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共融

2014-04-29 14:15陈卓
青年文学家 2014年32期
关键词:推手老朱玛莎

作者简介: 陈卓(1989-),女,山东济南人,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传媒艺术与制作。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2--02

电影《推手》是李安深刻探讨中西文化在交融、碰撞中彼此理解、相互认同的电影作品之一。在电影《刮痧》中也存在着相似的问题探讨。电影命名为《推手》也是暗含着导演的深意。推手从武术技法上讲就是推来挡去,借力打力,其实也是在暗喻中西两种文化的斗争与较量。电影中,导演主要是借用一个家庭空间中的四个主要角色来象征性的展开问题的探讨:一个是片中的爷爷老朱,代表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是片中的儿媳玛莎,代表典型的美国本土文化。一个是儿子晓生,他是集两种文化意识于一身的人。晓生在这里还有一种象征意味,就是中西两种抽象文化矛盾冲突的感性显现者。还有一个是孙子,孙子其实是象征着两种文化争执下的产物。

两种文化的差异主要从电影中老朱与玛莎的不同生活方式來反映。这其实也是两种文化意识形态的形而下的表现。老朱与儿媳玛莎在生活作息、饮食口味、娱乐运动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两者之间的生活矛盾或者文化差异在日常生活之中逐渐的暴露出来。老朱喜欢用太极拳和静坐的方式来修身养性,玛莎则用有氧运动来健身;老朱喜欢听京剧,玛莎则专注于自己的小说创作;老朱喜欢吃米饭加肉,玛莎则为了减肥吃素;老朱在用微波炉的时候不小心将锡纸放入,遭到了玛莎的指责,老朱在听戏、练太极的时候,影响到了玛莎的小说创作,饭桌上老朱出于关怀给玛莎夹菜却遭到了玛莎的拒绝。同样在对待孙子的方式上两人也有原则上的冲突。这个时候的矛盾是处在上升阶段的,还没有达到爆发的顶点。随着剧情的发展,玛莎在老朱为其把脉时出现胃出血,两种文化的差异开始出现升级的态势,加之老朱的走失,导致两种矛盾在儿子晓生身上达到了集中性的爆发。

两种文化的差异与冲突还体现在意识形态与处事方式的层面。影片中意识形态的差异是在老朱与玛莎彻底的闹崩之后,顾及到儿子的处境而离家到外打工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这里的冲突主要是老朱与中国老板的矛盾,中国老板的意识当中是完全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他的所有思维方式都是以资本、利润为原则。李安对中国老板的角色安排,实际上是抽离了西方传统的精神文化承载之后而孤立存在的重商主义文化意识的集中体现。在中国老板的意识当中,没有自由、平等、民主以及博爱思想的体现,完完全全的以利益作为行为处事的出发点,对员工毫不尊重的指责,对老朱不留情面的呵斥。这种看似带有西方个人主义竞争意识的文化形态在内容上是空洞而冰冷的,算不上真正的西方文化意识,只不过是片面的走了某种文化特性的极端而已。在老朱的意识里,尊老爱幼,还有彼此谅解才是正确的处事方式。但是,这却在餐厅老板的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之下被羞辱的一无是处。老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遭遇了现代重商主义的攻击之后采取的处事方式,是典型的中国哲学解决之道。即以不变应万变,用太极拳的纹丝不动的功力来击败了中国老板找来的中国流氓和美国警察。最后,老朱被警察带走了,也反映了美国是法制社会,与中国文化中讲人情,重道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事方式。

影片也存着中西文化之间的共同点的表现。比如说在家庭观念上,两种文化中都有对家庭意识的强调,都非常注重家人之间的团结与和睦。这是在老朱与玛莎身上都有体现的。例如,晓生喝醉之后,老朱与玛莎都给予相应的关爱、同情、与理解,以及两者共同把晓生弄乱的厨房整理干净。包括老朱用主动离开的方式来维护整个家庭的和睦。以及后来玛莎写的以中国劳工为题材的小说获得好评,并在烹饪的时候学做中国的食物,都证明两者之间在彼此的差异上获得了理解。最后,玛莎从丈夫那里领会了推手的韵味与含义。影片最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参与到老朱的太极拳课程当中,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在西方的语境中得到吸纳与认可。

