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
摘 要:巧设课始导语,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关键处巧设疑问,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生兴趣; 有效激发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093-001
爱因斯坦曾把兴趣比喻成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也充分表明,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才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以及创造性的运用,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就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巧设课始导语,诱发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开头,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巧设导语,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兴趣,使学生及早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学习百分率应用题时,上课伊始就提问学生:“同学们,我们每天做菜用的豆油是什么加工出来的?你知不知道100千克黄豆能加工出多少千克豆油呢?”学生听到教师这样一问,面面相觑,最后把目光转向教师,意思是说:老师您快点讲给我们听吧。这样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望开始了新课的学习,诱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疑激思,产生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关键处巧设疑问,使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才是启发的最佳时机。这时教师加以点拨、指引,才能一触即发,驱动思维活动,使他们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先出了这样一些数:6、24、12、15、30,很多学生很快地说出了结果,而且能说出自己的算法。再出一些数:426、3129、87、786,问:“这些数被3除,能直接说出结果吗?”这可把学生难住了,有的学生忙着动笔算,有的紧锁眉头冥思苦想,还有的表示无能为力……这时老师说:“我猜它们分别等于142、1043、29、262。”于是学生对我这一问、一激、一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纷纷询问:“教师,您是怎么猜出的?”一种渴求知识的欲望流露在每个学生的脸上。这时我把这“猜”的方法讲给他们听,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精心设计练习,增添兴趣
新知识形成后,练习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课堂练习設计得好,不仅巩固新的知识,形成技能,又可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练习内容要有层次性。练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循序渐进,有层次性。一般分为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三个层次。基本练习、变式练习为“必做题”,综合练习为“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练习形式要多样。针对学生喜新求趣的心理特点,练习题避免单调乏味。练习手段要灵活。采用口头练、笔头练,集体练和独立练的有机结合。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可引进竞争机制。如小组接力棒、夺小红旗、百题无差错、抢答等。
四、领会数学内在美,提高兴趣
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从数学故事中寻找美。我经常给学生讲:数学的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定理都有着一段美好的故事。祖冲之发现了圆周率、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等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通过讲故事,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这样既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同时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从直观教学中寻找美。在教学中合理使用直观教具来解决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这一对矛盾,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充分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如我在教学平面几何知识时,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画一画等;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及圆锥体体积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生从感兴趣到积极思考,直至参与知识的形成,最后达到获得知识的目的。
从数学应用中寻找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实际。我在教学正比例应用题中,引导学生想:要测量一颗大树有多高,是否一定要把它放倒或爬上树顶?给一间教室铺地,如何计算用多少块砖等。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引导学生看:我们的教室、课桌、文具盒、钢笔、我们穿衣裤以及正常人的面庞等。他们会惊奇地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呀!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内在动力。
五、融洽师生关系,巩固兴趣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人的感情有迁移功能,小学生更为强烈。微笑进课堂,创造和谐的气氛,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向师性,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种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心学困生,增强自信心。学困生常常被人冷落,我们首先要与他们多接触,对他们给予关心,可与他们一起聊天、谈理想、谈爱好,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其觉得老师很信任他、喜欢他,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还要适当地给他们补补基础知识,避免知识链的脱节,影响下一步的学习。对学困生要实行三个优先:即优先辅导、优先提问、优先批改,让他们觉得教师没有遗弃他们,而且特别关心他们,从而增进师生感情。
教师要有幽默感。恰当的幽默既可缓解师生间的矛盾和尴尬的局面,又可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记得在一次求百分率练习时,有一名“小马虎”在求“出油率”时给除倒了,结果大于100%,我走到他跟前笑着说:“X X,等你以后开榨油厂时,咱们班学生可都要到你那去榨油啊,因为你那出油率高哇,到时你可别赖账啊!”他摸摸头、一吐舌头,在笑声中改正了错误。
六、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兴趣
古人云:“教之以鱼,只供一饭;授之以渔,受用终生。”教师既管教,又要管学,把教落在学上。重点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解题思路,使学生知道从哪想起,要求什么——必须知道什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还有什么解法。在求组合图形面积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先观察组合图形由哪几种基本图形,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如何求,再想组合图形面积如何求;做计算题时我让学生本着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的方法,把这些方法必须教给学生,并在教学中不断巩固,使学生遇到每种类型题都有法可依。久而久之,学法得当 →成功率高→信心增强→进一步探索→再次成功,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