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2014-04-29 00:44周树会
北方音乐 2014年9期
关键词:传承文化遗产高校

周树会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保护、抢救、传承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呢?文章主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着手,主要从普及非遗文化知识,建立艺术长廊;以“传”为“承”,建立非遗特色社团;开设非遗特设课程,丰富公共艺术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现状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辛勤劳作,创作凝结出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创造出了许多具有特殊保存价值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代表的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一)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二)现状

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从一个陌生的名词逐渐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包括我国政府、学者到普通群众等等,都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相当高的关注及一定程度的帮助传承和保护。2000年,我国开始为非遗项目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昆曲名列第一位。截至2013年,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是进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最多的国家。现在,我国共有昆曲、古琴艺术、珠算等3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另外还有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等7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现代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许多传统文化艺术都面临着在现代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境地,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非遗传承人为了生存及生计,同时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口味”,逐渐舍弃了所谓的“老古董”,走向了现代化、趋同化趋势,传统文化艺术正失去了它最有价值的传统、本色、原始的精粹,越来越失去特色。如“青歌赛”变成了“千人一声”、“传统剧种”变成“西方歌剧”一般,如何保护、抢救、传承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是迫在眉睫。

二、将高校作为非遗传承发展新阵地,改变传承人“老龄化”状态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面貌改变之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如此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大环境,却也犹如一块巨大的橡皮擦,在不知不觉中抹掉了许多祖先的痕迹、抹掉了许多传统的文化。非遗作为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保护、抢救、传承濒危非遗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让非遗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呢?这是我们亟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非遗工作在政府重视、全民努力之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但是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力度、速度比起来,这些成就就显得有点太弱了。因此要做好非遗的拯救、保护、传承工作,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多领域、多层次、多途径开辟新的阵地。高校作为国家发展和提高整体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阵地,对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高校中发展、保护和传承非遗,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也是非遗自身文化“安身立命”的需要。

(一)普及非遗文化知识,建立艺术长廊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兴的“老”概念,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它是一个“老古董”,对于适应和习惯了日新月异高速度发展的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如何能够使这些“老古董”引起他们的关注?这是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在网络科技非常发达的今天,几乎大家想要的东西和知识,网络基本都可以给予,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却又都属于“被动”一族,因此,如何找个简单的方法来吸引他们关注非遗的眼球呢?笔者就想到了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艺术长廊”的建立。所谓“艺术长廊”就是在校园中,辟一块学生比较集中的地方,如教学楼、图书馆等等,利用墙壁、长廊、展板等,将相关的非遗文化知识及作品图片做成宣传板之类,装订上墙,形成墙壁文化,用直观的、生动形象的文化知识来感染学生。看多、用多现代高科技带来便捷之余的现代大学生,这些老祖宗留下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会让他们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这一直观形象教育方式的出现,对于增强现代大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以“传”为“承”,建立非遗特色社团

随着班级集体意识的逐渐淡化,社团文化正日益兴起,由学生自愿、自主、自发组成的学生社团在当今高校中,已日益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同时也成为大学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如何利用好这样一个群体,对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们可以结合本土文化,专门组织一些非遗特色社团,以当地本土的非遗项目为社团文化活动主要内容,聘请非遗传承人为社团指导教师,以传代传、以传为承,以普及为主,让当代大学生面对面地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其次,在学生社团中进行非遗传承工作,该项目的传承人即社团指导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和开展符合学生个性张扬及提高學生综合素质有针对性的活动,如国家的非遗项目——徐州曹氏香包手工作品展、徐州非遗项目——徐州琴书传承唱、徐州非遗项目——徐州剪纸作品展等系列弘扬国粹、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非遗传承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深入感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实践、发展的方向及保护的必要性。最后,通过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参与非遗、传承非遗、保护非遗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性,让新一代大学生成为非遗保护工作新的传承人,改变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状态的局面,同时也能够扩大对非遗传承工作的宣传力度,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达到校园共识、社会共识的目的。

(三)开设非遗特设课程,丰富公共艺术教育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精神,自2006年以来,各大高校已陆续基本开齐了规定的《艺术导论》《音乐鉴赏》《戏剧鉴赏》等8门限定性选修课程。然而,现在各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设置狭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过于正统等问题,同时,对存在于民间的传统文化艺术认知及教育意识极其匮乏,这严重阻碍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传承、保护、发展非遗是国策,也是时代、文化、人民的需要,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亟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浸润,同时,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需要借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这一文化阵地。首先,非遗是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宝贵资源,将非遗融进公共艺术教育课堂,结合本土地方非遗文化特色,把地域性艺术资源运用于公共艺术教育,丰富了公共艺术教育内容,也拓展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文化空间,同时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感受、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其次,在传统公共艺术教育中融入非遗教育,突破了以往单一文本式的教学模式,以感知性、实践性、互动性的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真正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专业与民艺的相融合。最后,地方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只有强化地方文化特色,推动本土文化发展,构建地域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才能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高校作为国家发展和提高整体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阵地,对于传承、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会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高校这一文化阵地,运用好学生社团、公共艺术教育课堂等载体,教育我们的大学生学会民族“文化自觉”,增强他们保护、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让民族的瑰宝在高校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慧莲.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对策叨经济师,2011,(7).

[2]新华网.我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最多国家[OL]201 1-12-10.

[3]新华网.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OL].2013-12-07.

猜你喜欢
传承文化遗产高校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