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霞
摘 要: 本文从基于教材、尊重教材,读懂教材是创造性处理教材的前提;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是创造性处理教材的依据;基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创造性处理教材的准绳;跳出教材用教材是创造性处理教材的突破四个方面对创造性处理教材进行了再思考。认为只有在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要扬弃,课堂教学才更有效。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数学教材 创造性处理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蓝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对教材的重新定位,也是对教师解读、处理教材的宏观引领。处理教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一线教师对教材有了充分的肯定:新教材图文并茂,与生活联系紧密,内容丰富,为教师处理教材留下了更大的空间。在处理教材时,即便在公开课上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两个极端:课自始至终都没有用到教材或全部照搬教材。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要学习不同的数学。“以本为纲,以生为本”是我们处理教材的准则。如何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呢?
一、尊重教材、读懂教材是创造性处理教材的前提
数学教材为师生提供了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生长点。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满了时代气息,它是众多专家、一线骨干教师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因此,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必须基于教材、尊重教材。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读懂教材,教材中包括哪些知识点,它在整个单元中处于什么地位,在整个学段中处于什么地位。不仅要了解手中教材的组织结构、涵盖内容、编者有何意图等,而且要兼顾前后,了解有关“已学知识”和“后续知识”,从而构建数学中的整体联系。这样处理教材才能有的放矢。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二下《平均分》一课是建立于表内乘法和简单的分类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用除法解决问题,以及将来学习分数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即能从分的结果(每份分的同样多)判断是否是平均分。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分。
二、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是创造性处理教材的依据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一句至理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下面是笔者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教学《平均分》一课的片段和思考。
【第一次教学尝试】(S-生,T-师):
T:同学们,分过东西吗?
S:分过。
T:把6个苹果分给明明和佳佳,谁来帮老师分一分?
S1:每人3个。
T: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许久没有学生举手。)
T:两个人可以分得不一样,怎么分?
S2:一人1个,另外一人5个。
(教师板书:15)
S3:一人2个,另外一人4个。
(教师板书:24)
T:你们能将这些分法分一分类吗?
……
先是让学生分一分东西,把六个苹果分给两位同学可以怎么分?教师硬是让学生分出1、5,2、4,3、3。再让学生把几种方法分类,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继而揭示这种特殊的分法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平均分……其实面对现在的学生,这样的教学还有实效性吗?首先现在的学生根本不会有上面的分法,我私下调查了40名学生的分法,结果几乎所有学生都是把它分成3个、3个,学生从心底里已经认可了这种公平的分法,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还有别的分法吗?无论是数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都是不成功的。现在的学生认知起点高,在幼儿园的时候已经会分东西了(你一个我一个,大家一样多)。虽然学生还不清楚大家一样多的分法就是平均分,但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三、跳出教材用教材是创造性处理教材的突破
哲学家们认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对于前一阶段来说都是一种否定,但又不是单纯的否定或完全抛弃,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从而使发展过程体现出对旧质既有抛弃又有保存的性质。
在教学中,我们清楚地知道:学生的性格各有不同,学生之间具有个体差异性。在课堂讨论、交流过程中,性格开朗、头脑灵活、成绩好的同学,得到锻炼的机会就多;性格内向、头脑迟钝、成绩差的学生,得到锻炼机会就少。长期下去,中等以下的后进生慢慢失去学习兴趣,并且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以上是我在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想法。教学改革本身就是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始终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既要看到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精华之处,又要看到它的不足之处。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教学中发现并解决矛盾。社会在飞速发展,教育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数学课程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时期的数学课程,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得到发展,真正发挥数学课程育人的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视新课程标准,在实践中大胆摸索探究,不怕挫折,不断进取,不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精髓,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参考文献:
[1]张德伟,何晓芳.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第一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2]叶尧城,向鹤梅等.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第二版.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这对话.第一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