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具备“双主体”的工作意识,关注大学生合理的现实需要,促进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宋伟(1979- ),男,山东高密人,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在读博士,山东理工大学国防教育学院学生管理科科长、团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山东 淄博 25504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63-0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意义深远。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它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指导原则、根本方法、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人类解放的终极目标就是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每一个人的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现实性、实践性和辩证批判性,理论内涵丰富而深刻。
一是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马克思指出:“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①他还指出:“实际上,我只有在有可以出卖的东西的时候才有私有财产,而我自己的特有性却是根本不能出卖的。”②这表明人的个性是每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本质体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这种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既包括个人自身的生理与心理、体力与智力、文化与思想的内在的和谐发展,也包括个人身外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外在的协调发展。
二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马克思认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③马克思的人的主体性思想把“人”提高到了历史最高高度,这一思想超越了以前历史上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找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逻辑支点。人的主体性是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能动的、积极的、理智的主体功能属性的总和,人的主体性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受人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人的主体性不仅仅体现在人在自我发展时的主体性,而且还体现在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性。
三是人的需要的充分满足。马克思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④恩格斯将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三个层面。对于需要的理解,虽然有着不同的理论分析,但按照马克思主義的逻辑思维可以理解为,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是人的本能之一,是人对其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要求及人对这种要求的反映;需要的满足不仅可以发展自身,还可以改变社会存在;正是人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活动,形成了人的社会本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人的需要也不断向前发展,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思想觉悟也在生存、享受、发展等需要不断满足的社会活动中得到了全面升华和提高。
四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⑤同时,恩格斯也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⑥,而不是单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能力的发展,主要是人的体力、智力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包括诸如求知、向善和审美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充分发展的体现,也是个人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财富的基础,只有人的能力得以发展,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可能,才能向建立能力本位的社会不断靠近。
五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就其现实性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⑦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以社会交往为主要手段的物质交换、精神交流的互动过程,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方式。纵观人类文明史,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的发展程度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程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类旧有的、单调的、依赖性强的交往形式会越来越被新生的、丰富的、更加和谐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最终人会摆脱对物和人的简单依赖,成为自然界和社会关系的自由主人。
二、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但为“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引,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我们重新审视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更明晰的理论视角和更宽阔的理论视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生命线和终极目标。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也是当今我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执政理念的本质体现,在当今社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以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主体需要为价值取向,以大学生为中心进行德育工作。高校党政领导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应将培养好学生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努力构建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形成相应的考评奖惩机制,使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都自觉承担育人职责,最终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局面,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辅导员和任课教师,更要有“以学生为本和以爱心为源”的理念,不断改进、创新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积极倡导建立在人格上能相互尊重、在感情上能相互理解、在工作中能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可以说互为基础和前提,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与个体性差异,从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强化个性培养,做到因材施教,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年龄特征、成长背景、性格秉性、兴趣爱好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教育方法要更加人性化、个性化,教育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大学生自我判断、自我选择、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被调动起来,才能主动地理解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具备“双主体”的工作意识
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对于个人的发展、工作的完成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独特性和价值倾向性。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备“双主体”的工作意识。一方面,要确立大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逐步做到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实践、自我监督,逐渐形成健康的道德主体人格。另一方面,必须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主体性,要积极与学生交流思想,主动进行教育管理,潜心钻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思考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关注大学生合理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人的本质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杠杆来不断提高教育效果。在满足大学生物质需要方面,要重视大学的硬件建设,尤其是在涉及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基础设施、后勤服务等方面要不断改善。在满足大学生精神需要方面,要注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规范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等来满足大学生的求知需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团日活动来满足大学生的政治需求,通过举办学术沙龙、科技创新比赛等满足大学生提升科学素质的需求,通过举办歌舞晚会、球类比赛等满足大学生文体娱乐的需求,通过开展义务献血、社区志愿服务等满足大学生提高奉献意识的需求。
(五)促进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要促进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就要扎实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不仅要发展大学生的体力、智力等自然能力,还要发展他们的求知、向善和审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交际、协调和学习能力。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加大实验室等的物质投入,打造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对科技类社团等的支持力度,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扎实推进人文通识课程建设,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意志情操,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学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程建设,除开展体育比赛等活动外,多开展跑操、健步走等全民健身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
(六)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是人自由、充分、全面发展的土壤。因此,我们要重视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引导大学生学用结合、培养和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价值取向。社会实践的形式丰富多样,可以加大专业实践实习教学的力度,让大学生深入生产销售一线,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如何吸收转化书本知识、课堂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可以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寒暑假期间充分利用社会这一大舞台,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这样既可以让大学生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又可以让其了解社会、感悟社会,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編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④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6,330.
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4.
⑦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