高,从而走出挫折的阴影,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当学生有了进步时,要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让他们有更大的动力去继续努力。我们还可以利用荣誉表、成绩栏、小红花、五角星等工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他们不甘落后,努力进步,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把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培养出一批批聪明活泼的好少年!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