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和干预措施

2014-04-29 09:50欧春月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干预措施护理

欧春月

【摘要】:目的:了解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探讨其防范对策。避免或减少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事件的发生。方法:应用根本原因分析对手术室临床工作中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针对护理弱点制定安全干预策略。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分类列出、对症解决。结论: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大大地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也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安全质量的意识。加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保证全程、全员、全面质量管理方案的良好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

【关键词】护理;原因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07-01

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指患者在手术室内不给患者造成意外的伤害,根据不安全因素种类 ,采取的各种安全措施。包括有医护人员的医德教育、工作技术提高等,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及实施护理。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并处理之。确保病人在治疗和康复中都获得身心安全。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已成为病人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我科根据原因分析对临床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失误中找出弱点加以纠正,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发生的38例手术室护理缺陷,在每例缺陷发生后,要求护理人员在24小时内用文字描述整个缺陷事件的详细过程,护理部组织人员进行相关调查并找出缺陷护理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1.2 方法 采用原因分析,分析前的情况简述,相关资料包括人员、记录、设备、地点,包括现场人员、观察资料、物证及书面文件证明。叙述事情的发生进展经过找出原因,描述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判断造成事件的护理程序、执行过程是否与设计相一致,评估设计的操作程序,列举事件的人为或非人为原因,针对原因做出及时的介入措施。确认原因,列出与事件相关的组织、人力、环境设备管理、资讯管理、组织领导及沟通等,并从中筛选出根本原因,确认原因之间的联系。制定和执行改进计划。

2结果

对存在原因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其中教育培训因素12例,沟通因素11例,工作任务因素6例,组织管理因素5例,环境设备因素4例。

3讨论

根据原因进行回顾性失误分析,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的表面现象。包括确定和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并制定问题预防措施。在组织管理方面,原因分析能够帮助利益相关者发现组织问题的症结,并找出根本的解决方案,找到根本原因后,进行评估改变原因的最佳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已找出的每一个原因都要进行评估,给出改正的办法,将有助于整体改善和提高。采取正确的行动,这样才有利于医疗护理安全从源头抓起。

3.1 教育培训因素是最常见的原因

新进护士接受培训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互动的体验、体会和提升的过程。目前医疗单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安全意识观念的缺乏,缺少正确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缺少相应的培训,如毒麻精神药品的使用管理、新药配伍禁忌、相应专科理论、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专科应急处理能力及预防病人坠床跌倒、手术病人安全核查、手术病人风险评估等有关知识的宣教。这些护理缺陷的发生与缺乏相应的培训有关。

3.2沟通因素

主要发生在术前访视病人、术后随访、接送病人交接、手术中各种设备仪器使用注意事项的告知、各项操作前告知、各种知情同意书的签名解释等方面,因与病人沟通不足,专业术语过多,导致手术病人不理解,引发缺陷特别是老年人认为护士的态度、技术和时间是影响沟通的主要因素。护士认为老年手术病人的沟通能力、文化程度及自身的沟通经验是影响沟通的主要因素。另外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也存在问题,急诊手术电话通知出错,口头医嘱执行错误等,从而说明医务人员专业术语以及技术覆盖性差,医疗知识涵盖范围小。

3.3 工作任务因素

包括工作负荷、人员数量、人员结构等因素,因手术病人多,护理人员少,在工作量大时,人为的或非人为的因素在手术过程中发生错误率高。夜间值班人员少,手术病人病情紧急,抢救几率高,加之夜间工作疲劳,也易发生差错。

3.4 组织管理因素

包括手术室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组织结构等,分析发现,工作流程有问题,如择期手术病人的术前访视不及时到位、术后随访工作做得不认真仔细、手术病人交接程序、标本送检制度等。

3.5 环境设备因素

包括设备、布局等,环境因素有多种类型,应根据组织的特点加以识别。确定环境因素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由于组织的活动有许多对环境产生有益影响或有害影响的因素,将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产生的影响,识别后评估重大环境因素,提出控制的办法并付诸实施,一个组织欲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必须以识别重大环境因素,消除对环境有害因素为目的,由此而确定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采用相应的管理手段。应当认识到对象的重要环节。如果一个组织的环境因素尚未搞清,建立环境管理體系则没有明确管理目标,在医疗单位因无床栏、卫生设施欠妥、微量泵故障、麻醉机故障等原因引发缺陷。

4 干预措施

4.1 加强全方位教育培训

.重视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提高科室全体员工素质。由于手术技术不断向更细微、更复杂方向发展,各种新器械层出不穷,以及无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等原因,促使护理人员专科技术向更专业化或一专多能方向发展,护士配合手术的方式已从过去的随意性全面参与型向专科性定人参与型转变,以适应外科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护士精通护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各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才能有效地保证护理安全,预防差错事故。全面抓好护理业务质量,科室专人负责教学管理,制定各级护士培训计划,新难复杂手术参加术前讨论,鼓励护士参与各种学历教育。加强物业公司员工培训,要求公司先进行工人培训,进入手术室后指派专人带班工作至能独立值班为止,护士长定期召开护士会,强调服务态度,接送病人安全管理程序,接电话礼仪等培训,全面提高科室全体员工整体素质。

