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教师“双师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014-04-29 22:01肖福州
2014年33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师资队伍

肖福州

摘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存在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应用脱节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双师型”师资队伍薄弱。加大校本培训力度、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师资队伍专业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水平是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术水平,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的是掌握必备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扎实会计实务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能够胜任各类中小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工作一线岗位的人才。为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必须强化会计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

一、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现状

(一)教育背景单一,实践经验缺乏

目前,高职院校从事会计教学的师资绝大多数是从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于高校,会计实践工作经验几乎为零,涉及到会计实践操作领域的内容只能照本宣科,无法深入、透彻地讲授会计专业知识,针对性不强,实操性欠佳。这种先天不足造成理论教学与会计实操无法有效融合,使学生难以真正掌握会计实践技能,满足不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工作任务重,科研能力薄弱

高职院校教师与本科院校教师相比较,教学工作量普遍偏重。据调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平均每周授课14-16课时,有的甚至达到20-30课时。此外,除了上课教学,有些教师还要承担班导的工作,加上备课、批改作业、带领学生实习、参加教研室活动等工作,一周中能用来进行科研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且都是比较零散的时间,而科研工作需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持久性,许多教师疲于应对日常工作,无暇顾及科研,致使科研成果少,制约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知识结构更新速度慢

知识结构更新速度慢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中会计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問题。有些教师掌握了一定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后,感觉能胜任日常的教学工作,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再继续追逐最前沿的知识。但是国际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会计领域中的岗位技术要求都将不断提高,因此,需要教师不断的更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这样,才不会因为知识结构更新慢而面临淘汰的结果。

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基于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特点,高职院校必须强化会计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使教师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教学能力

会计专业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高水平的教学技能。能根据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特点、课程结构,从实用性、动手能力出发,针对不同课程,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逐步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专业实践能力

会计教师需要有较丰富的行业背景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了解行业技能,熟悉企业生产、销售和存储等环节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要领,能将自己的实践经验融入日常教学,向学生介绍和讲授实际的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专业知识;能胜任与专业有关的实训指导、实习和就业指导工作,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来体会真实的会计活动和企业文化,为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三)科研能力

会计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教学理论水平,能够用理论指导教学,积极探索高职教育教学规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型、应用和技能型为主线,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反思、总结经验,从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意识,能够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经验转化为课题进行申报和开展课题研究,撰写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指导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三、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综合业务水平的提高

1、实行校内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校内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的,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校内在职培训。校内培训具有连续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特点。连续性表现在校内培训以学校为教师的受训场所,可进行比较持续、长久的培训;灵活性表现在学校能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条件和教师的特点灵活安排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经济性表现在校内培训免除了教师到校外脱产培训的差旅费、学习费,可减轻教师和学校的负担。因此,应大力开展校内培训,使其制度化、规范化。由学校人事处和教务处组织校内师资培训,定期邀请社会上的优秀专业会计从业人员和会计理论知识扎实、会计操作技能好的教师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然后,通过撰写学习体会、报告或考试等方式对受培训教师予以合理的评价,以检测培训效果;同时,要在教师队伍中,实行以老带新,通过“传、帮、带、促、导”等途径,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为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各高职院校要加强与校外企业、公司的合作,定期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顶岗,深入实际了解企业的运作机制,熟悉具体业务环节的操作和岗位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工作经历,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为避免走马观花式的短时间挂职弊端,挂职前,学院应对教师提出明确挂职要求,并注意定期总结教师挂职情况,切实提高教师实际能力。同时,学院应该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实践的教师,学院应给予课时补贴,并把企业定岗实践经验作为岗位职务聘任、晋职、提级的依据。

3、鼓励教师报考资格证书,提高业务能力。学院应鼓励教师们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对于通过考试拿到证书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会计教师可参加的相关资格证书的考试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审计师”、“注册会计师”等各种资格证书,通过考取与专业有关的各类职业技能证书,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素养。

4、安排教师进修,提升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各院校可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中青年会计专业教师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提升学历层次,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有条件的院校还可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外进行专项学习和考察,学习借鉴发达国家职业院校会计类专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

(二)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社会兼职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可以积极从大、中、小企业或单位聘任兼职教师,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可减轻校内专职教师的教学负担,还可改善学校会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同时,学校要把兼职教师作为整个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和管理,制定、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政策与管理办法,切实发挥好兼职教师的作用,将本校培养的骨干“双师”教师与来自企业行业的优秀教师组成骨干教师团队,专、兼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互相学习,分享经验。这有利于校内教师及时了解会计专业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动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知识,并为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提供可靠的信息,从而确保学生能掌握最新且实用的会计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会计专业人才,高职会计专业亟待进一步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一支专业技术好、教学质量高、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田翠香.试论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09(19).

[2]孙泽文.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探索[J].职教论坛,2009(5).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师资队伍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