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排键电子琴乐曲《朝景》及演奏方法

2014-04-29 18:45陈晓
北方音乐 2014年9期
关键词:培尔格里格金特

陈晓

【摘要】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在挪威民族音乐的基础上融合欧洲各国民间音乐元素而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音乐风格。《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朝景》是格里格的代表作之一,其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音色的巧妙配置带给人们清晰的音乐想象和无尽的审美享受。

【关键词】格里格;《培尔·金特》;《朝景》;双排键电子琴;演奏方法

爱德华·格里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在他创作的高峰期,正值挪威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年代,音乐创作多以挪威传统民间音乐为素材,同时借鉴了欧洲各国的音乐元素,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音乐。他的音乐思想始终和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作品的创作题材多以描写挪威的自然风光以及民间传说、文学诗歌为主要内容。正如杨民望在他的《世界名曲赏析》中所写的:“在格里格的创作题材中,一直保持着自己鲜明而独特的个性,洋溢着朝气,他的作品从来不受清规戒律的束缚,凭借自己过人的才华,独特的创作灵感,吸纳了各种音乐语汇和创作素材,然后把它们融汇成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音乐语言。”而《朝景》就是他诸多不朽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下面试从几个方面对该曲进行浅析。

一、乐曲创作背景

《朝景》是格里格为挪威著名文学家、剧作家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所写的配乐,完成于1874至1875年间。在后来的1888和1891年间,他又从配乐中选编出两套组曲,每套作曲各分为四段,即《第一组曲》和《第二组曲》。这两部组曲都是格里格的代表作品。虽然作为戏剧的《培尔·金特》并不是易卜生的代表作,但在他的戏剧创作中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诗剧《培尔·金特》的主人公培尔·金特从小性格就粗狂鲁莽、狂妄自大,沉溺于幻想,在经受了命运的多次捉弄后离家出走,开始流浪漂泊的生活;在经历了重重冒险后,培尔金特准备带着财富漂洋过海回自己的家乡时,不料中途却遇到了风暴,船只沉没了,培尔·金特再次变得一贫如洗。培尔·金特晚年终于回到了家乡,发现年轻时的情人索尔维格一直等待着自己,于是培尔·金特回到了索尔维格身边,两人在林中小木屋安详度过晚年。

《朝景》是《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乐曲描绘了培尔·金特在某一天清晨看到的静谧清新的日出景象。通过曲子悠扬、起伏的旋律,展现了日出时从天边的一抹红霞到太阳在云层中穿行,时而被云雾遮盖,时而又重出云层,太阳升起后的树林鸟语花香的清新景象。乐曲突出了培尔·金特在经历了重重“捉弄”,却欣赏到了如此美好的风景,也暗示着培尔·金特坎坷的命运。该曲被改编成双排键电子琴乐曲后,通过上、下键盘与脚键盘各种音色的变换,将清晨时的日出景象表现得恰到好处,因而深受双排键电子琴学习者的喜爱。

二、曲式结构分析

双排键电子琴乐曲《朝景》和原曲相比,没有做段落上的删减,在结构上与原曲相同,是典型的复三部曲式结构,和声色彩体现属主呼应,由三部分和尾声构成。

(一)第一部分:呈示部(1~20小节)

主题旋律在E大调属音上开始,选用长笛独奏悠扬地展现出来。装饰音的加入让乐曲更加轻盈,很好地表现出日出前的宁静。前四小节是贯穿全曲的主体材料,第五小节开始主旋律音色变成双簧管,音高低八度。到九小节旋律转至#G大调。接着(9~16小节)长笛和双簧管在#G大调的属音上开始,交替演奏出主题旋律,形成音色上的色彩对比。弦乐随后加入使音色色彩加厚,同时也对木管的主旋律起到了很好的和声支撑作用。结束部分转回原调,最后两小节(19、20小节)重复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句,再一次突出了主题。总体第一部分和声逻辑较为稳定,体现了属主呼应关系。

(二)第二部分:展开部(21~63小节)

第二部分由四个段落组成。

第一段(21~31小节),旋律调性回到E大调,由属音引出旋律进入展开部。与第一小节旋律相同,音高低八度,依然强调主题旋律。第25小节旋律开始升华,演奏力度逐渐加强,和声色彩也开始为后面内容的完全展开做铺垫。第30小节旋律织体展开为和弦分解旋律,调性转到#c小调。

