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文学与民俗的关系看什刹海的文化传承

2014-04-29 17:10李金张鹏禹秦诗嘉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3期
关键词:什刹海本质特征民间文学

李金 张鹏禹 秦诗嘉

摘 要:民间文学与民俗有密切的互动关系,民俗活动是民间文学的重要表现内容,也是推动其传承和发展的集体活动。元代开发什刹海以来,什刹海经历了多次修缮、破坏、再修缮的过程,这里蕴含了丰富的北京文化,堪称北京的符号。什刹海的文化传承受到此处民间文学、民俗活动的关系的影响。然而,什刹海民间文学的四大特征正在发生改变;民俗活动的变迁使得许多文化现象仅能在历史书中寻到踪迹。在商业化发展的今天,什刹海开发更需要将文化保护和传播作为重要的考量内容。

关键词: 什刹海;民间文学;本质特征;民俗活动;文化传承

指导教师:刘勇(教授)。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3--02

什刹海,又叫积水潭、海子,通常认为这一地区包括西海、前海、后海三片水域,钟楼、鼓楼一带也算在内。什刹海地区既是享誉世界的风景名胜,更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圣地;既蕴含了皇室贵胄的王官文化,又有着下里巴人的市井习俗;既蕴涵了元、清少数民族的特色,又有一脉相承的汉族传统文化;既是作家创作的天堂,又是市井小民生活的乐园。这里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大量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以及终年不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一、什刹海是北京文化的一张名片

1.什刹海的变迁

什刹海的历史要从元朝算起。作为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众多的商船来往于河道上,这里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明代初年定都南京,什刹海的漕运地位受到冲击,失去了航运功能,水域面积大大减少。清代朝廷设立奉宸苑来管理什刹海,私人不得擅自引水。至清末,什刹海地区的文化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建国后,政府曾多次出资整治什刹海。1951年6月,什刹海隔出一片小水域修建了游泳池,供市民消遣。为此,老舍写过《新什刹海》一文对什刹海旧貌变新颜表示由衷的喜悦。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的什刹海,沿岸是鳞次栉比的酒吧,传统风貌面临着传承危机。

2.什刹海的民俗活动

作为北京文化的一张名片,什刹海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民俗活动,包括庙会、上元灯节(元宵灯会)、上巳春禊(农历三月三)、浴佛行像(農历四月一日至捌日为浴佛会)、观荷(六月)、戏水、荷花市场、盂兰盆会(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浴象洗马、祭祀火神、重九登高(农历九月初九)、冰车冰床,以及曲艺鼓书等。

二、什刹海的民间文学及特征变化考察

1.民间文学的概念及特征

民间文学的概念既宏观又具体。万建中(2004)指出,“民间文学是以传统的民间形式展示自己的,它诉诸于口头语言系统,创作和流传都由某一特定的集体共同完成,是一种活态的文学,流传中有变异,变异时有流传。” 概言之:民间文学来源于民众的生活,与民俗活动息息相关。

民间文学从内容到形式所显现出来的自身特点是很多的,但它区别于作家文学的特征是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以及传承性,这四大特征并非一成不变的。我们今天仍然承认这是民间文学最独有的特征。事实上,文学样本形式、传播的环境和途径的改变,正在使民间文学的特征发生改变。

2.什刹海地区民间文学特征的变迁

1“口头性”基本消亡

在民间文学的四个特征当中,口头性是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民间文学产生远远早于纸、笔的产生,甚至早于文字的起源的历史时代。在没有文字载体的时代,人与人之间言语的交流成为民间文学产生和传播的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工具。

口头性的变异最明显。经调查发现,基本没有被访者能说出关于什刹海的故事、传说或者顺口溜、歌谣。祖上十六代都住在什刹海的刘阿姨作为“老北京人”的代表,传递给课题组的信息也十分有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什刹海风貌改变比较大,元朝周边的庙宇和建筑,许多在“文革”中都被毁坏了,以致现在居住在此的人根本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2)生活方式的改变某种程度上使故事传播受到阻碍,这与集体性特征是相通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通讯工具的发展,这间接影响了“面对面”交流。

(3)故事整理和出版的工作使文本固定。书籍出版是为记录民间故事,但文字禁锢了民间文学的自由流变,使得许多民众抱有“故事都在书里,与我无关”的想法。

2“集体性”缺乏广泛参与的民俗活动支撑

民间文学并非一人一时的作品,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劳动中,结合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得到的艺术加工作品。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部分,因此集体创作可以看做是个体创作的集合。民间文学在表演、流传过程中受到集体的影响,集体既是观众、听众,也是创造者。民俗活动是集体创作的重要途径,传统民俗活动的式微,导致民间文学集体性缺乏产生的土壤。

3“传承性”的异化与“变异性”的缺失

传承性与变异性是相辅相成的,在民间文学流传的过程中,民众可以围绕一个“母题”(motif),加入不同元素,创造出自己的版本,这是变异性与传承性的体现。除了特定的民族和文学样式(如史诗),民间文学的传承者可以是任何人。在当代什刹海,人力三轮车夫是重要的传承者。他们经过培训后掌握了相关民俗文化知识,通过生动的语言传递什刹海的各类民俗知识和民间故事,其作用是积极的。不足的是,多数人力车夫是外地打工者(在我们调研的326名人力车夫中,北京人只有2人),他们的讲解缺乏亲身体验,缺少真实情感。以商业目的进行的传播,本身也标志着传承性的异化。此外,统一讲稿禁锢了民间文学的变异性。

