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品德课的有效教学

2014-04-29 16:24刘东芳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年3期
关键词:品德创设教材

刘东芳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愿望

在这门学科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地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活动情境,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调动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因而,我们在讲授新课或组织活动时,要根据教学主题和活动内容,根据儿童的兴趣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多种,像小游戏、小魔术、猜谜语、看动画、讲故事、模拟表演等。如,在开展《我长大了》这一主题活动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创设情境,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呈现学生成长的足迹,通过老师的语言描述来达到创设情境的效果;可以通过让学生展示、回忆小时候穿的衣服、鞋袜等创设情境;可以模拟把学生在校外表现得很懂事的情境搬到课堂上来创设情境;可以通过在课堂上量一量身高、体重来创设情境。这些现实情境的创设,可以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才能习得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正得到陶冶。

二、充分开发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的编写不可能把每个区域的特点都照顾到,有其局限性。每册教材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为教师使用教材留有很大的空间,教师应改“讲教材”为“用教材”,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对教材进行二次创编,通过范例把教學内容拉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引导学生谈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这样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实现德育的实效性。如,在教学《我爱我家》这节课时,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充分开发和利用,把家长请进课堂,并设计了一个现场调查的环节,让学生和家长分别填一张表,上边有年龄、生日、身高、体重、血型、喜欢吃什么、喜欢做什么等项目,填完后,每组抽查一张,学生填写的正确率只有20% ,而家长填写的正确率是100%,在展示调查表的过程中,教室里越来越静,有个小女孩甚至掉下了眼泪,通过这次爱的测试活动,学生从两种爱的不对等中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灵受到了触动,体验更为丰富,落实了德育的实效性。

三、转换教师角色,实现师生互动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强调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全体性、全程性。高效课堂中,教师应该是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应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把更多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把言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每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应作为“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交流互动,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经验和体验,得出问题的结论和答案,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如,在开展“大地妈妈哭了”这一主题活动时,在其中“探究新知、深层体验”的环节,我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分别从水污染、空气污染、白色污染、森林被破坏等几方面进行课堂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也积极参与其中,给学生以适时的点拨和补充,教会学生整理汇报资料的方法,并对他们在课前探究活动中的精彩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通过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子想,必定会对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后果的严重性产生真实地体验,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道德认知,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四、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生动课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不但使教学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并能缩减教学时间,学生在无意注意的条件下进行学习,还可以减轻他们的疲劳程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方法的最优化。但应注意的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感官愉悦,而是学生道德心灵的变化、道德精神的提升与道德行为的改变。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把媒体的运用当做是辅助手段,忌追求形式,使用的时间不宜太长,频率不宜太高,以免强化学生的感官刺激而弱化学生对主题内容的关注。

猜你喜欢
品德创设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