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琳
【摘 要】 目的 了解本院急诊儿科绿色通道患儿急诊症状的相关情况,积极做好危重患儿的抢救工作。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本院急诊儿科绿色通道患儿321例的临床资料,对临床急诊症状等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急诊儿科绿色通道患儿男女比例为1.55:1,其中普通急诊患儿由于出现潜在生命不稳定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247例(76.94%),危重患儿进入急诊儿科绿色通道治疗的74例(23.05%),经回顾性分析发现,普通急诊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惊厥表现、中毒表现、肺炎表现、严重呕吐表现和哮喘表现。而危重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休克表现、持续惊厥表现、严重颅内感染、心肺骤停和心动过速。结论 通过研究急诊儿科绿色通道患儿急诊症状的相关情况可以显著提高对危重患儿的临床救治,提高本院儿科的救治水平。
【关键词】 急诊儿科;绿色通道;急诊症状
【中图分类号】 R720.597 【文献标识码】 B
儿科急诊绿色通道的设立目的是为一些入院时出现一些生命体征不稳定,出现危重症的患者更加快速的进行临床支持护理、治疗,缩短等待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时挽救危重患儿的生命。为了解本院急诊儿科绿色通道患儿急诊症状的相关情况,积极做好危重患儿的抢救工作,本人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本院急诊儿科绿色通道患儿321例的临床资料,对临床急诊症状等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本院急诊儿科绿色通道患儿321例的临床资料。
1.2 观察方法 对这些患儿的临床急诊症状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表现构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组急诊儿科绿色通道患儿321例其中男童196例(61.05%),女童125例(38.94%),男女比例为1.56:1,其中1岁内患儿98例(30.53%),1-3岁的患儿123例(38.32%),3-12岁的患儿65例(20.25%),大于12岁的患儿35例(10.90%);其中普通急诊患儿由于出现潜在生命体征不稳定进入急诊儿科绿色通道治疗的243例(76.94%),危重患儿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74例(23.05%)。
2.2 临床症状表现构成 经回顾性分析发现,普通急诊患儿进入急诊患儿绿色通道治疗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惊厥表现、中毒表现、肺炎表现、严重呕吐表现和哮喘表现。而危重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休克表现、持续惊厥表现、严重颅内感染、心肺骤停和心动过速。(详见表1、表2)
3 讨论
设立急诊儿科绿色通道的目的就是缩短危重患儿及存在潜在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儿救治等候时间,更快速的投入到抢救工作中,提高患儿的生存率。本文研究发现,本组急诊儿科绿色通道男女比例为1.56:1,其中1岁内患儿98例(30.53%),1岁-3岁的患儿123例(38.32%),3岁-12岁的患儿65例(20.25%),大于12岁的患儿35例(10.90%)。临床分析发现,普通患儿的年龄普遍较危重患儿的年龄要高,1岁内患儿中危重急症病例占比显著高于普通患儿,分析认为这和周岁内儿童免疫力明显较低有关,并且周岁内患儿患病特点为: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临床表现不典型。其中普通绿色通道患儿由于出现潜在生命体征不稳定,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247例(76.94%),危重患儿进入急诊儿科绿色通道治疗的74例(23.05%)。可见,普通急诊患儿由于出现潜在生命体征不稳定进入儿科绿色通道的占比较高,所以应进一步加大对急诊患儿的临床症状的监测,急诊儿科医生要提高生命体征不稳定患儿病情的分析。经回顾性分析发现普通急诊患儿进入急诊儿科绿色通道治疗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惊厥表现、中毒表现、肺炎表现、严重呕吐表现和哮喘表现。而危重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休克表现、持续惊厥表现、严重颅内感染、心肺骤停和心动过速。提高急诊儿科临床医生对主要临床症状的临床处置,提高临床诊断思维培养,对显著提高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急诊儿科绿色通道患儿急诊症状的相关情况可以显著提高对危重患儿的临床救治,提高本院急诊儿科的救治水平。
参考文獻
[1] 李壁如,王莹.儿科急诊现状和规范化管理[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3):236-239.
[2] 夏蝉,单小欧,陈其.温州地区急诊绿色通道患儿病种调查[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9,16(5):483-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