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人早期汉语教材的编撰及其特点

2014-04-29 14:34:39莫兴伟
青年文学家 2014年32期

莫兴伟

摘  要:西人早期汉语教材有在华西人自编、欧洲本土学者以及在华外交官员主编三种编撰形式,以拉丁语法为主导来描写汉语语法、大量引用中文例句和汉字,兼顾白话和文言两大编撰特点。

关键词:汉语教材;编撰形式;编撰特点

[中图分类号]:H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2--01

引言

明末清初,泰西诸国人士开始陆续入华,学习汉语成为其必须逾越的障碍,而拥有学习汉语的合适教材则成为其必需。西人开始选择了中国的传统识字教材——“四书”作为其学习汉语的范本。由于“四书”是明清时期儒家通行的文本,西人寄希望于通过对它的学习,达到既可掌握规范的文言文,又能熟悉儒家学术基本精神的目的。不过,鉴于“四书”对汉语初学者来说难度太大,且无法靠其学到口语的事实,西人开始考虑结合本国母语特点来编写兼顾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教材。

一、西人早期汉语教材的编撰情况

1.在华西人自编汉语教材

由于入华前在国内受过良好的教育,加之长期在华布道可直接接触汉语的便利,早期来华西人大多能讲中文且能用中文著书,而他们在汉语学习时所采用的一些方法,比如说在汉字旁加注罗马字母拼音,以便看到拼音就能正确读出汉字,也逐渐在日后入华的西人中得到推广。另外,包括《宾主问答私拟》在内的双语词典的编著也为后来西人的汉语学习提供了便利。自此,西人开始正式进入为方便后来入华者学汉语而编汉语教材的阶段。

自1575年拉达编写西班牙语与闽南话对照的词汇书《华语韵编》开始,陆续有瓦罗套用拉丁语法对汉语作纲要式介绍的《华语官话语法》(1703),马若瑟从文字、词汇、语法、音韵、修辞等方面对中文进行介绍的《汉语札记》(1831),马礼逊按照英语法的特点对中文进行系统性语法论述的《通用汉言之法》(1815),郭士立的《中文语法札记》(1842),以及艾约瑟的《汉语官话口语语法》(1864)等著述面世。

2. 欧洲本土学者编撰汉语教材

除了已在华西人为日后来华人士准备的汉语教材外,欧洲本土的东方学学者亦编著了自己的汉语教材,它们都是基于华西人汉语著作之上的、对汉语语法进行了总结性研究之后的结果:1702年随西人赴法的华人黄嘉略耗时14年编写《汉语语法》,以汉、法逐字对照的方式,在主要讲解汉语词法并大量列举汉语常用词汇、句子、对话及应用文的同时,也兼及其他与中国相关的知识;雷慕沙的《中文语法》(1822)首次从普通语言学角度论述了汉语特别是汉语文言的语法,指出其无“性”、“数”、“格”、“时态”等变化的特点。①儒莲的《汉语新句法》(1869)倾向于在讲解原文的教学实践中来归纳漢语结构的规则,而甲柏连孜的《汉文经纬》(1881)则强调汉语语法只有语音学和句法学而无构词形态学的独特性,并对包括文言助词在内的古文语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②

3.在华外交官员编撰汉语教材

西人入华布道之初即认识到了学习中国官话的重要性:一方面,官话为士大夫阶层所使用的语言,学会了它就可与中国的统治集团交流, 就可贯彻其入华布道前即制定的上层路线;另一方面,官话是整个中华帝国通用的口语,学好了它就不必担心因听不懂中国各省份的方言而无法推进其布道事业的问题,入华布道前即制定的下层路线也可得以实施。1867年,英国驻京大使威妥玛编写出版了三卷供西人学习汉语官话(北京官话口语)的《语言自迩集》,在记录和分析汉语官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同时,首次用西文字母给北京话口语标记声韵调。此后,翟理思又编著了用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给汉字注音的《语学举隅》、《字学举隅》等汉语教材。

二、西人汉语教材的特点

西人汉语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两点:其一,以拉丁语法为主导来描写汉语语法。对拉丁语的通晓熟知是西人使用它来描述作为新事物的汉语,并对二者进行比较的根本原因。这种将拉丁语法概念范畴移用到汉语中,偏重词性描写、词类划分的做法在瓦罗和黄嘉略等人的作品中均有体现。其二,大量引用中文例句和汉字,兼顾白话和文言。这些教材都试图从中文文献所表现的语言现象中去概括而非总结汉语的语法规律,而通过对汉语词类所进行的区分和解说,它们看到了汉语名词没有性、数、格的变化而引起的词形变化,也注意到了汉语的文体风格。

结语

早期来华西人注重根据自己或他人的习得经验来认识汉语,描写粗疏且感性色彩强烈。如在论及汉语发音和字母时他们就认为,汉语的字母或字符很多,但音节却很少,只有赋予其不同的声调,汉语才能表达出宇宙间绝大多数的事物、智力活动、内心情感以及事物的特性和本质,这是典型的蛮荒语言的特征。亲身来华的西人对汉语的认识尚且流于肤浅,那些靠二手资料来了解汉语的欧洲本土汉语家们对汉语的描写存在偏见自然就不惊奇了。不过,由于早期来华西人对汉字、语音、声调、口语、书面语、方言等问题的感性认识已涉及到了他们在汉语学习时曾普遍遭遇的难点,参考他们对汉语的评价有助于我国日后改进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另外,西人在编写汉语教材时主要是通过对比中西语言在语音、词汇、语用差异、句子等方面的差别来描写汉语的特点,有一定的理论框架,对我们进行汉语本体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注释:

[1]张西平:《对西方人早期汉语学习史的研究》,《汉学研究》第七辑,中华书局,2002年,第430页。

[2] 张国刚等:《明清西人与欧洲汉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