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月文化”教学

2014-04-29 00:44:03肖丽
考试周刊 2014年90期
关键词:望月贾平凹月亮

肖丽

“蟾宫深处,情绵千古”,中国颂月亮就像外国颂上帝一样,“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嫦娥奔月、吴刚砍桂、月兔捣药……多少美丽的传说让我们赞叹不已。

一、天涯共明月,国人数第一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中国人最爱君子,也很想做君子。“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月代表着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意象,因为“天涯共明月”,都想共婵娟,所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女性与母性的象征,《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月又代表着时间意象,日月如梭,“人生代代无穷已”……月亮的多元意象总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月传递着爱心,代表着美好,嫦娥奔月而去,李白追月而死。更可喜的是国人追月,追出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中国人爱月爱到这个份上,真是“天涯共明月”,国人数第一。

二、解读文本千千结,中国化是大背景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指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习近平说道:“我很不希望把我们一些非常经典的古代诗词文化、散文都给去掉,加入一堆西方的东西,我觉得这些诗词很好……”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关于月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文章很多,如《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的思念是圆的》等有诗有文,有古有今,够中国化,树民族心。

看到《十五夜望月》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一幅画,画上有朗朗夜空,夜空中挂着一轮明月,明月下面是曲曲的河岸,背景还有那缥缈的远山。画的主体是树林,树阴里鸦雀已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而最近处,有几个人抬头望着长空的月亮,不知在谈些什么,听不到话语,却闻到花香,桂子花开香十里,画里画外一片香。幽香如梦,望月兴叹非独吟,佳节良友思无暇。

如《十五夜望月》教学片断:

1.诗言志,文如人,读诗要知其人。《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很有才气,写得诗好懂,很清晰,清晰的思路和明晰的画面常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他的生活并不如作品那么美妙,他的一生是很困苦的,晚景是凄凉的,愤怒出诗人,诗往往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缺什么追什么,反过来说,追什么往往表示缺什么。

2.多媒体出示《十五夜望月》全诗,找出描写意境的句子。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有学生说“冷露无声湿桂花”是意境,与丝丝寒意相呼应,委婉动人。有的学生说“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别离思聚的情意,悠然不尽。

3.由本诗你联想到什么诗?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有同学说,“中庭地白树栖鸦”与“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的同学说“中庭地白树栖鸦”与“月皎惊乌栖不定”都烘托了月夜的寂静;有同学说“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无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和桂花的浸润;有同学说“人尽望”中望什么呢?是想起“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寂寞,还是感秋之意,怀人之情,思深情长。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和学生没有局限于诗本身内容的翻译背诵,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对诗的意境进行解读与联想,由此联想相关诗作,表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浸润在这种诗词文化里,学生很容易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触角伸到课外,视野连着广宇

月文化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几篇课文,而要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多看、多想,才能有更大的收益。看外国的作品要多看名篇,才会发现其中的相通与不同。雪莱《下弦月》中的月亮是一位苍白、垂危、瘦削的少妇,这个少妇是虚弱的、是游移不定的、是迷惘的,连走路都踉跄。在王尔德的笔下,月亮却像中国人说的女鬼,从坟墓幽然而出,去找另一个妇鬼。(《莎乐美》)莫泊桑笔下的月亮更多的是一种表情,惨白的,没有气力,衰弱得不能走动,只能呆着。(《爱情》)而福楼拜写的月亮是无头蛇,这头蛇到处是明鳞,盘来盘去。(《包法利夫人》)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喜欢以课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正确价值取向的前提下,看类似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解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这260万字只是数量要求,要读出高质量,一定要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让课外阅读丰满课内内容,让学生对作品的“空白”进行个性色彩的填补。

如笔者教学完了《中秋咏月诗三首》和《我的思念是圆的》两首诗之后,进行了一次月文化实践课,让学生找寻有关月文化的诗文,有同学找来了贾平凹的《月迹》,还画了《月迹》里面的种种图像,古人也有写追月的,但贾平凹浓缩到对月迹追逐的则是很有个性的一个。光有此个性还不够,还要有语言功力:“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形象、生动,语言如诗,含蓄凝练,更值得欣赏。作者从孩子角度来写,更有童心,你听:“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传神、逼真,不同凡响。大道自然,文章也如此,贾平凹《月迹》的客观与主观都是非常自然的,平易近人,一如他的书法,自然、亲近,又不失个性。有的出示了《月亮上的足迹》,这是科普小品,记录了人类登上月球的全过程,他们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一个女子。哦,一个女子……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人间“三妹”,天上嫦娥,有的找来有关月的小品,有的找来了对联,有的找来了2014年10月8日的“红月亮”的相关报道……触角伸到课外,视野连着广宇。

总之,在初中语文专题教学中,讲解要结合国情,结合文本,结合学生情况,开阔学生的眼界,打开新局面。

猜你喜欢
望月贾平凹月亮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落叶
捉鱼摸鳖的人
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 10:25:08
清供、望月
宝藏(2021年1期)2021-03-10 11:06:16
四星望月等你来
心声歌刊(2019年1期)2019-05-09 03:21:28
望月怀远
飞魔幻A(2019年10期)2019-01-15 04:20:56
西安这座城
西部大开发(2018年5期)2018-07-03 01:46:38
月迹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女报·时尚(2016年9期)2016-11-23 14:42:53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