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014-04-29 15:31徐艳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创新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传统教育理念束缚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特色不鲜明,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对此,文章梳理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加强专业设置建设、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考试模式等措施。

[关键词]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作者简介]徐艳(1969- ),女,辽宁鞍山人,鞍山师范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调控和统计分析。(辽宁 鞍山  114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第455号立项项目“管理學类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40-02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实质上意味着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特别是随着国家之间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在从注重数量规模到注重内涵建设的转型期,使得不少高校传统、单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每年全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社会,但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比例却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为培养的人才知识贫乏、能力欠缺、创新意识差,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高校只有竭尽全力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我发展的出路。

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资源也实现了优化,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积极经验,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教育理念束缚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育的内涵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和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和批判性思维。当前,不少高校仍然秉承传统的单纯继承性教育理念,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还是考试制度方面,都强调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和继承,把学生作为单纯的知识接收器,置学生于一种被动的顺从地位,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依赖消极惰性心理,形成不敢提出异议、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学习模式。“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否善于思考和质疑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才能的重要尺度,只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才能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形成主动学习的动力,而很多高校教育恰恰不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鼓励创新的机制和校园文化氛围。

2.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特色不鲜明。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存在着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特别强调的是专业,文、理、工划分得非常分明,并且在学科设置方面没有统筹规划,存在明显的趋同性,像会计学、计算机、英语、物流等专业,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既浪费了资源,也失去了学校应有的学科和专业特色,使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学科是大学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基本构建单元,学科的划分对教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负面作用,如我们常常认为一个院系就一定代表一个学科,并将知识分割成一个个狭窄的模块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完整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被割裂。而且近些年,一些高校片面理解社会和市场需求,增设就业面很窄的专业或所谓的“实用学科”,一味追求规模大、学科全。这种认识上的偏颇和设计上的阶段性、随意性明显准备不足,使很多地方性高校学科、专业特色不鲜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被进一步削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知识面狭窄,文化素养与艺术鉴赏力不高,社会责任感欠缺,功利色彩浓厚,综合素质低下,既缺乏就业竞争力,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3.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传承知识,更要创新知识,只有具备创造力的劳动者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个人和社会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其课程的质量及体系的合理性是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突飞猛进,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急剧变革,因此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必然要与时俱进。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连续扩招,对于大多数普通高校来说,不断开发出新的课程其能力确实是有限的。因此,目前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普遍存在必修课所占比例过大、选修课分量不足;重专业知识、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学科之间缺乏融合;课程内容重复陈旧、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等问题。教学上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师机械呆板地教,学生被动地学,严重阻碍了学生对事物全面性的认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总体思路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指出,教育首先是培养人,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与技术,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德国教育之父”洪堡特别强调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反思性”问题,指出必须培养学生对真理与知识永无止境的探求、创造性与不断反思的精神。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和关键因素,如何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新的、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不仅是“十二五”期间质量工程的任务,而且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主要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更新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加强学科融合等多条途径构建一种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是为了适应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未来国际竞争的需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础上提出来的。主要是指通过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主体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潜能的唤醒。它的实质是更加注重人的主体精神,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形势下,高校只有适时改变教育观念,调整优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评价,并使各种要素之间要做到有效衔接,形成自己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才能为社会提供具有敏锐观察力和分析力,善于创造和合理应用新知识与技能的创新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措施

1.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综合国力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而大学阶段正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阶段。创造力不同于智力,它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是有独到见解、有坚强的独立性的、个性完善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判断力的人。人才培养模式中每一个要素的改革都需要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因此,必须全员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注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批判性思维,进而向创造性思维发展。教师的教法必须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教学的实施过程同时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教学境界。

2.加强专业设置建设,科学制订教学计划。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被视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但大学教育肩负着提升国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使命,高校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不能仅仅简单地盯着就业市场,完全围绕市场转。如果高校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地开办所谓的热门专业,其实是一种“自杀行为”。因为一些高校增设的新学科、新专业往往是自己的弱势学科和专业,学生培养数量虽多,质量却得不到保证。因此,对于热门专业,主管部门要适当加以规模控制,同时对于冷门专业要给予政策倾斜,确保冷门专业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需求。高校要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能够有利于优秀生、特长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给学生留有选择余地,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选课,为学生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创造条件。

此外,教学计划中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创新人才培养知识是基础、思想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明确提出,要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规定了不同类型高校实践学分所占的最低比例,提出要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必须要在学校、政府、企业、社会几个方面形成合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考核管理。为提高企事业单位参与实践育人工作的积极性,政府应在税收、保险等政策层面上进行完善,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积极承担实践育人工作的责任。同时,高校也要主动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协商协作,为学生参加实习实训和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实现与企业的互惠互利、共赢发展。

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实施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西方高校非常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允许质疑和批评,鼓励学生创新。所设的课程横跨多个学科,强调科学的广度和深度,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学生可以进行各种尝试,包括失败的尝试,以形成独立发现、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虽然近十多年来在不断改革,但离真正的探究式教学还有差距。很多老师不敢把学习任务放给学生,担心他们完成不了,其实不是他们没有自主学习能力,而是缺乏科学训练。开展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就是打破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聆听、接受、模仿”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真正推向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必须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探索更多的教育智慧。如果教师完全“霸占”课堂,越俎代庖,则难以培养学生形成善于思考、勇于质疑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正如巴班斯基所说,“只有教和学这两个过程在相互联系中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完整的教学过程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大大拓展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其对促进教与学效果的提升作用,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4.改革考试模式,转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课程学习效果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在课程的考核上,以期末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既单一又片面。因为这样的考试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点的考核,而应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仍得不到验证。通常国外高校对学生课程成绩的评定包括日常作业、报告、测验、项目、表演等多种形式。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必须对传统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建立一个真正全面、客观、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评价的方法应该由“一考定全局”的传统终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因为单一的考试模式根本不可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真实能力。在命题时,需要设计考核学生能力的试题,并对部分试题允许有多个答案、多种解释。对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要给予鼓励,使创新的火花得到更好的保护,力争做到评价方式和标准与培养目标和效果相一致。

[参考文献]

[1]吴绍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性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0(2).

[2]张爱萍,郑晓芳,闵伸.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6).

[3]李彩芳,汪春莲.高校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6).

[4]申彩芬,陈娜.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合作經济与科技,2011(6).

[5]吴慧.韩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启示[J].教学研究,2008(6).

[6]朱士中.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0(5).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创新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