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霖
摘 要:杜费非常注重乐曲的整体风格的形成,在曲式结构上保持一致性。为了这个目标,杜费采取了定旋律连用的方式,就是选用一段圣歌旋律,用在五个乐章的每个段落中,从而打破了在每个乐章中用不同的圣歌的方式。例如杜费的定旋律弥撒曲《假使我的面色苍白》(Missa sela face ay pale),其中定旋律就是由法文歌曲《假使我的面色苍白》演变而来。杜费非常注重乐曲的整体风格的形成,在曲式结构上保持一致性。《假使我的面色苍白》弥撒曲,这是杜费最杰出的四声部弥撒曲,使用了他自己的叙事歌《假使我的面色苍白》作为整部弥撒曲的基础,即把叙事歌的固定声部作为弥撒曲的定旋律。在唱片方面,《假使我的面色苍白》弥撒曲的录音可能不算太好找到。
关键词:假使我的面色苍白 弥撒曲 杜费 布艮第乐派 旋律 经文歌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3-068-02
纪尧姆·杜费,弗莱芒作曲家,勃艮第乐派领袖之一。创立了法国的复调世俗歌曲——尚颂。
他把流行歌曲的旋律引入宗教音乐,是第一批在弥撒曲的每一段重复一条旋律或一个主题,从而使各部分统一的作曲家。他还作有经文歌和三声部世俗音乐。杜费可能生于艾诺,孩提时代在坎伯雷教堂)唱诗班唱歌时开始接触音乐。曾任罗马、弗洛伦萨、博洛尼亚教皇合唱团成员。1445年在坎伯雷定居,担任坎伯雷教堂和蒙斯教堂牧师。
杜费的音乐创作领域包括了宗教和世俗两方面。他的世俗歌曲的歌词采用发文和意大利文。歌曲大部分是三声部的。在他的意大利文作品中,可以看到兰迪尼的影响。他的法文歌曲则表现出清晰的织体与丰富的旋律。如世俗歌曲《温柔高贵的心》,可以感受到各声部之间的模仿、三和弦似的和声效果及每个声部的独立特色。
杜费非常注重乐曲的整体风格的形成,在曲式结构上保持一致性。为了这个目标,杜费采取了定旋律连用的方式,就是选用一段圣歌旋律,用在五个乐章的每个段落中,从而打破了在每个乐章中用不同的圣歌的方式。例如杜费的定旋律弥撒曲《假使我的面色苍白》(Missa sela face ay pale),其中定旋律就是由法文歌曲《假使我的面色苍白》演变而来。另外当时有一首很流行的歌曲《武装了的人》(L'homme arme),深受15世纪作曲家的喜爱,很多人用它来创作乐曲。杜费也以此曲写了一部弥撒曲。
布艮第的地理范围包括目前法国、比利时及荷兰北部、卢森堡和洛林的大部分。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这个地区的音乐家与他们创作的音乐风格被称为“布艮第乐派”。由于地理区域广阔,文化复杂,布艮第乐派的音乐家来自各国,音乐风格广泛。布艮第乐派具有国际性色彩。
如果说最能代表巴黎圣母院乐派的曲式是经文歌,那最能代表布艮第乐派的曲式应是弥撒曲。杜费在宗教音乐的创作上,最突出的便是弥撒曲的创作。他共写了8部完整的弥撒曲。这是自1364年马肖创作第一部完整的弥撒曲约70年以后,才有另外完整的弥撒曲出现。正是在这些弥撒曲的创作中,杜费奠定了合唱四声部的方式。在杜费的弥撒曲中,持续声部不再是最低的声部,而是次低声部。他把最低声部称为“贝司”,也就是现在的“低音声部”。
杜费非常注重乐曲的整体风格的形成,在曲式结构上保持一致性。为了这个目标,杜费采取了定旋律连用的方式,就是选用一段圣歌旋律,用在五个乐章的每个段落中,从而打破了在每个乐章中用不同的圣歌的方式。
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布艮第聚集着一大批画家和音乐家,包括著名画家胡伯特和凡·艾克,以及最著名的音乐家杜费)和班舒瓦。当时,布艮第地区成为培养音乐家的摇篮。这里有许多培养音乐家的学校,如康布雷、布鲁日和列日地区的音乐学校。当时康布雷教堂的演唱水平在欧洲最高,自1420年之后,罗马教皇唱诗班的成员全部来自康布雷,杜费就是其中一员。
勃艮第乐派抛弃了中世纪后期巴黎音乐家刻板僵硬的复调音乐风格。他们吸取了英国邓斯泰伯尔和意大利音乐的因素,与法国复调传统结合起来,创作出一种自然、柔和、明亮的音乐。三度音程成为主要的旋律音程,作品有明确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而不是过去那种漫无中心的状态。弥撒曲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大型的复调声乐套曲,它既具有宗教仪式的功能,又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智慧。玛受是对弥撒曲早期发展作出贡献的重要作曲家。他有的弥撒曲是以世俗歌曲为主旋律,并以世俗歌名命名。杜费的经文歌各声部不再是各唱各的词,而是上两声部统一的拉丁语词,下声部为乐器而不再用定旋律。班舒瓦创作的世俗歌谣曲旋律优美清晰、色彩明亮。
