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篮球职业俱乐部的研究

2014-04-29 01:29:21张燕明程耀贤
2014年24期
关键词:市场运作

张燕明 程耀贤

作者简介:张燕明,河南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

摘 要:广东宏远作为这几年CBA联赛的霸主,一直兴盛不衰,已经引起了其他俱乐部的关注,因为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他们这种俱乐部运作也被成为“宏远模式”,优秀的市场运作、完善的青训体系、广大的球探网络使得宏远在CBA中一直保持着不竭的动力,并未国家队输送了不少人才,如果能够更好的研究和学习宏远俱乐部的运作方式,我觉得对中国整个篮球事业的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市场运作;青训体系;球探网络

1.引言:“宏远模式”的成功我相信这不是一个偶然,从联赛的小角色到如今联赛的霸主,宏远队经历了许多,但“宏远模式”的成功肯定有其独到之处,但是究竟是什么因素是的宏远能够如此成功呢?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对“宏远模式”的成功因素的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在阅读有关宏远模式报道的报纸,及其相关网络报道,获得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加之自己的理解,为本文积累并提供翔实的资料来源和支撑性的论据。

2.2.2邏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法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对研究资料进行逻辑梳理,找出归纳研究对象的联系,从而得出结论。

3.研究结果与分析

中国职业联赛已经十五年,但是并非真正的职业联赛,并非NBA那样“以市场营销为目的的娱乐机构”,而是一个“以各级国家队在国际赛场上打出成绩为目的的政府执行机构”。在这个联赛当中,真正职业的俱乐部更屈指可数。江苏南钢、北京首钢、山东黄金和辽宁盼盼这类俱乐部球员都隶属于地方体育局,球队作出的决策都需要体育局拍板。这些地方体育局选择苗子,都是在各自地方小范围,这使得他们有一些局限性。

3.1 成功的市场化运作

宏远俱乐部成立于十五年前,从成立开始就坚持采取完全市场化运作,而且与其他CBA俱乐部与党的体育局合作不同,宏远则是采取与广东省运动技术学院共建,而球员的关系、产权、经营权均属于广东宏远,这就使得俱乐部能够在市场运营开发方面有着完全的决定权,并持续对球队进行资金的投入,同事在对球队赞助,球员形象的提升、球场广告、球队冠名、求票收入、电视转播费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已经收到了回报,成为CBA联赛中首家盈利的俱乐部,使得球队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循环。宏远的这种经营模式也受到了篮协的好评,把广东宏远的成功经验称之为“宏远模式”向其他俱乐部推广。

3.2一流的企业文化建设

国内某些俱乐部队的球迷总以宏远没有本地球员来攻击广东队,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目前广东队的每一名球员都是百分百的宏远人和百分之百的广东人,包括现役国家队、国青队队员和未来的国家队和国青队队员,这一点有户藉为证。国际上以国藉论,在国内要区别是什么地方人的唯一合法凭证就是户藉或配套的身份证。另外从个人归属感而言,广东宏远队每一个队员都以为广东打球、为宏远效力为荣,早就把广东当成自己的家了,不信你可以去问问他们本人。这也有很多例子为证:宏远老一辈如李春江、关德有、张勇军,再晚一点的李群、宋希等人到现在或继续为俱乐部效力,或者在东莞安居乐业;广东的老外援积臣在广东效力十个赛季(他2007年被授予东莞荣誉市民),这与有些把外援当牛的使俱乐部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中国这个讲人情的国度,球员对俱乐部的忠诚从一个侧面反证的俱乐部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那些所谓的“纯种论”当可以休矣。

3.3成熟的青训体系及庞大的球探网络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是人才,篮球运动员的寿命是很短的,往往出彩的就是十年左右,更新换代比较快,所以一支球队要想发展需要有新鲜血液的浇灌,以保持球队的活力和竞争力宏远的青训体系与队伍梯队建设是最先进的。宏远从全国选材,并形成了以省体校、深圳体校(易建联就是这个学校的)、佛山体校等(比较著名的就是广东省纬伦体校)体育机构为支点,以宏远青年队为终端的人才输送系统。另外,不错的待遇也是宏远吸引年轻球员的关键。据了解,只要进入宏远青训编制,每个月就有最低3000元的收入,而CBA有些球员还没他们多。刘晓宇、陈江华就是两个极好的例子;前者是从长春十一中直接带到宏远的,后者是从街头进入宏远的,所谓的“不拘一格降人才”,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出身,只要有潜质的球员就能够被选进队;在现役国手中,宏远是出产国手最多的,目前的中国青年队,也基本上是以宏远二队为基础组建,这是俱乐部对国家篮球事业的贡献。而且最主要的一点还是这些国家队和国青队队员是宏远自己培养出来的,不是象激进球迷所说是在他们已经成名后宏远用钱买过来的。无论是现在功成名就的杜峰、朱芳雨、王仕鹏、易建联、周鹏还是未来之星刘晓宇、陈江华、董瀚麟、苏伟、王征。宏远比较出名的还有他们庞大的球探网络,像之前说的杜峰、朱芳雨、王仕鹏、陈江华、苏伟在没有到宏远之前基本上是名不见经卷或者是被他们各自省专业队所弃用的,但经过宏远体系的洗礼后却脱胎换骨成了大气,而像易建联、刘晓宇、董瀚麟则是得益于宏远庞大的球探网,网罗的各地精英,这不能不说是宏远人才体系与梯队建设的成功,和他们选材的独到之处,大家可以再回过头去看看当初与宏远国手群齐名的一些国手,在各自俱乐部打了几赛季后水平不进反退,形成巨大反差。这才是为什么俱乐部对球员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3.4对外援的挑选及使用

