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与全切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2014-04-29 23:05朴正国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全切术

朴正国

【摘 要】 目的:分析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与全切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74例腮腺浅叶肿瘤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治疗,给予B组患者全切术治疗,对比A、B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在涎瘘与肿瘤复发两方面,A、B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在术侧唾液腺分泌功能、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暂时性面瘫方面,A、B两组相比,A组效果优于B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治疗方式对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优势更为突出,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 全切术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 R739.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104-01

我院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74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分别采用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以及全切术两种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现对其进行分析与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74例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男43例,女31例,年龄12~79岁,平均年龄(49.87±6.78)岁。患者中腺淋巴瘤21例,多形性腺瘤39例,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5例,肌上皮瘤3例,嗜酸性细胞腺瘤6例。按就诊时间,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A组患者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治疗,具体实施过程:根据患者肿瘤位置选择切口,肿瘤位置在腮腺浅叶前部的,采用“S”形切口,肿瘤所处位置在腮腺浅叶后部的则应考虑肿瘤的具体部位和大小,采用下颌后或耳屏前或是“S”形切口。对肿瘤所处部位的面神经分支进行解剖,切除位于肿瘤边缘的腮腺浅叶,范围应小于1cm,且保留腮腺总导管。

给予B组患者全切术治疗,具体实施过程:采用“S”形切口,并根据肿瘤所处位置,采用顺向或逆向对面神经分支进行解剖,保证完整切除腮腺浅叶以及肿瘤等。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随访[1]。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涎瘘、手术侧唾液腺分泌功能、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暂时性面瘫等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表示,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用X2对组间比较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在涎瘘与肿瘤复发两方面,A、B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在术侧唾液腺分泌功能、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暂时性面瘫方面,A、B两组相比,A组效果优于B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腮腺是人体最大的一对唾液腺,其位于人体两侧面颊靠近耳垂的地方。腮腺分浅叶与深叶,两者之间穿行着支配人体面部肌肉活动的面神经及其分支。对于腮腺肿瘤来说,治疗方式已经由原来的腮腺及肿瘤全切除术发展成为当今的解剖并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前者的缺点是面部的凹陷畸形及个别患者出现味汗综合症,而后者与前者相比不仅在肿瘤的复发率没有明显的差异,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患者面部的美观性,降低或避免了出现味汗综合症而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患者仅在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腮腺肿瘤中70%为良性肿瘤,且以发生在浅叶较多,患者用手触摸肿块,手感柔软,边界清晰,而恶性肿瘤则摸之较硬,且伴有疼痛等症状[3]。对于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来说,我国一般应用两种治疗方式: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与全切术。目前,医学界中对于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治疗方式存在诸多质疑,其中主要包括肿瘤的切除范围、面神经的安全边界等。由于多数患者腮腺浅叶肿瘤所处位置的深面均与面神经总干、颈面干以及颞面干相距较近,因此对于肿瘤摘除来说,安全边界严重不明[4]。

在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充分表明,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与全切术在涎瘘与肿瘤复发两方面差异不明显,充分证明两种治疗效果没有差异。但对于术侧唾液腺分泌功能、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暂时性面瘫来说,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的术式,其治疗效果更佳,更能适应人们对功能与美观的追求。因此相对而言,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治疗方式更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瑞林,陈哲,徐艳红,李文.腮腺浅叶部分切除与全切术治疗浅叶良性肿瘤的比较研究[J].四川医学,2010,31(2):192-193.

[2]景蔚.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592-593.

[3]邱建平,郭爱军,谢乐.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2):3771-3772.

[4]罗洪.2种手术方法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比较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20):7-9.

猜你喜欢
全切术
硒酵母片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全切术后患者TgAb、Tg的影响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研究进展
探讨全切与次全切术治疗幕上胶质瘤伴癫痫临床效果比较
保留部分腮腺浅叶腺体与全切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甲状腺结节实施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的疗效评估
全切与次全切术治疗幕上胶质瘤伴癫痫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术治疗与近全切术的临床效果对比
儿童颅咽管瘤全切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甲状腺全切术和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占位病变术后并发症临床观察
全切术与次全切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