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洁
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品德与社会》要求关注每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它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所以,《品德与社会》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平台。
一、积极营造和谐、安全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放松心情
和谐的心理环境是学科渗透的关键。要使课堂气氛和谐宽松,教师要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爱”带进课堂。有了“爱”,师生原先的“我”“你”关系将会置换成“我们”,从而使师生心灵沟通,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烦恼。教师应努力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表现出对教师充满期望和信任感,学生就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个性品质也会发展良好。例如六年级《我的这六年》中,有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介绍自己小学阶段的成长过程。为了让学生乐意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教师先把自己的儿时照片展示出来,有春游合照、毕业照等,边展示边介绍。听后,大家踊跃展示自己的成长足迹。这些回忆也能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乐趣。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并不难,只要教师走进孩子心灵,孩子就会贴近教师。
二、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重组和改选
《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定位于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学,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虽然所有教材都以大多数学生为假想适宜学习对象,但实际上任何一种版本的教材要完全适宜具有不同智力发展水平、情感、生理和社会经验、文化背景等特点的每一个体,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良好情意品质培养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实现传道、授业与育心育德的有机结合,同时适当补充贴近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且直观多样的教学媒体,实现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最优化组织。例如上三年级“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这个学龄阶段的孩子,对于身边为他付出的人,多数只能局限在父母爷爷奶奶身上。为了让孩子们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人为我们劳动着,我事先录好了一段“上学路上”的录像。在上学路上,人来人往中,孩子们看到: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忙碌着,有开公交车的司机、卖包子的阿姨、清扫垃圾的环卫工人等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通过课堂中的讨论,更多的孩子意识到社会大家庭缺少不了各行各业。在课后,我又布置了“我当爸爸(妈妈)”活动,让孩子们在周末体验父母的辛劳。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身边这些劳动者为我们带来的方便,更让他们学会了感恩,珍惜大家的劳动成果。
三、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
教学评价主要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评价行为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从学生来看,主要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自尊态度,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能力水平上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尽可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尊重的态度与人格特征。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及其自我评价的地位和作用,要随时消除对学生的片面认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对自己满怀热情和寄予希望的。所以,正确、有效地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记得五年级“怎样与人相处”这一课,其中有一个“赞美他人”的环节,让学生发现身边人的优点。课堂上,我组织了“夸夸他”这一活动,将身边你所发现的某位同学的优点写在纸条上。在第一轮的活动中,班上几位优等生成了大家夸的重点,似乎活动成了这几位同學的表彰大会。活动进行了一半,我说了这么一句话:“看来,同学们的放大镜倍数还不够高,你们看到的与大家看到的似乎都一样,难道我们身边就只有这几位同学值得我们夸吗?”不少同学在我的提醒后重新递上了纸条,有一位同学写道:“K同学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虽然他学习不是很优秀,但他每次遇到不会的题目总会主动问老师,他上课从不破坏班级纪律,热心为班级做事。这是我身上没有的优点。”K同学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孩子,学习不优秀但很善良。在听到比他学习优秀的同学的话后,他激动得哭了,他告诉我们这是在他几年学习中第一次听到有同学这样表扬他。是啊,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多多给予学生肯定,相信他们能更自信、更阳光。
四、运用个体差异教育,调节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心态
教育心理学认为,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个性分为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的个别差异就是人的个性差异。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常常表现为文化知识的差异、性格特征的差异。针对学生各自不同的心理差异,教师必须时刻注意不同层面学生的心理状态,设计不同弹性的练习题,精心设计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在五年级下册有这么一课“家里的烦人事”,其中第二部分涉及离婚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授课前,我先从班主任处了解了班级里离异家庭的比例,大概了解了他们目前的生活环境。在教学中,为了让大家直视这些特别话题,可以课文中“离异父亲”“离异母亲”给孩子的信作为导入,听听他们从信中读懂了什么。之后,又开展了“我是凝聚剂”“我为家庭献一份爱”的讨论活动。活动中,学生想出了许多解决家庭矛盾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注意离异家庭孩子的情绪,不刻意地注视或直接向他们提问,以免对这些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在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展现每个学生的人格优势。教学过程以学生心理活动为基础,它包括以知识为基础的认识过程和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情感心理过程。教学中,应使两者互相促进、和谐统一,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江苏省昆山市朝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