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菲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2--02
鹿在古代数量众多,人们生活对于鹿的依存程度之大远远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它可以称得上是与人类衣食住行密不可分的动物。春秋地名中有很多是与鹿相关的,其中有“五鹿”“鹿上”等。日本也有过叫“胜鹿[1]”的地方。此外,与鹿相关的成语更是耳熟能详,如群雄逐鹿、指鹿为马、逐鹿中原、鹿死谁手、标枝野鹿、鹿皮苍璧等。“鹿”字成语数量之多也表明了鹿与人们生产生活曾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东亚地区产生了鹿崇拜现象。本文将对东亚的鹿崇拜现象展开分析和论证。
第一章 鹿崇拜的产生
鹿在日本是一种相当古老的动物,鹿在日本出现的历史要追溯到大约四万年前的“最终冰期”时代。那时候,在日本本州岛以南就已经有来自南方的日本纳玛象、大角鹿、野牛等动物繁衍生息。猛犸、驼鹿、棕熊等动物也开始沿着日本列岛从北海道踏上南下迁徙之路。猛犸、驼鹿、棕熊等动物皆为大型动物,是适合狩猎的对象。人们可以猎捕这些动物满足食物所需。正是因为有了食物上的保障,旧石器时代人才开始在日本列岛全境生活。这时的日本正处于岩宿时代[2]。
早在人类大规模驯化饲养家畜之前,鹿便已经成为原始人的食物来源之一。鹿也是人们的重要狩猎对象之一,在“物竞天择、使者生存”的恶劣环境之下,要想生活下去就必须掌握狩猎技巧。对正处于原始狩猎阶段的人类来说,若想获取食物,狩猎作为不可被忽视的重要谋生手段之一,考验着人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但对于仍处于生产技术相当落后的远古时期的人类来讲,要想单凭简单的狩猎工具以及合作精神来捕获猎物的话,成功率往往很低。原始狩猎难度之大远远超出现代人的想象,因而捕获鹿也绝非易事。人们在失败中渐渐意识到要想提高捕鹿的成功率不但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还要掌握一定的狩猎技巧。
在原始狩猎中通过伪装猎获鹿时,先人们认为这是由于鹿神的保佑。在古代,随着鹿神崇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鹿不仅被视作具有神力,还被看做神的使者。神的使者承担着通天的作用,即神和人的纽带。
日本是一个信奉动物灵魂的国家,特别是在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中动物神也占有一席之地。在原始宗教与自然崇拜思想的共同影响下,产生了日本特有宗教形式——的神道教。在神道教体系中,神有众多的表现形式。在日本有八百万神的说法,足见其数量之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动物的形象,如“狐狸”“鹿”“鸟”等等。在日语的发音当中,狼被读作“おおかみ”,而神在日语中的发音即为“かみ”,而“おお”是大的意思,因而狼在日语中有“大神”的意思。除了狼神信仰之外,日本的动物神还有多种表现。去过日本神社的人应该都知道,日本神社中供奉着许多的动物形象,其中就包括鹿,这也是日本动物神信仰的表现之一,即鹿在日本被视为神灵。宫家准认为动物作为神的表现形式,有时作为神的使者出现,在一些特定的神社中,神的使者也是一定的,如八幡神社的鸠、春日大社的鹿。[3]鹿即為沟通神与人的使者,自然也具有沟通天地的能力。不光在日本鹿是神的使者,在中国鹿同样被人们看做沟通天地的使者。秦人便是如此。据相关研究可知,先秦时人们还把鹿作为牺牲用于祭祀祖先和祭神[4],选择鹿作为祭品也是出于鹿具有神力,可以向祖先和神灵传达自己的想法,祈求祖先和神灵们的保佑。此外,秦人的鹿崇拜信仰在十二生肖、建筑艺术、文学作品等方面都有所表现。
第二章 鹿崇拜与宗教活动
古代重要的祭祀活动包括占卜与祭祀。二者皆与鹿崇拜相关。本章把鹿崇拜与宗教祭祀分为鹿崇拜与祭祀以及鹿崇拜与占卜两个部分展开分析。