第二段(32~39小节),主旋律转到下键盘,上键盘则为重复的单音伴奏,继续两小节的和弦展开演奏之后,旋律织体展开,在30小节处旋律转到降b小调,由小提琴音色演奏连续展开的和弦音,描绘了太阳在红霞里若隐若现,露出半边脸即将要升起的样子。

第三段(40~49小节),旋律在下键盘上演奏,上键盘用大提琴伴奏,来表现太阳在云层中自由自在穿梭的样子。接下来两小节重复后,45小节开始旋律转到上键盘,由分解和弦构成旋律,调性变为D大调演奏力度和气势加强。此时,太阳完全升起,曲子达到全曲的高潮,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后旋律重复三小节,力度与气势逐渐变弱,表现太阳光芒照耀大地时暖洋洋的感觉。

第四段(50~63小节)旋律调性变为F大调,主题旋律再一次引出。然后54、55小节用和弦分解旋律来表现日出后的宁静。接着,旋律变为E大调,主题旋律再一次重复,直到64小节和65小节,用圆号独奏出悠远的旋律,来表现日出后宁静的气氛。

(三)第三部分:再现部(64~75小节)

首先前两小节重复了主题旋律,在下键盘演奏。68小节开始主旋律转到上键盘,69小节旋律用颤音和装饰音,仿佛鸟鸣声,又如牧童的短笛声。71、72小节重复演奏两小节,旋律用短笛音色,同样加入颤音和装饰音演奏。73、74小节仍然是带有颤音和装饰音的主题旋律。到78小节,旋律一直采用颤音和装饰音。79小节为一小节的空拍,为接下来的尾声作一个短暂的停顿,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整个呈示部展现了一幅日出后鸟语花香、大地无比热闹的景象。装饰音和颤音的运用为日出增添了更加生动的色彩,最后一小节的空拍让人沉浸于无限的遐想之中。

(四)尾声(76~89小节)

前两小节用圆号演奏出悠远的旋律来引出最后主题旋律的出现。81、82两小节长笛独奏出主题旋律,接着83~86小节大管最后一次重復主题旋律。最后三小节以管弦乐长和弦结尾。整个尾声部分,在重复主题旋律的基础上结束,似乎让人对清晨日出美景流连忘返、恋恋不舍,用来表现主人公此时愉悦的心情,更加突出话剧的思想内容和内涵。

三、双排键电子琴音色配置和演奏分析

双排键电子琴乐曲《朝景》是根据交响乐总谱改编而成。编曲者将乐曲中使用的各种交响乐队音色编辑在电子琴音色存储中,使乐曲《朝景》的整体演奏效果与交响乐队演奏出来的音响非常接近,在音色的配置和变化方面非常具有层次感,音色配制手法富有幻想风格。

第一部分,上键盘主旋律采用长笛独奏音色,下键盘则选取了单簧管与大管的复合音色,奏出大调和弦来衬托长笛主旋律。脚键则用大提琴伴奏。该段节拍是6/8拍,旋律平稳,带有装饰风格。

在演奏长笛音色时应注意,长笛音色处于领奏组,这时右手要把每个音弹得清晰、干净并且连贯.要将长笛悠扬的主旋律尽量表现出来。装饰音要弹得轻松自然。左手是单簧管和大管的复合音色,是伴奏织体,在演奏时应注意和弦的演奏长度和力度,根据延音线注意音时值保持和和弦的连贾性。脚键是大提琴音色,在演奏时也应注意每个音的长度,脚踩键盘时力量应尽量轻一点,把每个音的时值弹清楚,音与音之间要尽量连贯自然。这一段演奏时应尽量使音响平稳连贯,表现出清晨太阳初升之前的静谧安详。随着旋律的发展,旋律部分加入了弦乐音色,旋律色彩也更加厚重,为之后的太阳升起做了色彩上的铺垫。演奏这一段时,演奏者头脑中要有清晰的场景想象,才能将这一段描写的意境充分表达出来。

第二部分,旋律织体较之前出现了变化,这里使用大提琴作为流动性的背景音色,主旋律在上下键盘交替出现。下键盘加入了圆号作为和声伴奏,使曲子听起来更加清晰、更有层次感。

