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芳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能否形成好的、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师帮助青少年形成和发展健康的道德价值观的对策有:抓课堂教学,利用契机进行道德教育;丰富课余活动,提高道德素质;利用大节日,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法制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关注生活的细节,培养道德意识;加强师德修养,做学生的榜样。
关键词:教师;青少年;道德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56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能否形成好的、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必须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帮助青少年形成和发展健康的道德价值观,不仅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也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教师如何帮助青少年形成和发展健康的道德价值观。
一、抓课堂教学,利用契机进行道德教育
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要培养中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崇高的理想追求、良好的社会公德、强烈的成功意识和奉献精神、拼搏进取意识。学校应重视德育课程的教学,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对青少年进行相关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其他课程也应利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比如:笔者在自己班的语文课上经常会播放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节目,学生们经常为那些人而感动,这对学生的心灵是有极大的触动的。在语文课上,教师则可以通过一句句名言、一个个故事、一位位英雄去开启学生的心靈之窗;在数学课上,讲中外著名科学家对人类文明事业发展的巨大贡献的故事,吸引学生刻苦学习,树立长大后报效祖国的理想;在音乐课上,教师可以介绍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歌词的含义、旋律的欣赏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健儿们在奥运会上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战胜困难、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应充分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寓思想教育于学科之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意从教材的思想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找准知识传授与德育渗透的最佳结合点,抓住各种有利时机,通过各种训练途径,自然而然地进行品德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丰富课余活动,提高道德素质
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以外,可适当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如开展朗读小组,通过朗读使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同时陶冶情操;开展奥数小组,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开展绘画小组,让学生借助于构思、欣赏,在美的熏陶中提高审美意识;开展体育小组,借助于跑步、跳高等技巧训练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结合活动的特点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培养思想品德。
三、利用大节日,培育民族精神
学校应组织未成年人积极参加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进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要充分利用纪念日、宣传日、传统节日以及重大事件等,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组织观看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影视;举办歌咏比赛、文艺演出、书画展、征文等活动;举办纪念会、演讲会、座谈会等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民族精神的意义和价值,在实践活动中将民族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另外,可以定期邀请先进人物、模范人物、老红军、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给学生做报告,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能结合时代精神在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
四、加强法制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当前,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长,“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与淫秽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养成产生不良影响。向青少年进行学法、懂法,守法的引导,将预防和惩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政策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制知识传授给青少年,使他们在心灵上筑起一道预防犯罪的有力屏障。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法制节目,请公安民警到学校上法制课,征订有关青少年法制教育报纸杂志等,多种渠道拓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途径,大力开展“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敬业奉献、感恩教育”等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五、关注生活的细节,培养道德意识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从生活的细节去关注学生,让他们逐渐明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学校或是班上每天都会这样那样的事情发生,比如说打架、欺负低年级同学、乱扔垃圾、说脏话等等,以这些事情为切入点,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行为背后思想道德的缺失。打架、欺负低年级同学是漠视他人生命、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别人才把教室或校园打扫干净,你就乱扔垃圾,这就是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说脏话,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一种没有教养、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既要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积善成德”;又要把不道德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防微杜渐。学生能“从善如流”、“疾恶如仇”,就会自觉地去赞赏、追求道德的行为,厌弃、反对不道德的行为。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形成一种认识,什么样的事可以做,什么样的事不可以做,就形成了一种道德意识,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
六、加强师德修养,做学生的榜样
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既有“言”的感染力又有“行”的感召力,才能真正在广大青少年学生心中树立起崇高的道德形象。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得好,“教师想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是这种人。”教师工作既要讲“言传”,更要讲“身教”,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之亦然,倘若己所不欲,却要强加于人,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中小学的模仿性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穿着打扮,为人处世的方法,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师德高尚的教师,总会从细节上要求自己,而不仅仅是有渊博的知识和灵活的讲课方法。在工作中,笔者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学生的影响,笔者希望自己的学生“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虚伪,所以一直以来上公开课之类的,笔者从来不会先在班上排练,到了正式上课就像演戏一样,特虚伪。教师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完美的教师人格魅力,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真正发挥教师道德形象在青少年道德价值观教育中的榜样作用。
学校的教育教学应看重学生的素质,而不要仅凭成绩去衡量一个学生的好与坏,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我们的课堂,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有益于社会的户外活动,让其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德育的积极实施者。笔者想只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教育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同时呼吁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都要关心和支持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以便形成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大环境。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隆安县第一中学 53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