他的著名经文歌《慈悲圣母》(Alma redemptoris mater)是一首三拍子的三声部的音乐作品,开始是一段华彩的独唱乐句,运用格里高利圣咏,然后这段旋律在女高音(声部)上出现,不再是一个神秘的声音,而是变成了一段优美的旋律。音乐句子的終止都落在C大和弦上,使音乐在调式的转换中具有类似大调的感觉。结尾部分富有戏剧性的和弦,也表现出作曲家对乐曲结构的高超处理技巧。再加上优雅的节奏,使作品的表现生动自然,富有吸引力布艮第的音乐家的主要活动地点是在布艮第公爵的小教堂里。教堂聘请的音乐家们来自法国、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其他地区。到了15世纪初,布艮第拥有了自己的近30名音乐家。他们既是音乐理论家,又是音乐实践家;既是歌手,又是教师。随着他们在音乐艺术上的声望越来越大,到了1419年好菲利普执政之后,布艮第乐派在音乐艺术上的声望在当时的欧洲无人能及。
力求表现诗歌的内容,是布艮第乐派的特征。14世纪的音乐和诗歌的联系是比较肤浅的,而布艮第乐派则把诗和曲视为一个整体,谈音乐与诗歌的内容紧密相联。他们的音乐没有强烈的戏剧性对比,更多的是阴柔伤感、安详超凡的情感表现。在布艮第乐派的音乐中,即兴的作曲方式越来越少,音乐家们追求精致的音乐技巧,五度、八度的采用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六度和三度的乐句,使音乐听起来柔和而高雅。
杜费的作品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从古代音乐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显得更加优美悦耳,不再是神秘莫测的,而是散发着光辉的。杜费在自己的音乐中引入了新的和谐的音响,体现了中世纪的暮色与文艺复兴的曙光的交替;这会让人不自觉地想到那一时期另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多那太罗,我见到一本艺术史的书中说,他的雕塑作品于理性中蕴含着强烈的冲动,激情奔流但又不失和谐,而这和谐又如凿刀般锋利。杜费的音乐与多那太罗的雕塑有着近乎相同的精神。
《假使我的面色苍白》弥撒曲,这是杜费最杰出的四声部弥撒曲,使用了他自己的叙事歌《假使我的面色苍白》作为整部弥撒曲的基础,即把叙事歌的固定声部作为弥撒曲的定旋律。
这首叙事歌的曲调在弥撒曲中一再重复,将五个部分联系在一起,并起到统一整体的作用。除此之外,杜费在这首弥撒曲中还使用了比例法,使作为固定声部的叙事歌的定旋律,在几个乐章内或乐章的段落内,听起来速度是不同的,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作品的表情。另外,这首弥撒曲还使用了木管乐器作为伴奏,古老的木管乐器的音响不仅起到衬托人声的作用,而且也使得作品整体更加丰满,更加富于光彩。
以听觉的角度,我们已经可以明确地感到,《假使我的面色苍白》弥撒曲的风格在远离哥特时代,尽管哥特味道尚存,但是那种自然顺畅的旋律,却是哥特音乐中所缺少的。如果先听马肖的《圣母弥撒曲》,再来听杜费的这首弥撒曲,这一切就再明白不过了,不管怎样,二者相较,前者还是显得刻板了一些,雕琢得多了一些,后者则更具有自然的美感,和无法抑制的活力。
在唱片方面,《假使我的面色苍白》弥撒曲的录音可能不算太好找到。H.吉莱斯伯格指挥维也纳室内合唱团与文艺复兴器乐演奏组录制的这一作品,尽管是六十年代的录音,但从目前来看是一个比较好的版本,其合唱十分舒展和流畅,器乐伴奏与声乐之间的平衡也掌握得十分出色。A.普兰夏特指挥Capella Cordina录制的版本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他们在弥撒曲之前,首先演唱了叙事歌《假使我的面色苍白》,在弥撒曲之后,还录制了三首世俗作品,其中两首是回旋歌。
参考文献:
[1]沈旋 梁晴 王丹丹合著.西方音乐史导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侯錫瑾 .西方早期合唱艺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毕炜.音乐艺术[M].上海音乐学院, 2008.
[4]西洋音乐风格与流派[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0.
[5]保罗·亨利·朗(美).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州人民出版社 , 2009.
[6]朱秋华.西方音乐史[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