从形而上意义上的文化层面到形而下意义上的生活层面,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凸显出各自鲜明的特色。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西方文化的核心是宗教。两种不同的思维意识与行为方式尽管在处理同一件事情的方式上存在着二元对立的冲突,但是在最终的目的上还是一致的。中国文化是一种老成持重的文化,或者说叫做老年文化;而西方的文化,特别是美国的文化则是年轻人的文化。在影片中,代表中国文化的老父亲,与代表美国文化的玛莎是两种文化的象征符号。老年文化在处理问题上是在中国传统哲学上把握了阴阳兼顾,动静结合,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的过程中以阴守阳,以静制动,以内调外的宗旨来安身立命的。这种处世方式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的文化、历史、人文、地理的基因当中。是国人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对客观世界的冷酷与残忍所总结出的一套明哲保身的哲学方式。而西方的哲学态度在运用与实践时,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态度则简单得多。西方的文化理念永远都是在二元对立的斗争中实现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永远都不可能实现调和的,人在面临抉择的时候,必须在斗争中寻找矛盾解决的方式。因此西方的文化是以张扬个性,实现自我的积极态度来处世的。所以,西方人在性格上更为外向,而中国人则相对内向。哈姆雷特的苦恼——“存在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是对西方思维态度的典型总结。

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哲学及文化理念是从发展、变动的思维角度来看待问题的,正如《庄子》中塞翁失马的故事,一件事情发生了到底是好,还是坏,在做这样的解答时,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他不会给出直接的答案。如果按照西方人一样的思维模式来作答的话,那么丢失了东西肯定不是一件好事。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很简单,西方人的处事风格也很简单,因为中国哲学讲究的是“易”,也就是变化,此时的不好不见得在彼时也是不好的,此时的好不见得在彼时就是好的。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观念意识难免会令西方人费解。如果明白了这个问题,那就很好解释为什么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性格气质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差异,有时候甚至是冲突。西方文化在对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之中实现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在现实存在中的价值与意义,中国文化则把自由意识(庄子的哲学中有所体现),平等意识,(释家的众生平等观念),民主追求(儒家的仁爱思想)融入到具体的处世态度当中。只不过是鉴于不同的文化语言,在表达上没有向西方词汇那般精准明确而已。在中国近代以来发生的一系列政治与文化革命,其实针对并不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与哲学理念,而是统治者管理下所造成的贫穷与羸弱,文化是无辜的,哲学是无辜的。因此,争执中西两种文化形态孰优孰劣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文化之所以是文化是因为它在起源上是本着光明、信心、幸福、希望的基础作为人类存在的目的诞生的。当人性的野蛮、欲望的扩张、功利的追求开始泛滥于全球各地的时候,各种文化理念开始在政治与经济的囚笼中被无辜的审判与划分等级。

作为电影导演的李安,则在艺术的维度当中试图追寻一种宗教式的宽容心态。如果说《推手》是一次站在中国文化意识形态下的一次对西方文化理念的客观思考,那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则是李安开始突破局限于中西两种文化形态而转为一种全球性文化的更为广阔、深远的文化探讨的努力。《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不仅仅是两种文化形态的存在,李安试图在做突破宗教信仰、语言表达、文化地域、习惯肤色的尝试与努力。在这部电影中李安似乎已经寻找到了解决全球文化冲突的答案。他知道,能够接纳所有地球生灵的理念只有宗教,同样能够为人类各种文化形态的存在做人性关怀的只有作为艺术的电影。

猜你喜欢
推手老朱玛莎
小玛莎和大黑熊
识字教学之三大“推手”
从《推手》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聂树斌案再审背后的“推手”们
妻子不在家
别做超级细菌的“推手”
老朱的菜园
寄往伦敦的爱情
Novoselova玛莎·诺夫斯洛娃【英国】
发誓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