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静脉穿刺拔针按压方法的观察分析

2014-04-29 07:04揭川玲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静脉输液

揭川玲

【摘 要】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部位及按压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静脉输液的358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采用"两眼"顺式按压法(顺着进针点和血管壁针眼形成两个针眼);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结果:按压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35%,对照组为78.41%。结论:"两眼"顺式按压法能有效预防皮下淤血的发生,效果满意。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按压 皮下淤血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374-02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病人静脉穿刺拔针后需要按压,而病人或其家属人员不懂解剖学原理,往往不能正确按压,因按压时部位不够准确而造成静脉出血和局部瘀血。凝血机制异常、血管脆性增加、用抗凝药物者静脉穿刺拔针后更易发生穿刺部位出血和局部淤血。而这些病人往往需要长期输液、多次抽血,静脉是病人的生命线,保护好静脉显得特别重要。为了提高基础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本文对静脉穿刺拔针“两眼”顺式按压法和传统按压法进行对照研究,对358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进行不同的效果观察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3月中旬浅静脉穿刺患者358例,观察对象凝血功能和血常规检查均正常,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82例,其中男93例,女89例,平均年龄为(47±2)岁,对照组176例,男96例,女80例,平均年龄为(49±2)岁,比较2组患者在拔针后用不同的方法,按压针眼局部淤血和感觉情况

病例入组标准:(1)意识清楚、反应灵敏、正确配合者;(2)静脉穿刺部位为手背或脚背,穿刺一次成功,输液过程无渗漏;(3)小儿须生长发育正常,并有家属陪同。按压时间均为4~5min。输液器均为浙江京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5,1/2和7号头皮针,5,1/2号头皮针长2.0cm,7号头皮针长2.5cm。针眼覆盖敷贴统一采用杭州金利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医用输液贴

2 方法

2.1 将准备输液的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两眼”顺式按压法:即同时按压皮肤针眼和血管壁针眼。患者静脉输液结束时,护士先关闭流量调节器,左手固定针柄,右手取下穿刺部位固定针头的输液贴,保留带有小纱布块的一条,左手将进针部位的皮肤向下绷紧,右手姆、食指持针柄快速拔出针头,拔针后,立即嘱患者用对侧大姆指顺着进针和血管走向,按压皮肤针眼及针眼上方2cm范围血管针眼处,使皮肤针眼和血管壁针眼同时按压,输液部位举高;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按压,即护士用上述方法快速拔出针头后,嘱患者用对侧拇指常规按压血管纵向按压,按压力中等并同时高举上肢

2.2 效果评定方法。有指定护士观察按压后局部有无淤血。没有淤血为无(有效);有淤血的为无效

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软件分析处理

3 结果

3.1 358例临床患者2种按压方法总有效率比较(见表1)

3.2 358例临床患者2种按压方法皮下淤血情况比较(见表2)

以ν=1查χ2界值表得ρ<0.005。按α=0.05水准,拒绝Η0,接受Η1,可以认为两组按压方法皮下淤血总体有效率不等,即可认为观察组按压方法预防皮下淤血有效高于对照组的按压方法预防皮下淤血

4 讨论

4.1 改变按压部位的面积。传统按压法只强调按压皮肤上所见针眼,很少有人注意到血管壁上针眼,只按压进针部位面积较少,稍不注意移动一下位置即可能出现偏差,表面虽然按压了,但血管壁针眼有可能按压不到位,造成皮下淤血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如果采用“两眼”顺式按压法进行按压,按压面积相对增大,不仅按压了皮肤穿刺点,而且按压了血管壁上的穿刺点,所以能有效地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

4.2 保护穿刺部位的静脉。目的是为了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确保长期输液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浅表静脉穿刺时,充分暴露静脉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时患者不宜用力握紧拳,否则静脉血管易受周围组织压力的影响,肌肉收缩,使肌肉间的静脉受压,静脉血管被压扁,穿刺时针尖易穿刺透血管造成渗漏;静脉穿刺时要有计划地利用浅表静脉,应从远端开始,循序渐进更换输液部位。静脉穿刺时不宜拍打静脉,特别对一些毛细血管脆性大或伴有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拍打有可能引起皮下出血。静脉穿刺时针尖与皮肤呈35~45度在静脉上方进针,针尖穿过皮肤后直接刺入静脉,这样缩短了皮肤针眼与血管壁针眼之间的长度距离,并能降低拔针后皮下淤血的发生率。确保针头在血管内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进入静脉的针头长度,过长易刺激血管透血管壁引起皮下淤血;静脉穿刺完毕将针柄固定后(固定针管时需将其避开针头及血管走向),沿顺时针方向行环绕后,再将敷贴固定即可,这样可避免因固定针头不妥致穿破血管引起皮下出血;拔針后按压的同时抬高输液侧肢体40~60min,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因输液时间过长引起的不适,同时减少皮下淤血发生的几率

4.3 加强宣传教育。临床中皮下淤血时常发生,平时医护人员只嘱咐患者按压针眼,具体按到什么位置、按压多长时间很少有人注意,大多数患者输液完毕多急于离开,较少注意按压时间是否充足,所以要教会患者增加按压面积,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都要同时按压,防止皮下淤血。基于以上现象,我们研究自制了《静脉输液保护温馨小卡片》。内容:(1)输液拔针后按压皮肤针眼及上方2cm处,按压时间≥4-5min;(2)若偶有皮下淤血,24小时后可有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严重时还可用50%硫酸镁湿敷;(3)做好输液各项准备工作,以免输液时活动造成渗漏;(4)输液前先热敷手背,或采用用力的反复握拳运动,可明显改善静脉的充盈度,使血管充盈利于穿刺。将卡片发放到每位患者手中,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保护静脉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主动配合,融洽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基础护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84-303

[2]徐大秘.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健康必读 , 2011, ( 7 ) : 68

[3] 李玲. 一次性输液贴在固定小儿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比较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 ( 12 ):45

[4] 雷书琼 . 留置针与采血的并用 . 现代护理报 , 2009-7-6

猜你喜欢
静脉输液
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探讨
两种静脉输液器在临床应用中的对比分析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小儿静脉输液护理心得
输液两种插皮条排气流程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