4.2 注重护患沟通及工作人员间的交流

加强医护沟通与合作,营造安全护理文化。手术室是医院中进行多科协作、集中治疗的一个特殊科室。由于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来自于各个科室,且人数众多,各科室各类人员之间的协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不但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影响工作人员情绪和团队士气,最终会影响到我们共同的服务对象—手术病人。安全行为是一个机构的社会信仰及对安全的态度所影响的。而这些信仰和态度可约束从业者的思想和行为,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我们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管理思路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即在日常工作中着力培养和影响对安全护理的信念和态度,以促使安全护理行为的养成。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强调安全护理既是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是护理道德的基本要求。加强相互间的信息沟通,鼓励医护之间、护士之间的团队协作,调控负责情绪,唤起有意注意。

4.3 营造良好的护理工作氛围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减轻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加强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实行弹性排班制,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根据手术情况要求,安排人员,进行合理搭配、调整,休息人员随叫随到,减少护士过度超时工作负荷。

4.4 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管理制度

护理管理人员应着重加强护理工作各环节的管理,熟悉各类制度和流程、标准化关键程序。特别是直接引发医疗事故发生的一线环节。如:

4.4.1 术前1日访视病人时,详细察看病人的资料,确定手术部位,术日晨巡回护士再次詳细核对手腕带及(三方:患者、病历、通知单)姓名、床号、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所带物品(X线片、CT片)。手术医生上台前再次查对,和巡回护士一同确认手术部位,尤其是对称性的器官(左或右侧)。在醒目的地方贴上警示语,提醒医生和护士要认真查对手术部位。

4.4.2 严格执行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对手术室的重点制度如查对制度、物品清点制度、交接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标本管理制度及各级人员职责等,要求认真学习执行,做到一丝不苟,杜绝违规操作。外来器械的管理,手术室护士要认真清点检查,确保完整性和正常使用。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监督检查作用,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全面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加强对一些易出差错的环节、易出差错的人检查,在检查中做到奖赏分明,使护士的行为有规范、工作有标准、评价有依据,使护理安全得到保证。

4.4.3 制定防压疮措施:术前访视评估手术病人,根据《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病人发生压疮的几率,尤其是对手术时间长,病人自身条件差的手术病人应采取有效的防压疮措施,如采用海绵垫或手术体位垫。同时,加强术中的巡视、观察,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受压部位。定期组织新上岗护士学习掌握手术体位的摆放方法,注意事项,手术体位的摆放目标是:让患者感觉舒适。

4.4.4 标本管理存放送检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器械护士妥善保管手术取下的标本,术毕督促主管医生填写申请单并与标本核对,尤其是小标本确认是否保存,不能随便丢弃,巡回护士将标本放于标本袋中,及时用10%甲醛固定并登记。送检标本时,三方查对(病理单、标本、标本登记本),专人送检标本,送检人员送至病理科与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签字。术中冰冻切片标本,巡回护士在标本袋上贴上标签,注明科室、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集部位,防止出错。

4.4.5 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应采用保温措施〔2〕:术中注意监测体温,维持体温在36℃以上,维持室温在22~24℃。术前皮肤消毒,控制室内温度;术中采用保暖措施(如暖水袋、保温毯或压力气体加温盖被等);术中体腔冲洗时,应注意将冲洗液加温至37℃左右;术中可采用加温设备对输入体内的液体加温至37℃,预防低体温发生。

4.4.6 强化手术室护士法律知识的学习,依法行事,在维护患者权力的同时,学会用法律约束自己,保护自己,把法律作为工作责任,确保护理安全。护士正确认真、客观真实地填写术中护理记录单,详细填写与患者有关的信息资料,包括入室前的一般资料、手术区备皮、手术时间、手术名称、术中输血输液、手术者、麻醉者及麻醉方式,使用止血带的压力及时间等应与麻醉记录单相吻合一致,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4.4.7 积极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外;还要对新开展的手术,组织学习并参加外科术前讨论,了解手术配合要求,适应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强对新仪器、新设备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专科理论技能及应急能力。重新修订护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对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分析手术室现有和潜在不安全的护理问题,重新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加强护士素质教育,重视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

4.4.8 成立科室质控小组,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分析护理过程和环节,评价、监测护理安全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寻找护理安全隐患,寻找改进的机会与环节,制定预防措施与纠正措施,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查找原因,寻求对策,然后形成制度。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针对安全隐患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明确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加强安全质量教育,增强护士法律观念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因此,在每一个护理工作中重视细节管理,严抓护理质量,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尽量减少或避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高效的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兰 郭灵丽.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的探讨[J]。临床护理。2009.11(3)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管理干预措施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9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分析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义探析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