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梅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3年8月于本院治疗的12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例,对比组6例。对比组患者予以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120min出血量平均为(65.4±36.5)mL,对比组平均为(163.1±64.7)mL,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比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中输血量,以及产褥感染几率等,均明显少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进而获得满意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剖宫产;术中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1.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153-02
近年来,选择剖宫产的产妇人数不断增加,其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发生几率也不断上升,呈逐年增加趋势[1]。在手术的过程中,对产妇进行早期判断,以及所采取的处理措施,与产妇的生育功能,以及子宫保留等,均可造成直接的影响[2]。为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患者获得确切疗效,本文将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于本院的12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讨论,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组12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各6例。观察组6例患者中,3例为经产妇,3例为初产妇,患者的年龄为22.6~38.7岁,平均年龄为(27.3±4.2)岁;对比组6例患者中,2例为经产妇,4例为初产妇,患者的年龄为21.5~39.2岁,平均年龄为(25.7±3.3)岁。12例患者在术前检查结果中全部为单胎,并且患者的肝肾心肺功能均为正常,无凝血功能异常,以及生殖器官畸形者。剖宫产指征为巨大儿、疤痕子宫、臀位、胎儿宫内窘迫、头位难产、社会因素等。两组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孕周以及生产经历等均无明显差异,以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很好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组6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给予传统方法治疗,即对患者的子宫进行按摩;静滴缩宫素,在患者的子宫肌层,注入缩宫素;舌下含服米索,在患者的宫腔之内,采用特制的无菌不脱棉纱布条进行填塞宫腔;在患者的宫颈口,留置无菌纱布。在确定患者没有活动性出血现象发生之后,进行常规缝合切口,在必要的情况下,对患者子宫上行支动脉,进行结扎,一般情况下填塞的纱条于24小时后取出。
观察组6例患者采用纱布垫压迫、按摩子宫、药物治疗,观察10-20分钟均无效,立即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即将患者的子宫,托出至腹腔之外后对子宫宫体,采用双手进行挤按压,以对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掌握。在进行挤压之后,如果浑浊的子宫出血量降低,那么提示成功概率较高,則可采用1-0号可吸收线,从患者子宫的下缘切口部位,在右边中外1/3,交接点边缘之下,约20mm的部位,开始进针。注意应将患者的子宫下段,进行全层穿透。穿透之后,在相对应的上缘切口部位,开始出针。将缝线拉至宫体前壁的部位,在其右边的位置,距离患者宫角30mm的部位,将缝线绕至患者的子后壁,右边部位的子宫骶韧带处,在患者子宫下段切口,大约水平位置之处,进行由右至左进出针,注意患者的子宫全层应被穿透。在相对应的子宫左边部位,采用相同的缝合方式进行缝合。在患者左边下缘切口部位,于其相对位置进行出针。缝合完毕之后,应对患者的子宫,再次进行用力的挤按压,由助手进行协助,同时,对缝线的两端,进行渐进性缓慢的拉紧之后,将缝线打结。打结之后可以看见患者的子宫宫体体积缩小,并且呈纵向压缩状。子宫切口连续贯穿缝合一层,观察10-15分钟,确认子宫色泽转为红润,收缩变硬,阴道流血渐止,生命体征平稳,方可关腹。
1.3统计学方法
对于组间数据对比,我院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数,以及产褥感染率和术中输血数均明显少于对比组,均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子宫背带缝合术通常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之中,即用于产妇胎盘娩出之后,有子宫收缩乏力现象发生,并且经按摩子宫,以及予以宫缩剂之后,未达到止血效果,仍然有出血的患者。也可将其称为B-Lynch缝合术[3]。子宫背带缝合术属于新型缝合法之一[4],其可对剖宫产术中出血进行有效的控制。子宫背带缝合术的原理,为缝线纵向机械性的,对患者子宫平滑肌,进行压迫,并对患者子宫壁的弓状血管,进行挤压,进而有效减缓子宫血供,直到子宫出血停止为止。同时,由于患者子宫呈纵向压缩的状态,通过对患者子宫肌壁间的血管,进行挤压之后,可关闭血窦,进而使子宫停止出血[5]。在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经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其在术后120min和0.5d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比组(P<0.05),并且与相关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数据基本一致[6]。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产褥感染率等均明显少于对比组(P<0.05),由此可见,在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产褥感染几率等,进而使患者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增加对医院整体的满意程度,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惠霞.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2011,07(11):79-80.
[2] 李四维,李彦曦,江琳等.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J].西南军医,2011,13(6):1032-1033.
[3] 胡少仪,胡巧桃.子宫背带缝合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75-176.
[4] 罗晓华,杨培峰.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与宫腔纱条填塞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2,31(11):92-92.
[5] 陈丽莹.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10):794-795.
[6] 林开枝,王依静.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31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