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热烫伤病人的治疗体会

2014-04-29 05:35姜明等
医药与保健 2014年3期
关键词:热水袋水泡热源

姜明等

【中图分类号】 R644 【文献标识码】 B

通过对我院近两年住院病人总结分析,发现低热烫伤病人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烧伤面积虽在0.2%-3%之间,但均为深Ⅱ0-Ⅲ0,且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及工作。现针对其治疗浅谈些体会。

1 概念及特点

低热烫伤是指在45-55摄氏度下,局部作用时间过长,一般超过3分钟,热力慢慢渗进软组织,热能不断蓄积而引起的烫伤。多位于足跟、胫前及腰骶部,其原因多为热水袋、电热煲、热治疗仪、外敷中药等。此类病变多见于老年、儿童、酒后熟睡及合并有CO中毒者。因多数病人全身情况良好,故一般不引起病人重视,但创面均较深,有的可深达肌肉和骨质,且经久不愈,易造成感染。更因其创面表现不典型,缺少自覺症状而常常被误诊。

2 治疗体会

2.1 预防是关键 低热烫伤多发生在寒冷的北方冬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结构已逐渐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又多发糖尿病、风湿病、腰腿疼等慢性病,应用热水袋、电热煲、频谱等热治疗仪日渐普及,从而导致低热烫伤逐年增多。因此做好日常宣传预防工作很重要。对老人、儿童、糖尿病、脑出血病人及麻醉术后病人应用热治疗仪要给予正确指导。对癫痫发作、酗酒及疲劳后熟睡于热炕的,家人要经常提醒帮助改变体位。使用外敷药、“秘方”等更要提高认识,一旦出现皮肤潮红或水泡,应及时就诊而不能掉以轻心。

2.2 减少误诊

2.2.1 对低热烫伤病理变化过程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尤其在一些不正规诊所多见。因为皮肤和皮下组织烫伤的深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热力作用时间,临床上往往只注意高温热源(55℃以上)的烫伤,而忽视了低温热源(一般45-55℃)长时间与皮肤接触压迫后,也可发生组织损伤。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全身或局部痛觉减退或丧失,可使病者对低温热源的长期作用不敏感。如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则仅造成真皮浅层的浅Ⅱ0损伤;如低温热源再持续作用,就将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深Ⅱ0、Ⅲ0度损伤,由于先前形成的水泡依然存在,这就表现出Ⅲ0低热烫伤创面仍有水泡的特征。因此仅凭水泡即诊断为浅Ⅱ0烫伤,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2.2.2 对水泡检查不够仔细。Ⅲ0低热烫伤的水泡较高温热源引起的浅Ⅱ0烫伤水泡小,颜色深,泡液不呈淡黄色,而是带有血性的淡褐色;水泡去除后创面基底不红润,而是呈红白相间、绛红色、苍白色,伴点状出血、淤血或坏死斑,针刺时疼痛不明显或完全消失。因对这两种深度烫伤的水泡特点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的另一原因。

2.3 治疗原则 对于直径小于3厘米Ⅲ0创面通过包扎换药可自愈,但时间较长,必要时也可行坏死组织切除,两侧拉拢缝合或邻近皮瓣转移覆盖术。对于直径大于3厘米Ⅲ-Ⅳ度创面,一般通过局部换药很难治愈,必须手术切除坏死组织。根据创面具体部位、范围、大小及深度决定采用中厚皮移植、全厚皮移植、皮瓣修复创面等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的皮瓣不仅能闭合创面,尚能覆盖裸露的深部组织如肌腱、神经、血管等,以提高愈后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热水袋水泡热源
热水袋
横流热源塔换热性能研究
水泡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艾草水泡脚改善肺功能
基于启发式动态规划的冷热源优化控制
中部槽激光-MAG复合热源打底焊焊接工艺研究
危险的电热水袋
四川洗水泡菜中存在的危害
多类型热源点共存下的区域热力统筹供应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