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倩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让学生融入到教学中来,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助教利用其积极,投入,热情等优势,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与学;助教;重要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扮演着主要角色:教师讲,学生听。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前进,教学模式逐渐从传统转为特色。在课堂中,教师越来越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作为教师的小帮手,学生助教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早晚自习
对于学习语言的学生而言,学习过程是非常辛苦的。而早晚自习是很有必要的。早晨是学语言的最佳时间,在早自习中,可以让助教组织学生进行早读,背诵单词与句子,预习课堂上将要讲解的知识点。这样,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更能接受和消化。在晚自习中,经过一天的学习,加上老师扩充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花大量课后时间来巩固消化。有些老师认为,在晚自习时可让学生助教补充一些简单的知识,而如果晚自习的时候,让助教再讲一些简单知识点,学生可能会产生情绪,也会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老师所讲的内容。晚自习的时间,是最好的复习时间,可以及时的掌握当天的内容。所以,结合两方面的考虑,我认为,老师和助教,可以组成一个团队,利用晚自习时间,共同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知识点。采取针对性的答疑方式,有问题举手,单独解答。这样,也能很好的培养助教的帮助精神。作为一所独立院校的教师,经过四年的教学以及平时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我认为独立学院的学生最缺乏的就是自学能力。因此,通过助教带动并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不仅锻炼了助教的组织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协助教师
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助教可协助教师批改一部分学生作业。并且与老师沟通交流每份作业的不足之处。因为作业能够很好的反映出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只有老师掌握了每份作业不足之处,才能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并且在批改完作业以后,让助教把学习较差的学生所犯的简单错误罗列出来,让他们自主安排时间给成绩差的这些学生讲解其所犯得简单错误。而对于多数学生犯的错误,由老师在课堂上再次讲解直到每位学生明白为止。
另外,还可让助教参与部分课件的制作。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其学习的方法。制作课件要建立在真正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这样不仅锻炼了助教的自学能力,还使其能感染每一位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除了让助教参与课件、协助老师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外,还可以让助教充当心理委员的角色,负责与每位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学习状态。然后以寝室为单位,协调同寝室各成员的课余空闲时间,随后告知老师,使老师在预定的时间,深入寝室,单独辅导。
三、协助课堂教学
对于课堂教学,可以选取一些简单的章节,让助教负责讲单词部分。因为单词的讲解需要判断哪些单词是重点词汇,并且查字典,然后归纳总结。这样可以锻炼助教的教学能力。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增加其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加强他们对知识的吸收。这个方法的收效十分显著,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经过助教的讲解,老师再对其所讲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归纳。尤其是在大一阶段,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时机。根据教学经验,大一新生刚参加完高考,对于大学的憧憬是多姿多彩的。然而一开始接触一门陌生的语言,并且较难,就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甚至是厌学,从而放弃。教师和助教多与学生交流,助教协助教师用适当的方式管理课堂,例如做一些小游戏,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寓教于乐,对初学者是一个较好的教学方式。既摒弃了枯燥乏味的语音知识,又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一点思考
另外,助教负责搜集学生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老师反映。每周组织助教开2—3次小会,讨论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例如,通过助教组织,让学生组成一带一或者一带多的学习小组,让成绩稍好的同学在课下为别的同学解答部分问题,互相监督学习,这样一来不仅提高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还能把不理解的知识点汇总讲解节约上课时间。
最后,通常在助教的选拔规则中,一般是学习优异者优先考虑。我认为这稍微欠妥。因为平时在私底下与成绩较差的学生交流时,他们多数都十分想当助教,但因为成绩差而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参与竞争。我认为在助教评选中,应做适当的改革,鼓励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参与进来。这样会让他们产生一种被认同感,也许能更好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快的进步。
方法不是唯一的,我始终觉得鲁迅先生说的那句话很实用:“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教学上没有墨守的陈规,都是每一位前人探索后留下的经验,只要我们用心去走认真去思考探索,我们也会走出一条路,成为后人的前人。改革就要创新,要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能够继续探索正确的最佳捷径,能让我的学生走的更顺利。孙中山先生那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是永不过时的,因为我们需要做的,永远还有很多。(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外国语系)
参考文献:
[1]徐奉臻,《教学改革:理念创新与模式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柯佑祥,《民办高校定位、特色与发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3]尹庆民,《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创新与实践》,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4]张楚廷,《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5]周延波,王正洪,《高校创新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6]王守仁,王海啸,《大学外语教學改革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