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有效找准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最近发展区”

2014-04-29 05:18赵云龙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最近发展区

赵云龙

摘 要:找准教与学的“最近发展区”,搭好教学“脚手架”,使学生自始至终轻松、愉快的学习科学知识,并尽可能的学以致用的关键所在,笔者从1.有效备课,找准教学设计中的“最近发展区”;2.寻找教学中的“最近发展区”;3.找准科学教学的最近发展区,还要有效搭建通往“最近发展区的脚手架”三个方面试论怎样找准教与学的“最近发展区”,更好的实现小学科学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有效找准; 最近发展区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085-001

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最早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是指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与将要掌握的知识体系之间的部分,我个人认为,无论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是学生综合性创造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最近发展区“的研究。

我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多年,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的初期兴趣比较大,热情很高,随着课程的逐步深入,知识难度的不断加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出现了一定的分化现象。有些学生对科学知识中感兴趣的或者是与原有知识有点关联的还能听一听,对那些有些抽象的知识,表现为难以理解、没有兴趣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就逐渐失去了学习科学的兴趣,科学这门学科也就变得跟其他学科一样,变成了学生心目中的“头疼课”。

分析个中原因,我发现这与我们在从事科学教学时,没有找准教与学的“最近发展区”有关。

一、有效备课,找准教学设计中的“最近发展区”

众所周知,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启发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找准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使教学发挥其最大功能。

1.课前“备”学生

在上课之前,我们备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备学生”,要逐步理清这样几个方面:学生以前学了什么?已经掌握了什么?还需要准备什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调查、作业、提问等方式了解其现状,预测他们的潜在发展能力,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课中“备”学生

教学虽要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出发,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学生原有水平上进行重复劳动。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基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新知识,在新知识与已经掌握知识的交互作用中,学生可以不断调整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实现自身发展。

例如在教学小学科学第七册《空气的性质》这一课中,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压缩空气”时,我首先演示,用一个充满空气的针筒,手指堵住出气孔,往里推针筒的活塞,让学生既看到空气出不来,也看到针筒里的活塞确被推进去了一些,当手松开活塞的时候,活塞又被针筒里的空气给顶了回来,反复做几次,让学生看清楚,随后让学生做分组实验直接体验,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和教师适时的引导,逐步引出推动活塞时,针筒里的空气并没有减少,而是被压缩了,成为了“压缩空气”。就是通过这样的在学生原有知识上的层层推进,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一些枯燥难懂的知识变为直观易学的知识,把“可能发展的水平”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

3.课后“备”学生

每一位优秀的教师,他们所走的成功之路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思。不善于反思的教师,只不过是把上一年的教学经验重复了十次八次而已,而善于反思的教师,他通过总结、反思与持续学习,每节课、每天、每年都会有不同的积累与提高。

二、寻找教学中的“最近发展区”

我们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因此,需要我們找准学生两种水平: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1.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水平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方面是在《科学》课中学到的知识,如“生物与环境”部分,另一方面是学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知识,包括各种生活经验等等,这些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应是我们教学的锲入点。

例如我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所上的《地球的形状》这一课,教师先介绍了中国的天圆地方、浑天说,印度人的地球观等,接着用多媒体展示了“瞎子摸象”的图片故事,并让一个学生花了五分钟时间结合图片讲故事《瞎子摸象》,最后让学生讨论这个故事蕴含的哲理,以此来映射古人片面的地球观是有一定的历史发展背景的。这样的教学低于学生已有的思维水平,忘了学生的智慧、经验、知识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应当为教师的教学所用,使科学教学课堂成了学生发展的尾巴。

2.学生可能具备的知识水平

我们的教学应该走在学生知识发展的前面,教学的锲入点就是要看到学生的明天,维果茨基提出的“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主要是指智力,其实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三、找准科学教学的最近发展区,还要有效搭建通往最近发展区的脚手架

“脚手架”的概念是我们在通往教与学的“最近发展区”时,提供必要的经验、帮助和联系,教师将一些相关知识搬来就是为学生解决问题搭建了“脚手架”,有了“脚手架”这个看似复杂的问题一下子明朗化了。搭建类似的“脚手架”时要注意所提供的信息不能过难或者过易。

总而言之,维果茨基这一理论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下怎样更好的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实效,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我想随着这一理论的不断丰富、完善,将来势必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更加有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教学应当是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浅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1期

[2]《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搭好教学“脚手架”——关于初中科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探析》,2006年5期《教育探索》

[3]《“备学生”不能不问的五个问题》,《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25日第6版

[4]《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教育科学研究,2008

[5]《找准科学教学设计中的“最近发展区”》,初中论文集,2008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最近发展区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路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班级内分层教学研究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