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琪
近年来,人本化教育成为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从教育政策的制定到教育过程的实践都开始注重人本化思想的渗透。具体到基础教育领域的历史课堂中,贯彻人本化思想既有其可能性也有其必要性。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改变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体现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性,真正实现人本化走进历史课堂。
人本化定义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赋予当前基础教育更为崇高的使命。因此,教育必须同步进行适应社会的变革,这种变革将更重视人的才能、智慧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像马克思所强调的,要使人的个性都能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关于人本教育,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先贤对人本化教育的理念都有着不同的解释。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先哲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提出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上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继承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人本化教育思想。我国春秋时期的孔子也在游历讲学的过程中对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进行了阐述。在他们所表达的教育思想中,都彰显了同一理念:在教育中,做任何事都要从人出发,以人为中心,满足人的需要,尊重人的感受。笔者在本文中要探讨的人本化教育是关于在学校教育中实现人本化的问题,它是指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尊重学生的需求及其发展规律,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各方面得到发展。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初中生在思维和行动方面表现出青春期的一些明显特点:对探求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出更大的坚持力;开始体现出较多的主观能动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等等。显而易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合理引导,实施人本化、生本化教育。如果依旧采取教师为主、课本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简单粗暴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就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甚至会造成学生产生叛逆心理,形成焦虑、痛苦、暴力等不良情绪情感的体验,对学生造成很大的伤害。
我们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仍然以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为主,剥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初中历史的教学,很多教师仍然主要通过讲授法将课本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是在机械、被动地接收历史知识,没有机会运用自己的思维看待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事件。另外,“注入式”教学法鼓励或默许学生死记硬背,将历史的学习人为简单化了。学生很少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体,去自主思考一些历史事件,或者去探究一些书本中没有的东西。学生没有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就更别说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了。二是注重教案,忽视学案,没有充分分析学情。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在历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只重视教案,忽视学案;或者把学案看作形象工程,写学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历史课堂彰显的是一种人文性、灵活性、创造性的魅力。这个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让学生积极、富有个性地参与到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师从自身的经验和设想出发,按照自己预定的程序进行授课,不考虑学情,忽视学生的需要,必然导致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三是“社会本位”的教学评价存在诸多弊端。传统乃至现在的初中教育几乎把考试和测验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甚至依据学生考试的分数划分学生等级。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了误导,使之认为分数是学习的全部。同时,这也给学生心理上带来很大压力,尤其是一些成绩不好的同学,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这种评价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容易形成畸形的知识结构,缺乏学习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这样的学生不再是“人”,已经成为考试的工具和分数的奴隶。
“人本化”走进课堂的操作方法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历史课程的学习,应该着眼于对学生的思维模式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历史教学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历史教学不可能通过单纯的说教灌输来完成教学任务。对历史教师来说,要胜任此项工作就必须掌握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以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
针对现今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2011年修订的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加入了若干隐形解决方法,处处彰显出“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可以说,现在人本化教育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理念和目标。初中历史课教学也必须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由过去的学科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从而实现历史教学人本化。为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足功课。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开发,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自我管理计划等方面内容。同时,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思考、实践等,用自己认可的方式获得想关历史知识。此外,面对已有定论或未解之谜等历史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勇于探索、勇于改进,深入研究,让学生自主地、能动地通过“自身的构建”获得知识,从而让学生的潜能、天赋得到充分发挥。
尊重学生的需要,创造人性化的教学氛围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历史教育呼唤人文关怀。具体来说,首先要尊重、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价值。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教师要认真仔细分析学情,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做到有“备”而教,即我们常说的备课要先“备学生”。其次,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尊重、平等、信任和关爱,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历史话题着手,带领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和学生要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各抒己见,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又让学生从中学到了科学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
运用多种学业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要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分数至上的单一评价方式,采用人本化的多种评价方式。即评价要善于关注个体,促进个体发展。在评价学生学业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对于学生学业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学生考试考了多少分,还包括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等等。所以评价学生学业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一是课堂观察的方式。可以设制一张表格,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听课状态及参与學习的程度进行评价。二是档案袋评价方式。档案袋评价方式反映了学生学习的进步历程,可以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三是延迟评价方式。对于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特别在他自卑时,最好不要对其学习状态进行评价,要给他一段时间反省和努力后,再给予客观的评价。四是研究性任务评价方式。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研究性任务,通过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考察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五是测试评价方式。教师可定期进行测试,对于学生的作答情况给予评分或者等级或者评语。
当然,任何一种评价方式都只是一个参考,对于不同的情况老师要以客观事实而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不是为了让学生们分出水平高低或人格尊卑,评价只是适时的给学生一个学习结果的参考,让学生更加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柳海民.教育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燕国材.教育人本论刍议[J].云梦学刊,1995(2)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