首先,鹿崇拜与祭祀活动具有内在关联。与鹿崇拜相关的祭祀活动又可以分为农耕祭祀与狩猎祭祀两类。农耕祭祀活动比狩猎祭祀活动出现晚,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之后才开始的。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有些至今仍保留了狩猎祭祀的方式。例如,基诺族祭祀山神的仪式往往是在猎捕到鹿时进行的。在原始自然崇拜体系中,山神崇拜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认为在山中住着数目众多的神灵,后来逐渐何为一体,演变成山神这种单一的称为。除中国外,古代朝鲜、日本都有山神信仰。这种信仰还存在于其他国家。基诺族的狩猎祭祀体现了山神崇拜与鹿崇拜的结合。
除狩猎祭祀外,鹿崇拜现象还体现于农业祭祀当中。自然界存在着不可预见性,而农作物的生长又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心理促使人们谋求自然神灵的保佑。为此,农业祭祀活动也成为先人们的重要祭祀活动之一。有关这种农业祭祀的相关场景曾被描绘于日本的铜铎当中。作为铜铎最为广泛采用的绘画题材,鹿可以被看成是与铜铎用途息息相关的兽类。[5]铜铎上所描绘的图案被认为可以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写照。相传出土于香川县的大桥铜铎便是其典型代表。大桥铜铎上的绘画图案被普遍认为是一组描绘弥生社会本质的绘画符号。学术界对于铜铎绘画内容所表现的深层思想含义的看法存在一定分歧,但近年对于其绘画目的进行了总结。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小林行雄对于香川县出土的袈裟襷文铜铎绘画给出的解释。[6]铜铎本来是作为乐器被使用的,而在弥生时代被作为与农业相关的祭祀用品而使用。由此看来,铜铎上绘制的图案内容表现农业祭祀场景也就不足为奇了。
倘若此类绘画图案描绘的真是为祭祀准备牺牲的内容的话,为什么人们会在农业祭祀时把鹿作为牺牲呢?原来在日本曾经生活着大量的鹿,人们通过对鹿的观察,发现了鹿角的脱落的自然规律,正如李时珍所说:“牡者有角,夏至则解。”鹿于夏至解角,即鹿角会自然脱落。在当时科学技术尚不发达,古代人无法对这种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只能将动物的这种属性称为“物候”。传说夏代有台,周代在武王灭殷前,修筑了“灵台”,其中有许多鸟兽鱼鳖,很多都是具有时令意义的动物。麋鹿、鸿雁等都是具有指时意义的动物,诸侯之筑囿养这些动物,除了祭享所需用之外,还可以让这些动物发挥“物候”的作用。[7]也许正是鹿所具有的这种“物候”的作用让古人联想到了农耕的自然规律。农耕要按照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正所谓“春种秋收”。这种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同样可见于动物身上。每逢夏至,鹿角必解。这样看来,用鹿进行农业祭祀正是出于鹿的“物候”作用,这种宗教活动反映了农业祭祀与鹿崇拜现象的内在关联。
除了祭祀活动以外,占卜也与鹿崇拜具有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鹿骨作为占卜用骨的做法与鹿纹铜铎用于农业祭祀几乎处于同一时期。由此可见,日本的鹿崇拜早在弥生时代便已经诞生了。王金林也认为古代日本人在占卜时多使用鹿骨[8]。鹿骨是占卜用动物骨骼的首选这一点反映了鹿是神兽,是神的使者,具有沟通天地及通晓神的意志的观点。在《古事记》中不乏对于用鹿肩胛骨进行占卜的描述。日本的这种用动物骨骼占卜的做法是狩猎文明与农耕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并极有可能是从东亚的其他国家传来的。相关考古情况表明,鹿骨多出土于近海地区或是海边,因而不能排除他民族将其传入日本的可能性。
占卜与祭祀活动都出自对于神灵的敬畏之心。由于自然界变化莫测,有着极大的不可预见性,在原始人的思想观念中神灵可以支配、影响人们的活动。当人们想要预测未来时便渴望从神灵那里获得暗示。对先人们来讲占卜承担着预见未来的作用。
鹿即为神的使者,被认为具有传达神意志的能力,人们在占卜时往往选择采用鹿骨。此外,鹿本身也具有神力,被视作神兽,人们采用鹿骨占卜也许是为了从鹿神那里得到某种暗示。无论采用鹿骨占卜的理由究竟如何,这种用鹿骨占卜的做法曾广泛存在于古代东亚,是鹿崇拜思想影响宗教活动的表现之一。
第三章 鹿角与鹿崇拜