广东宏远另对外援的挑选和使用也是他们的独到之处,广东宏远从外援积臣,从名气上比不过曾经驰骋NBA的马布里、史密斯,但是却总能挑选到适合本队战术体系的实用外援,而且融入球队也非常快,总能把球队所需的完美补充,所以大家再看比赛时,感觉广东队的比赛节奏掌控的非常好,非常合理,很有章法,总能打出观众想看的比赛,从而吸引了不少自己的球迷,不像一些球队为了提高自己球的名气和上座率而去哗众取宠,引进一些NBA过气的球员,这样不仅没有对本队的实力有多大提升,反而使得本队的成绩越来越差,因为有的外援往往会本着自己来到中国的联赛就是超级球星,拥有无限开火权,打乱了整个队的战术布置,使得自己队的名气大大受损,球迷失望,广东宏远队对于外援的挑选,从来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考察和试训严格挑选,而且对于外援的管理非常严格,对于不服从管理的外援从来不予考虑,这样一套实力非凡的全华班加上符合本队风格的实力派外援,就铸就了广东宏远七年六冠的辉煌成绩。

3.5火爆的球市

火爆的球市也是宏远成功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良好的群众基础才是一个球队一直能够发展至今的动力,据了解东莞的球市是全国最火爆的,不管是常规赛还是季后赛,宏远的主场上座率远比其他赛区高出许多,甚至在多出一个东莞新世纪的情况下,宏远的主场丝毫不受影响,这首先要归功于在东莞篮球有着良好的群众普及性,人们喜欢篮球。当然这与宏远俱乐部数十年的苦心经营有着强烈的认同感,球迷心系球队,球队也想着球迷,而且宏远在休赛期,也经常组织球员的和群众的互访活动,这直接拉进了球队和球迷的关系,所以两者相辅相承,这也是宏远能够取得如此熬人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

4.结论与建议:

我觉得宏远模式的成功可以归结为(1)、良好的市场经营模式(2)、一流的企业文化建设(3)、完善的青训体系庞大的球探网络(4)、对外援的选择和管理(5)、火爆的球市。广东宏远的成功在于宏远十多年来苦心经营,经营模式市场化,这点最重要,使得球队不会为没钱而发愁,也保證了宏远能够一直发展生存下来最有力保证,而且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青训体系,梯队建设比较成功,独一无二的球探体系也是宏远成功的关键,宏远队有一个非常专业的球探体系,这一个球探团队在全国各地进行选材,一旦发现一些条件的比较好的苗子就引进;而且对于人才的界定也非常规,一些现在的国手在进入宏远之前在地方队都是被放弃的,但在宏远的培养下,潜质得到开发并且现在炙手可热,宏远的诚意和打出的情感牌使得,每个宏远球员对球队产生了归属感,球员对球队的感情不是用金钱能够衡量的,所以在球员出名后,还能够留住球员这使球队阵容比较稳定,不会大起大落导致成绩上下起伏,体现出了宏远俱乐部人才培养是非常成功的年轻球员在老队员的带领下成熟非常快,也保证了新血液的注入充满活力和竞争力,外援完美的融入球队体系,和国内球员发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这样一支好的团结的球队,在球迷中也有很高的地位,当然也受到球迷的大力支持,所以“宏远模式”的成功也绝非偶然,而是打了一场有准备的战,天时,地利,人和,一个团结的集体,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今天站稳脚跟,所以“宏远模式”成功,是他们自己十多年的的苦心经营换来的。如果宏远能够把他们成功的经验推广,那么中国联赛才能更上一层楼,有一个好的比赛氛围,对中国篮球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甚至对中国体育界都能起到一个非常好的模范作用。(作者单位: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腾讯体育 2008.2.22 http://sports.QQ.com

[2] 李然 宏远模式的胜利[J] 北京青年报2008.2.24

[3] 徐永刚 宏远模式+新疆模式 CBA总决赛民营企业的成功[J]中国新闻网 2009.5.5

[4] 广东成功联赛失败 谁来终结宏远王朝[J] 华商网 重庆时报 重庆晚报2010-04-27 22:47:32

[5] 宏远模式是最成功的网易论坛 2009.1.14http://bbs.cbachina.163.com/bbs/cba/114678013.html

猜你喜欢
市场运作
货币政策、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与资本投资
商情(2017年35期)2017-11-10 09:48:11
农业保险对云南“三农”发展的法制保障
大观(2017年8期)2017-08-29 19:43:28
《武林外传》在市场运作方面的有益实践
基于消费者利益视角的我国体育竞赛服务市场研究
对中央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研究
探讨园林绿化的市场运作
浅析施工企业资金集中管理
完善民族民间口述传统资源市场运作管理研究
商(2016年7期)2016-04-20 00:26:19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
实行工资总额总承包 模拟全部市场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