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笔者利用暑假时期参观考察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梅园新村、华西村、中共一大旧址等地,在整个过程中,内心深有感触,希望能将这些感受感触感悟用之于课堂,传之于学生,使学生受到生动深刻教育,促使其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参观;考察;体会
作者简介:张宗胜(1970-),男,土家族,重庆秀山人,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5--02
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扩大视野,提高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水平,笔者利用今年暑假时间,在7月30日——8月5日,赴华东地区(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的红色教育基地以及改革开放前沿——华西村等地参观考察。
一、参观考察概况:
本次参观考察的地方一共五个,分别是江苏的南京、华西村,安徽的宏村、浙江的乌镇、上海的中共一大旧址。
首先来到南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登上了中山陵,中山陵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建筑群依山而建,形似自由钟,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在陵前,大家缅怀了孙中山先生当年为唤醒民众的功绩和“天下为公”的博爱情怀,回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话语,深切地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心系神州,胸怀改良祖国、拯救同胞的伟大抱负。随后,参观了总统府,感受了近代中国的百年沧桑,更感叹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之后,来到了梅园新村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位于南京市城东长江路东端的梅园新村街道两侧,由周恩来铜像、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周恩来图书馆等组成,属于近现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它是一座颇具地方特色的二层现代建筑,庭院中正的周恩来总理全身铜像,沉着、坚定、机智、从容,表现了周恩来总理的革命家风度,陈列馆一楼展厅中间有一块大型汉白玉浮雕,上面刻着代表团成员和工作人员群像,画面呈“S”形, 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曲折漫长的道路和我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当年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于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期间,在这里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10个月零4天的谈判。里面史料陈列馆中珍贵历史照片、文物和资料,生动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和革命风范,突出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业绩。在参观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继续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这里曾被厚重的乌云笼罩长达六个星期之久,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我国的文化古城六朝古都的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罹难者多达30万人。未进馆就看见一座衣衫褴褛怀抱婴儿的妇女雕像,小孩已遇难,妇女抬眼望天,眼里透出绝望无助无奈悲怆的眼神,好似向苍天申诉她悲惨的命运;另一座是年迈的奶奶催促孙子赶快逃离这恶魔的深渊,可是这祖孙二人又都被日军的刺刀残忍杀害。在这之前,我原本自己不会悲伤,可内心却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种悲凉的感觉。听介绍说,大屠杀纪念馆是建立在万人坑上面的,我赶紧放轻脚步,害怕惊扰到地下的亡灵。随着参观的各种图画、史料、雕像的深入,看到了当年南京“江边流水尽为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塘满尸体”,曾经繁华的六朝古都,转眼间却变成了人间地狱。来到了碑墙前,墙上密密麻麻刻有遇难者的名字,我抚摸着他们,心中默默地为那死去的30万同胞哀悼。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游人们都神色凝重,深受震撼,参观完纪念馆,感叹道“历史可以宽恕,但不可忘却”,今后一定将所见所感传达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后来的几天里,依次参观了西递宏村、水乡乌镇、华西村、中共一大会址等地。在宏村,感受了世界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那古老的徽式建筑,绝美的皖南风情,让所有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置身于一副水墨山水画中。在乌镇,感受到了江南水乡古镇的独特魅力与情怀。那小桥流水、古街老巷、乌篷船、木窗格、错落有致的白墙,更是将我带入了历史的幽静里。在参观这些文化遗产与文化名城,引起了我深深地反思,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如何将参观学习所得融入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其人文素养呢?
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江苏省华西村是本人考察参观的重要站点,也是本人最重视、最向往、考察时间最长、收获最多的地方。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9年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作为我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范,华西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努力发扬走共同富裕之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全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华西特色,华西村有三大部分,分别是“山北粮仓、山南钱庄、中间天堂”,无论是哪一部分,都基本实现了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科技化,村镇文明化,农民知识化。参观了农民公园“华西之路”,山北高科技智能化农业大棚、现代化工厂,上金塔十五楼鸟瞰了华西中心村的全貌。在考察过程中,真切感受了他们的幸福生活,也深刻领悟了“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服从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在参观完华西村后,还专门聆听了华西村副书记介绍华西村的报告,观看了吴仁宝老书记的影像资料。吴仁宝老书记坚持“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他带领着华西人走出了一条勤劳致富的路子,他带领着华西人创造了华西人的精神品格,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华西模式,成就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奇迹,突显了改革开放对中国农村产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作为一名教师“参观者”,深感华西村是一所最好的学习参观地,正如人们所说,“要看社会主义到华西!要看“三个代表”到华西!要看共同富裕到华西!要看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思政教育,还到华西!到了华西村,你要看什么就有什么!”来到这里参观考察学习,真切感受到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感受了我国改革开放重要前沿阵地的新变化、新成就。
在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时,我被她严肃而静穆所吸引。这是一栋普通的石库门房子,建于1920年秋天,当时是出席中国一大会议上海代表李汉俊及其胞兄李书诚的寓所。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毛泽东等13人出席会议,代表了全国53名党员,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52年重新修复。1984年,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以前对一大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历史教科书的印象里,这次终于可以形象具体地了解、感受中共诞生初期的历史了。进入馆内,鲜红的党旗像一片火焰般布满了我的双眼,让我发自内心的崇敬和激动,同时在心中感悟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带着神圣与庄严,我在党旗面前重新宣誓并合影。二楼的展厅摆放着共产党成立时的诸多文物与史料。我放慢脚步,静静的参观,眼眸里饱含着追思和敬仰,静静地聆听历史的述说,用心去体会,去体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从泛黄的报纸到保存完好的旧照,从弥足珍贵的稿件笔迹到到先辈们穿过的旧外套无不让我感慨万千,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变得凝重和肃穆,心随着参观的脚步越加凝重中平添了一份责任,那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伟大历史的时刻,仿佛又让我回到了1921年。
整个一大会址纪念馆里,展示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不同的阶级都没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獨立,是历史和中国革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独立。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通过参观,感受着我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不断成熟的历史经历。而今,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显著变化,我更加坚定了搞好思政教学的信心。试想一下:在那个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里,有这么十三位青年,在上海法租界里这个不起眼的老式石库门住宅的简陋客厅里开启了秘密的会议。面面对强大的中国统治者和帝国主义列强,居然宣布他们要合起伙来结党,要改天换地,要获取中国万里江山……,在这次会议上,这批伟人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制定了救国救民的方针,正是由这十几个人发起的中国共产党,克服了千难万险,写下了人间神话,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这是多么不容易而又多么伟大的奇迹啊!
二、参观考察体会
整个参观考察,真让人深有感触,深受感动。在此次过程中既接受了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灵魂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增强了爱国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在心灵深处又受到了洗涤,特别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启示:历史可以宽恕,但不可忘记。要教育好学生牢记历史、不忘过去,更要珍爱和平、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另外,还亲身体验、感受到了华西村的奇迹,增强了搞好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信心。回校之后定要将所见、所闻、所感传达给学生,把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向学生讲清楚、讲明白。在积累鲜活的实践感受中提高授课感染力,华西村今天与昨天的对比得出的一个简单道理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繁荣富强的中国。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搞好思政教学工作,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引导学生爱国爱党、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