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胜利
摘 要:作为大蒜最大的生产国与出口国,我国大蒜年种植面积超过960万亩,占全球大蒜种植面积的85%以上。就目前我国大蒜产业发展而言经,我国大蒜产业已经逐步向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市场均衡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外向化、服务网络化的方向迈进,大蒜已经成为不少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新亮点。
关键词:大蒜产业;大蒜产业链;价格机制
一、大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大蒜产业近几年行情
我国既是大蒜的最大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大蒜出口国,出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80%。大蒜在不少地区得到广泛种植,也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近几年国内大蒜行情分析如下:
2010年:由于前面连续几年大蒜的行情不尽人意,大蒜的种植面积锐减,总产量较小。面积与产量的减少为大蒜打开了上涨的控件创造了历史最高价格7.20元,全年大蒜价格都很好。
2011年:受到2010年大蒜高价的影响,今年的大蒜种植面积明显增加,又由于今年适合大蒜生长,单产量达到历史最高,以至于整年大蒜价格几起几落,但是大部分时间大蒜价格较低,但最后许多大蒜商家降低价格以至年后跌无可跌,蒜商又预期来年大蒜种植锐减,最后大蒜价格有一路暴涨。
2012年:受2011年大蒜行情的影響,本年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又加上全国许多大蒜种植区受到严重的水灾冰冻以及病虫害的影响导致大蒜单产减少总销量锐减导致刚开始短期内大蒜价格快速从1.6元左右上升到4.3元以上,期间几乎滞销,全靠抢蒜推高价格。
2013年:由于去年蒜价总体在较高的位置,种植面积再次增加,几乎接近2011年的水平。导致13年大蒜收购价是在0,9元-1.3元之间运行,后期略有上涨,价格在 1.5元左右徘徊。
2.近几年大蒜出口情况
2010,中国出口大蒜数量为1,522,581.5吨出口所得额度为26.7亿美元,平均单价为1,755.7美元/吨。
2011年中国出口大蒜数量为1,683,815.2吨,和去年相比,增加了161233.7吨,出口所得额度为23.6亿美元,比去年减少3.1亿美元,均价为每吨1,398.7美元,均价每吨比去年下降357美元。
2012年中国出口大蒜数量为1,545,276.6吨,和去年相比稍微有所下降,比去年减少138538.6吨,出口所得额度为16.9亿美元,比去年减少6.7亿美元,平均单价为1,093.3美元/吨,比去年减少305.4美元/吨。
2013年中国出口大蒜数量为1,627,418.5吨,和2012年相比增加82141.9吨,出口所得额度为16.3亿美元比去年减少7.3亿美元,平均单价为1,004.2美 元/吨,均价比去年减少89.1美元/吨。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蒜出口总量变化不是太大,但是出口额度确实每年都在减少,其中2012年减少最大,出口单价每年也在减少。
3.影响我国大蒜价格走势因素分析
影响大蒜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的供求关系,但是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市场需求、自然灾害、新蒜种种植面积、市场参与价格预期、市场资金状况与市场监管等也会影响大蒜价格走势,大蒜市场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二、我国大蒜产业出现的问题
首先是产销失衡。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大蒜的种植面积变化比较大,导致大蒜的产量以及价格波动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出现大蒜的供求失衡、市场混乱 、可控性较低。
第二,由出口数据可以看出大蒜出口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我国大蒜今年出口存在的无序竞争、低价竞销等问题一直比较严重,使得价格却不断下滑导致世界许多造国家对我国大蒜实施反倾销,导致我国大蒜出口受到很大阻碍;也有一些国家我实行进口配额限制。这些贸易障碍严重影响我国大蒜产业出口,主要表现在:首先增加了大蒜出口难度,一些国家限制我国大蒜的进口数量以及对大蒜品质吹毛求疵;其次限制了我国大蒜在海外的市场空间,使得我国大蒜出口国家数量减少;最后加大了主销市场的出口压力和国际市场开拓难度。
