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的史评看苏轼的道德理念

2014-04-29 14:15:12王晓红
青年文学家 2014年32期
关键词:苏轼道德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2013年人文社科项目(13SKYM035)“秦东民俗的文化学心理学解读”

摘  要:苏轼在其史评作品中,对道德的理念做出了自己的诠释。一方面,苏轼认为道德是根本的,是最高的理论层次,高于一切智术。另一方面,苏轼拓宽了道德的理论内涵,提出了将道德之心运用于智术,诸如诸葛亮类的具备大智术的人方能驾驭之。苏轼的道德理念也为宋代陷入智术的恶性循环的怪圈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

关键词:苏轼;道德;智术

作者简介:王晓红(1978-),女,河北邯郸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和中教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2--01

苏轼在其所处时代以贯通诸史、深察人事理势、提供济时之智术而闻名,并且因其并不避讳谈智术,故被许多人归为战国纵横家一类。实际上只要略读苏轼的史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苏轼其实非常重视道德教化,并把道德放在最高的理论层次,认为道德是高于一切智术的。他认为:以智术应天下之变,即便再巧与谋划,也难免顾此失彼,因为“以其区区之才,与天下争能” [1]108,最终也会捉襟见肘,因此不如道德。

苏轼认为,道德看起来好像迂远,实际上有深刻的意义,以智术治天下的“能”是比不上树立道德为根基固厚。所以,圣人论道德,虽不见一时急效,实际上妙用无方,而世人不能深知,这是应太息的。虽然汉唐的历史难以用道德来评价,但如果论圣人的治道,则是以道德为根本的。他的史评中有很多例子来论述他的这个观点。

苏轼曾谈论秦国灭亡的原因,他说始皇帝出巡中途病倒,派遣蒙毅还祷山川,蒙毅还未回来而始皇帝崩,故胡亥、赵高等矫诏,胡亥继位,秦遂灭亡。他认为,秦国本来不会灭亡,起因就在于蒙毅于始皇帝病中离开,令赵高、李斯等有了机会。所以,“始皇之遣毅,毅见始皇病,太子未立,而去左右,皆不可以言智” [2]259 。虽然把希望寄托于蒙毅一身可待商榷,但某个关键时刻,特殊人物的某些关键行为改变大局的历史事例,也是有的。苏轼认识到,在决定秦朝命运走向的关键时刻,蒙毅的离开使得历史丧失了向另外一种方向发展的可能,这是始皇帝和蒙毅的“智”的缺失,是一个历史教训。此外,他还看到更深的一层。“然天之亡人国,其祸败必出于智所不及。圣人为天下,不恃智以防乱,恃吾无致乱之道耳。” [2]259苏轼这里所说的“无致乱之道”,就是不恃智术,以道德治国。苏轼接着分析,蒙恬和扶苏为什么轻易接受假诏身亡呢?此乃商鞅变法,使得秦国酷法盛行所致。酷法使得两人不敢以身试法。苏轼又说,圣人治国不是这样的,是要讲究“忠恕”的,“夫以忠恕为心,而以平易为政,……无自发焉。然其令行禁止,盖有不及商鞅者矣。而圣人终不以彼易此。” [2]259以道德治国虽无急效,但其维护根本,能“无致乱之道”,这才应该是最可依仗的。

可见,苏轼还是崇尚道德的,认为谈道德是圣人的深意,从根本上说也是深刻的。

那么,三代是注重道德的,而汉代唐代又讲究智术,注重道德能持根本但稍迂远,智术虽有急效但又有智所不及的恶果。苏轼所处的宋代又该学习哪一种呢?道德是根本,自然应该学习前者。但按照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唐后的宋代难免要于智术之后还讲智术,这也就进入智术永远恶性循环的怪圈。苏轼考察了汉唐的历史,得出了一个结论:现今出于智术的恶性循环中,必要有大人物的大智力,以道德之心默运智力方可。苏轼的史评中这类例子的代表人物就是“巍然三代王者之佐”的诸葛亮。

诸葛亮在中国的历史上既有如伊尹、周公类的导师风范,又有象萧何、曹参类的能吏才智,正是具备苏轼理想中的大人物的大智力。正因其用道德之心运用智术,故表现出风节名义和智谋权略的统一,伊尹、周公和萧何、曹参的统一。苏轼在《伊尹论》中,对三代的伊尹多加赞美。而三代以下,苏轼则以諸葛亮作为最有借鉴价值的人物。“诸葛孔明不以文章自名,而开物成务之姿,综练名实之意,自见于言语。至《出师表》简而尽,直而不肆,大哉言乎!与《伊训》、《说命》相表里,非秦汉以来以事君为悦者所能至也。” [1]314苏轼将《出师表》和《尚书》中的《伊训》、《说命》相提并论,可见他是将诸葛亮跟伊尹和傅说并列,也即是说伊尹的道德仍然可蕴含于大智术中奉行后世,但是必须诸如诸葛亮类的人物方能驾驭实施。苏轼注目汉唐,考较成败得失,最终仍然归于道德。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伴随着无数的权术较量、利益冲突,用大智慧认清局势,并掌握战局主动,而心术自正,取信于民,散发着道德光彩的,确也是诸葛亮一类的政治家。苏轼史评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发掘出了类似诸葛亮的一系列人物。如汉末的荀彧,三国的孔融、宋代的张方平等。

苏轼在史评中对诸葛亮、荀彧等高度赞扬,认为他们道德与智术兼备,而道德是其根本,以道德运用智术谋略,并希望以此将三代以下“天下以诈力相并”的局面改变为以道德为治的方向上。尽管这些历史人物的事业均以失败告终,带有一定悲剧色彩,但苏轼却从中看到了他们的共同之处,即心中道德不灭的理想。正是有着这一系列历史人物的存在,即便出现一种“天下以诈力相并”的恶性循环,道德理想也始终不曾被历史湮灭。同时,苏轼对历史的这一系列考查,也扩充了道德理想的内涵,使之不再是空洞的理性言论,而是具备了丰富的实践内容。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苏轼对道德的重视和道德高于智术的这一理念。

参考文献:

[1]孔凡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宋)苏轼.苏东坡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1.

猜你喜欢
苏轼道德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现代苏州(2022年9期)2022-05-26 01:34:49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水调歌头.中秋
当代音乐(2020年11期)2020-11-24 05:15:27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