上文中提到了鹿的“物候”作用。鹿的“物候”作用表现为鹿对季节更替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又是通过鹿角得以表现出来的。鹿角作为鹿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也可以单独成为鹿崇拜的对象。
早在秦国之前鹿崇拜便已经有较大的影响。楚式镇墓兽中的鹿角便有可能是由鹿崇拜演变而来的。根据考古发现,楚式镇墓兽的兽角为鹿角,湖北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出土的一件“虎座飞鸟”,鸟背上就插有一对鹿角。诸如此类包含有鹿角元素的考古发现有很多。镇墓兽样态各异,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含有鹿角元素。这种借鹿角象征鹿神力的现象正是鹿崇拜的表现方式之一,是由原始鹿崇拜发展而来的。鹿角作为鹿身体的一部分,可以看做是鹿的代表。既然鹿是神兽具有有神力,具有鹿角元素的楚式镇墓兽也是具有神力的。鹿角象征着鹿神的威力,镇墓兽采用鹿角做装饰可能是为了保护死者的灵魂免受其他鬼魂的侵扰。另一方面,鹿神又可以象征长寿,在镇墓兽中融入鹿角元素也许是为了让死者“灵魂不灭”。
除镇墓兽的鹿角元素之外,出土于内蒙古的马头鹿角金冠饰和牛头鹿角金冠饰中同样融入了鹿角的元素,这里的鹿角表现为装饰物。这种冠饰是北朝时期为鲜卑族所喜爱的。鲜卑族是一个拥有鹿图腾的民族,具体表现为“马鹿崇拜”。马鹿属于赤鹿的一种,相传,马鹿曾是鲜卑族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在鲜卑族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鲜卑族认为马鹿是他们的守护神,对于马鹿抱有敬重、崇拜的心理。金冠饰中的鹿角元素便是鲜卑族马鹿图腾崇拜的表现。
除鲜卑族的金冠饰以外,出土于五至六世纪积石木槨坟(???????)的新罗金冠(????)中也包含着鹿角元素。新罗金冠是古朝鲜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之一,于1921年在庆州出土。在第一个新罗金冠被发现以后,又在瑞凤冢等地发现了其他五个。新罗金冠造型精美,制作工艺精湛,代表了古朝鲜的灿烂文明。在古朝鲜的巫俗体系中,鹿被视为可以赐予人生命的神。金冠上的鹿角元素既可以表现统治者的至高地位,又被认为具有捍卫其统治地位的作用。在新罗、高句丽都曾有过鹿崇拜习俗。
结论
鹿崇拜现象在东亚范围内是普遍存在的。虽然各国的具体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都是其文化系统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鹿崇拜现象的研究,可以再现古代东亚国家的生活、艺术、思想状况,找出各国在其文化发展进程中所表现的共同特征。这种相似的特征让我们倍感惊讶,同时也发人深省。东亚各国的文化相似性可能远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多,也许这种现象仅仅是巧合,或为文化传播、交流的体现。今后,关于鹿崇拜现象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注释:
[1]【日本】佚名 著 赵乐甡 译 译林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09年1月 P394
[2]安蒜政雄「舊石器時代の狩猟」「考古学による日本歴史2 産業Ⅰ狩猟·漁業·農業」雄山閣 1996年8月P16
[3](日)宫家准著.日本的民俗宗教(赵仲明译)[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2.
[4]李佳.神仙食鹿考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8
[5](日)平林章仁.鹿と鳥の文化史―古代日本の儀礼と呪術[M].白水社,2011:42
[6](日)平林章仁.42
[7]尹荣方.社与中国上古神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72—73.
[8]王金林.日本神道研究[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