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主动脉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2014-04-29 17:22金毅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影像学

金毅

【摘要】目的:探讨胸主动脉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胸主动脉疾病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40例胸主动脉疾病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不同的检查方法对于胸主动脉疾病患者的检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血管造影作为主要的诊断手段,因为其有创性以及较高的并发症几率在临床应用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心脏磁共振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查手段。结论 胸主动脉疾病患者采用心脏磁共振技术诊断的结果较血管造影技术诊断的效果较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主动脉疾病;影像学;血管造影;心脏磁共振技术;

【中图分类号】R739.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057-01

胸主动脉功能极为复杂,胸主动脉疾病临床表现较多,使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目前,依靠超声诊断、CT诊断、心脏磁共振诊断等方式,使急慢性胸主动脉疾病的确诊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传统的诊断方法多为血管造影技术,血管造影技术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详实的影像数据,但血管造影技术又存在一定的缺点,即有创性以及容易出现并发症,影响了血管造影技术的有效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探讨了心脏磁共振技术在诊断胸主动脉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希望对相关医疗工作者起到借鉴与参考的作用。

1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简称AD),属于胸主动脉疾病中死亡率较高的一种,在发病1-2天内死亡率高达2%/h。在临床诊断时,一般采用的是血管造影技术作为主要的诊断方法。血管造影技术敏感性与特异性高达90%,胸主动脉疾病检测阳性率高达95%,但是血管造影技术属于一种有創性诊断技术,而且如果术后护理、抗感染治疗不当的话,极易引起各类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无创诊断技术逐渐普及,例如心脏磁共振技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CMR)、CT等。CT在诊断胸主动脉疾病方面,敏感性与特异性在85%左右,而且无法观察胸主动脉关闭不全的情况。心脏磁共振技术在诊断胸主动脉疾病方面具有极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是目前诊断结果最为准确的方法之一。另外,如果患者需要多次检查,可以采用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可以避免大剂量的射线,不过价格较为昂贵,性价比就目前情况来说尚待考察。

在影像方法的选择方面来说,每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都有其明显的优缺点,因此,在检查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检查的主要方向与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诊断方法。首先,要确定是否为主动脉夹层,其次需要明确主动脉夹层是否累及升主动脉或仅限于降主动脉,最后还需要明确夹层的解剖信息,例如破口位置、范围,形成假腔内是否存在血栓,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等等。

2胸主动脉内膜血肿

胸主动脉内膜血肿(Intima Membrane Hematoma,简称IMH), 是胸主动脉夹层的主要鉴别与诊断标准之一,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壁异常增厚,多呈环形或新月形,最高可厚达30mm。胸主动脉内膜血肿的确诊依据是胸主动脉壁间是否出血或异常增厚,而且可以根据影像数据的差异判断患者出血时间。如果采用TEE作为诊断胸主动脉内膜血肿的方法,则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无法直接的辨别粥样硬化引起的胸主动脉壁异常增厚。胸主动脉内膜血肿需要用分辨力较高的断层扫描技术,而TEE以及血管造影技术均不具备较强的分辨力,在诊断胸主动脉内膜血肿时多采用心脏磁共振技术。

3胸主动脉瘤

一般将胸主动脉局限性扩张超过正常内径一半以上称为胸主动脉瘤。胸主动脉瘤主要有两种,即真性动脉瘤与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多由于外部损伤、感染、溃疡等使主动脉壁结构发生破坏,形成瘤体,与主动脉相连。真性动脉瘤多由于胸主动脉中层区域发育不完全或退行性变使胸主动脉管腔扩张,一般呈囊状或者梭型。

心脏磁共振技术在鉴别胸主动脉瘤方面有着极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如果影像数据中出现矢状影或斜矢状影,就可以明显的观察胸主动脉瘤的形态、位置、范围、大小。在治疗胸主动脉瘤时,一般需要根据瘤体大小、增长率、夹层、血栓等情况进行选择,只有依靠心脏磁共振技术才能够准确的获得上述信息,提高胸主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有效性。

结束语

通过临床分析与研究,心脏磁共振技术以其无创性与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在胸主动脉疾病诊断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胸主动脉疾病患者采用心脏磁共振技术诊断的结果较血管造影技术诊断的效果更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佟玉荣.胸主动脉疾病的影像学表现[J].医学信息,2013(07):369-397.

[2]杨旭红 闫清显.胸主动脉瘤破裂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J]. 实用医技杂志,2008(33):2299.

[3]田海燕 史慧萍.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影像学诊断[J].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7(06):167-168.

[4]闫清显 王海平.胸主动脉瘤破裂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6(02):137-138.

猜你喜欢
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医学影像学专家介绍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稿约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医学影像学在整形外科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