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合并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5例临床观察

2014-04-29 00:44孟艳侠
中国医药实践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利巴韦林氨溴索

孟艳侠

摘要:目的 探討氨溴索合并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缓解支气管痉挛、吸氧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和利巴韦林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 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氨溴索合并利巴韦林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发挥良好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氨溴索,利巴韦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是1-6月的小婴儿。以咳嗽、发热、喘憋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危害小儿生命健康。我科采用氨溴索合并利巴韦林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毛细支气管炎45例,疗效颇佳,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毛细毛细支气管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2~24个月,病程5-10天。观察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1~24个月,病程2-6天。两组患儿在是否应用本雾化吸入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1):①诊断标准:有咳嗽、发热、喘憋等症状,查体肺部干湿啰音,喘憋发作时听不到干湿啰音,当喘憋稍缓解时,可有弥漫性细湿啰音或干啰音。胸部X线有小点片状阴影,无大片实变,可显现支气管周围炎征象或者肺纹理粗厚表现。②排除标准:婴幼儿哮喘,粟栗性肺结核,百日咳,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吸氧、缓解支气管痉挛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80)及注射用利巴韦林(海南通用康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①H20030522②H20020350)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根据患儿年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2岁以下儿童:每日2次,每次7.5mg。注射用利巴韦林依据患儿体重给予每次5-7.5mg/kg,每日2次加入生理盐水5ml稀释后氧源雾化吸入,2次/d。两组均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儿治疗效果,1个疗程结束后如患儿未治愈,延长治疗周期直至病情缓解,全治疗过程后记录患儿咳嗽、发热、喘憋、肺部干湿啰音等消失时间。

1.4疗效评价(2):治愈:1个疗程结束后患儿咳嗽、发热、喘憋、肺部干湿啰音均完全消失;有效:1个疗程结束后咳嗽、发热、喘憋好转,肺部干湿啰音改善;无效:1个疗程结束后发热、咳嗽、喘憋、肺部干湿啰音均无改善或反而加重。治愈、有效之和为总有效。

1.5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A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 两组患儿治疗1个疗程后具体疗效对比数据见表1,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对比见表2:

表1:两组疗效对比 (例)

表2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对比 (天)

3、讨论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有不同的病毒感染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此外,如流感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均可引致毛细支气管炎。于我国北方冬季和初春多发,小儿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后,其血液及气管分泌物中产生多种炎性物质如组胺样物质、病毒特异性IGE等,进而导致支气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管壁水肿,阻塞毛细血管,引发通气功能障碍(3)。其次,病变主要侵及直径75-300um的毛细支气管,黏液分泌增加,有细胞破坏物、纤维素堵塞,出现上皮细胞坏死及支气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炎症可波及肺泡、肺泡壁及肺间质(1)。并且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发育尚不完全,其管腔均比较狭窄,有丰富的血管但是纤毛运动差,肺泡数量少,一旦感染更容易出现通气障碍。所以通过抗感染、缓解平滑肌痉挛、吸氧减轻炎症,解除通气障碍,改善临床症状。通过本临床疗效观察及分析总结,应用氨溴索和利巴韦林雾化吸入较未用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正常,且有统计学意义,缩短了病程,减少了患儿的痛苦,以免影响发育。盐酸氨溴索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及气道液体分泌,使痰中的黏多糖蛋白质纤维断裂,促进黏液溶解,显著降低痰黏度,增强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改善通气功能和呼吸困难状况,毒性小,耐受性好(2)。另外利巴韦林为一种强的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IMP)脱氢酶抑制剂,抑制IMP,从而阻碍病毒核酸的合成。具广谱抗病毒性能,对多种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有抑制作用(4)。因此,目前临床上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从给予盐酸氨溴索合并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的观察组数据可发现,其总有效率就达到 95.6%,优于对照组,依据表2可以看出,患儿的症状在应用本治疗措施后症状消失天数明显少于未给予本治疗。

总之,氨溴索作为一种多效应的粘液溶解剂,利巴韦林具有良好的广谱抗病毒作用,在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中可发挥良好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儿痛苦。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201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23。

3、饶正良,余小汉.盐酸氨溴索佐治临床观察[J].中国药师,2010.13(10)1498-1499

4、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23。

猜你喜欢
利巴韦林氨溴索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呼吸机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观察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氨溴索与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喜炎平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氨溴索治疗的效果研究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与经济学分析
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氨溴索大剂量冲击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后咳嗽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