三、什刹海的民俗文化保护策略

1.当前什刹海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的困境

什刹海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保护现状并不容乐观。在城市化和全球化等多重发展趋势下,旧城更新运动应运而生。大面积的拆旧建新,损害了历史原真性。市政府一度整顿过什刹海的地区,包括重建荷花市场、整治水系、管理酒吧、发展胡同游等。但近几年,什刹海的商业气息日渐浓厚,著名的“荷花市场”,只剩下一个牌坊。西方的文化、流行文化的传播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都是无法阻挡的潮流,城市的传统文化被兴起的新文化压缩扭曲,什刹海的特色正在悄然消失。

2.什剎海地区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策略

(1)保护建筑街巷和水系

什刹海的胡同四合院是中国古代五大住宅形式之一,也是北京的特色建筑,承载了市民的共同文化记忆,是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来源,也是地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什刹海地区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应最大程度保护这些承载历史文化的建筑物,不能为了商业利益而盲目地拆出,重建,改建,新建等。王府花园、名人故居和寺庙等对于大规模的改造一定要慎重,平时的管理和维护也应该加强。

什刹海能成为京城胜地和它的水系是密切相关,一切民俗和文化的起源都是由水发展来的。禁止排放污水,禁止游客随意扔垃圾等措施必须要贯彻落实,加强管理和监督,不能只是标语或者口号。

(2)积极发展以什刹海特色文化为基础的产业

过分的强调保护地区的传统和文化而没有资金的投入,传统文化也很难维持下去。世界上可以很多像三里屯一样的现代文化场域,但只有一个什刹海,什刹海的发展必须与北京传统文化结合才能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一味地趋同发展,只会使消费者对什刹海文化认同感大大降低。发扬传统特色餐饮业,兴建、恢复一批传统的小酒馆,刻不容缓。

(3)留住什刹海的老居民

人是文化传播的主体,能够使什刹海民俗活动和民间文学保持生命力。因此,在旧城更新和房地产开发中,首先应尽量减少原住居民的流失,控制外来居民进入的数量。从空间上,对居住功能和旅游及商业功能的区域进行区分,控制旅游业和商业深入的程度,尽量降低外来文化对居民生活方式的破坏,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到原住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胡同里的居民生活不便、环境拥挤、水电暖气等现代生活设施落后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旧四合院的改造工程既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更能留住什刹海的原住居民,发挥他们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

(4)宣传和弘扬什刹海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活动

什刹海的旅游宣传书籍有四十多种,但内容大同小异,停留在景点的简要介绍和图片的堆砌,缺乏对什刹海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深入挖掘。大多数旅游者只是走马观花的观光,或者从人力车夫的只言片语中形成简单的印象,很难真正了解什刹海的重要意义。

制作什刹海的历史文化变迁的手册,民俗活动的手册,发放给当地居民和观光的游客。恢复相关民俗活动。比如,什刹海河灯游园会,表演舞蹈、歌曲、口技、相声等;赏荷诗会,吟诗竞答,品尝豌豆黄、宫廷小吃、茶汤等京味小吃;钟鼓楼前恢复旧时说书等活动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5)修建什刹海民俗博物馆展示什刹海文化内涵

博物馆在收藏、保存、展览历史文化产品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什刹海民俗文化的展示应选取其最有代表性的活动,并注意民俗文化的“活态性”。目前北京地区仅有北京民俗博物馆向大家介绍传统民俗文化,这是不够的。什刹海的民俗活动普及度非常低,因此有针对性的修建博物馆对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义重大。

(6)通过文献搜集整理留住什刹海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

在民俗文化保护的过程中,通过文献记录和保存什刹海的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尤为重要,这些传统文化的流失亟需我们进行抢救式的整理。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研究会编写了一套关于什刹海的丛书,包括《什刹海的风俗民情》(成善卿.2008)、《什刹海的寺庙》(王铭珍.2008)、《什刹海的传说和故事》(于永昌.2008)、《什刹海的胡同和四合院》(于永昌.2011)。这些书籍对记录和保护什刹海地区的文化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民俗活动和民间文学不应只是书本里的文字,当前应对什刹海地区的老居民(解放前就居住于此的居民)进行关于民俗活动和民间文学的大规模调查、整理活动。

作为正在申报世界遗产的“京杭大运河”项目的组成部分,什刹海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唯有健康、良性的发展,才能保护老祖宗留下的这块文化宝地。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万建中.民间文学本体特征的再认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6):41-48

[3]张必忠.什刹海的历史变迁[J].北京社会科学.1999(1):97-104

[4]刘一达.走进什刹海[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5]单霁翔.民俗博物馆建设与非物质遗产保护[J].民俗研究.2014(2):46-54

[6]岳永逸.裂变中的口头传承—北京民间文学的传承现状研究[J].民族艺术.2010(1):6-12

[7]陈李健.王燕等.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游览区保护整治与开发规划[J].城市规划.1987(4):31-32

[8]于永昌.什刹海与北京城的中轴线[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

[9]于永昌.什刹海的传说与故事[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10]赵林.什刹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什刹海本质特征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挖掘本质特征 建构核心素养
盯住诗的本质特征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什刹海冰场的味道变了
我们得为属地留下些什么
最美什刹海
什刹海小记
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什么——读《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