演奏这一段时,应该努力控制好音响整体的力度。首先要控制好主旋律的变化,同时注意左手手指弹奏和弦的力度要尽量起一点。整体演奏力度应由强到弱,踏板力度变化要控制得当,要将乐曲表达的律动感通过力度的控制尽量表达出来。随后,主旋律音色变成了圆号演奏,伴奏依旧是弦乐音色。在弹奏时,主旋律圆号的声音应清晰有力,通过力度的变化把圆号的空间感演绎出来,同时还应注意弦乐的力度变化和主旋律细微的波动性变化;手指力度应控制得当,乐句与乐句之间应尽量连贯。

在第44小节处,整体演奏的力度和气势慢慢达到最大,达到全曲的高潮。在这段演奏时,要注意整体音量踏板的控制要得当。如果音量太大,就掩盖了高潮部分的气势;而如果音量太小,又不能很好地将日出前的变化表现出来。所以踏板的控制很重要,应该根据每个乐句要表达的情感控制好踏板的音量。主旋律变为单簧管,最后用圆号的长音为第三段结束,预示着日出的壮观景象也结束,此时太阳已经完全升起,温暖的阳光洒向大地。这一段是为下面曲子的高潮部分做铺垫,预示着太阳即将升起,大地即将变得热闹无比前的力量积蓄。仿佛眼前就是太阳穿过云层徐徐升起的样子,时而又在云里雾里穿梭,瞬间天空变得明朗起来,天边的云彩由红色变淡。弹奏时一定要注意主旋律的连贯,圆号和弦乐交替作为主旋律出现,将太阳在云雾里穿梭的样子用音乐表现如身临其境,仿佛眼前就是日出的景象。

在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时刻,乐曲随即进入第三部分。弦乐和木管乐器作为旋律音色,乐曲变得平静而又热闹。

首先,弦乐演奏带有装饰音的旋律,表现日出之后的平静气氛,演奏时应注意旋律的流动,尽量弹奏得自然、平稳。随后右手转到下键盘用双簧管演奏带有颤音的音型,颤音在演奏时应清晰有力,同时也要自然随性,仿佛是牧童的笛声,描绘了大地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在鸟语花香之中开始了美好的一天。一小节空拍后,圆号演奏长和弦连接句,作为尾声的暗示,并再一次突出了主题。

尾声段落,用长笛作为旋律音色,使主题旋律显得突出明晰;最后以三小节的逐渐减弱消失的长音作为结尾,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样,在演奏时应注意旋律清晰连贯,将长笛清晰的音色和悠扬连贯的旋律尽量表达出来。结尾部分时值要保持到位。这一段似乎是大地经过日出的壮观洗礼后趋于平静的景象。全曲巧妙地运用音色变换,将日出的各个环节表达得生动形象,具有非常分明的层次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演奏好一部作品,一要通过分析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乐曲的创作背景材料、曲式结构等,充分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与内涵;二要结合双排键电子琴自身的演奏特点、音色特点,选取适合的演奏方法来演奏好每一句旋律;三要广泛搜集不同乐团演奏的不同版本的录音,甚至找各种机会去倾听交响管弦乐队的现场演奏等,使自己的内心建立起良好的音响感受,并把这种好的感受运用在演奏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演奏好这部作品。

格里格的音乐是在挪威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融合了欧洲其他各个国家的音乐特点和元素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音乐风格。格里格自己说:“在风格和形式上我是属于德国浪漫主义舒曼学派的,但同时我又汲取了祖国民歌的宝藏,并从这个迄今为止未经过探索的、对挪威人民的心理研究中力图创造出民族的艺术来。”他的创作不仅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更是对自然风情、民俗生活、文学诗歌的真切体验与感受。《朝景》这首经典作品将日出的各种景象描写得细致入微,使人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也更体现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创作思想,多年来屡屡上演、经久不衰,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参考文献

[1]楊民望.世界名曲欣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

[2]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简明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培尔格里格金特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找寻自己的路上
《培尔·金特》组曲
格里格格巫婆和一张银色碟片
爱德华·格里格:北欧音乐巨匠
格里格·维勒与他的全球互联梦想
寻找伦理存在的自我——《培尔·金特》中的理性意志与伦理选择
探索艺术和生活的多种可能——易卜生《培尔·金特》的多重视角解读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
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