第三,大蒜出口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竞争力。我国目前出口的大蒜,基本上都是初级产品,附加值较低,利润大部分被国外经销商拿走了。再者,蒜出口企业 85%以上是中小企业。这些分散经营的中小企业面在对大蒜出口市场化、国际化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中竞争力比较低、效率低下很难与国际大企业进行抗衡。使得出口企业面临严峻困境。
第四,我国出口大蒜科技含量比较低,大蒜的深加工产品比较少,大部分都是分散经营很难达到规模,更别说是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大蒜产品的深加工。再者加上许多企业经营理念比较落后,缺乏品牌意识导致我国出口的大蒜还主要是保险大蒜和干燥大蒜。从而导致我国的大蒜产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低,受市场价格影响比较敏感,从而导致市场竞争力低下,企业效益不高,许多中小企业在价格波动比较强烈的年份中纷纷倒闭,严重影响了我国大蒜市场的稳定。三、关于大蒜产业发展的建议:
第一,建立大蒜价格保护机制,使农民能够安心种植大蒜从而保证大蒜有稳定的供应量,使得市场大蒜供求平衡,稳定市场价格,保护企业和蒜农利益,使得大蒜产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政府应做到大蒜市场信息透明化、避免出现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情况。政府应该及时搜集市场信息,对大蒜市场价格进行监督,对于市场的供求情况及时了解,建立完整的大蒜信息库。及时公布大蒜市场数据,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与预测,帮助蒜农和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对于稳定大蒜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很好的减少出现大蒜价格大起大落、种植面积盲目扩大和萎缩的情况。
第三,政府应加大大蒜深加工投资力度,支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由于我国出口的大蒜大部分都是初级产品,科技含量比较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低下,导致大蒜出口产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大力发展大蒜的深加工项目,提高大蒜产业的科技含量,发掘大蒜产业的潜力,努力做到以高科技水平为依托,生产多样化大蒜产品,摒弃初级产品的出口理念,着重加强精加工产品的研究与生产,争取做到产品出口多样化,增加我国大蒜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第四,关注蒜农需求,注重蒜农利益。在大蒜产业里,受到价格影响最大的是蒜农,他们是这个产业里的弱势群体,由于信息的不完全与不对称,蒜农没有能力及时的了解大蒜市场行情,对于大蒜价格未来走势缺乏准确的预期,容易使得拥有完全信息的投机者对市场大蒜价格进行人工操作,严重影响市场大蒜价格的稳定,这往往会导致在大蒜丰收的季节,投机者压低市场价格,使得价格大幅度低于平均水平,致使蒜农在丰收时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很多,而在大蒜欠收的时候,由于大蒜产量下降即使大蒜价格比平时高出许多,农民的收入增加也是有限的。因此,政府加大蒜农的扶持力度,做到大蒜市场信息完全,信息透明,降低大蒜市场价格风险,使大蒜市场价格趋于稳定,实实切切的保护蒜农的基本利益。再者随时向蒜农提供大蒜市场行情,使蒜农对大蒜行情有深刻的认识避免蒜农在市场竞争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受到重大损失,只有这样才能使蒜农对大蒜市场有正确的预期,避免出现大蒜种植面积急剧减少或是增加,从而保证大蒜市场稳定,增强大蒜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 蒋中其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Z]2009.4.26
[2] 程瑞芳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波动效应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 2007-10-30
[3] 山东金乡炒蒜者包地种蒜欲长期控制产销链[Z]2010.08.04
[4] 陈传兴、李静逸,(2011)“中国大豆与玉米进出口贸易的‘大国效应分析”
[5] 高铁梅,(2009)《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8应用及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
[6] 李晓钟、张小蒂,(2004)“粮食进口贸易中‘大国效应的实证分析”
[7] 李晓钟,(2005)“我国粮食对外贸易中的一个‘悖论及其成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