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铸币税的本质就是货币的票面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差额。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存在着多种货币发行方式,不同货币发行方式下货币的本质和担保机制不同,决定了货币的内在价值不同,从而决定了是否会产生铸币税。本文旨在通过一般均衡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货币发行方式对铸币税的影响,并对我国货币发行方式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铸币税 国债 外汇 联系汇率制
一、铸币税是货币票面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差额
铸币税起源于金属货币制度中后期,是指政府发行货币的票面价值和内在价值之间的差额,是铸币者垄断铸币权而获取的净利润[1]。
在信用货币制度阶下,随着政府建立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法定纸币制度应运而生,一单位的纸币和一单位的金币有着相同的购买力,货币的票面价值远远高于其印制发行的成本,但这个差额并不能被简单的理解为铸币税。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运用着截然不同的货币发行方式,不同货币发行方式下货币的本质和担保机制不同,内在价值也不同,从而导致铸币税的存在情况也截然不同,笔者下文将分别对美国买国债发行货币,我国央行买外汇发行货币以及香港联系汇率制下铸币税的情况进行分析。
二、买国债发行货币的方式一般不产生铸币税
买入国债的货币发行方式,是指央行通过买入政府的债券,将货币资金注入市场,是将国债作为货币发行担保的一种货币发行机制,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以美国买国债发行货币的方式为例,其具体流程为:财政部向公众发行国债,进行赤字融资;美联储买进公众手中的国债,国债成为美联储的资产;美联储买进国债的同时,发行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加;随着财政支出以及公众将从美联储获得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公众获得收入,并按要求缴纳税收,这样美联储发行的货币回到财政部;财政部用税款偿还央行持有的国债,美联储手中国债消失,增发的货币也退出流通。
从一般均衡的角度来分析,买入国债发行货币的方式下不存在铸币税。买入国债发行货币是一个封闭的循环,在此方式下,央行发行的货币是以政府的债券作为担保的,而政府的债券又是以政府未来的税收偿还的,在国债规定的期限内,政府需要以它未来实现的税收收入来偿还公众和央行手中债务的本息。因此买入国债发行的货币本质上是政府未来的税收,其内在价值即等于其票面价值,故不存在铸币税。
三、买外汇发行货币的方式通常形成大量铸币税
买入外汇的货币发行方式,是指央行通过购买公众手中的外汇,将货币资金注入市场中,以外汇作为货币发行担保机制的货币发行方式,以我国为主。其具体流程为:中国公众将商品出口给外国商人;中国公众从外国商人手中获得外汇;中国公众将外汇卖给央行,外汇成为央行的资产;央行发行人民币,支付给公众,货币供给增加,公众将新增货币用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此在重复上述过程,货币供给进一步增加。
从一般均衡的角度分析,我国买入外汇发行货币的方式会产生巨额铸币税。买入外汇的货币发行是个扩张式循环,在此方式下,央行是以外汇作为担保来发行货币,然而本质上,外汇是公众的资产,央行等于是用公众手中的资产作为其债务的担保,这是“以负债换资产”的不公平交易,会导致发行的货币的内在价值只有代表其成本的印刷成本。同时在我国持续顺差的大背景下,外汇长期存在,不具有期限性和收益性,并且缺乏偿还的机制,这意味着作为央行负债凭证的货币将被债权人(公众)长期持有,债务凭证基本无效,政府在发行过程中将持续长期的占有货币的票面价值与印刷成本之间的差额收益,即政府获得的净收益,这就是铸币税,其规模是巨大的,而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政府可以不还的债务也在进一步增加。
四、香港联系汇率制下不存在铸币税
与我国大陆相似,香港也是通过买外汇发行货币,但是因为发行货币的本质和担保机制不同,香港联系汇率制下发行货币并不存在铸币税。
联系汇率制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即将本币与某特定外币的汇率固定下来,并严格按照既定兑换比例,使货币发行量随外汇存储量联动的货币制度[2]。
香港没有中央银行,纸币通过发钞银行(商业银行)发行,当港元兑美元汇率低于7.8,发钞银行有增发港币的需求,发钞银行需要按7.8港元兑美元的兑换保证率向金管局提交等值美元,存入外汇基金的账户,以此获得金管局提供的“负债证明书”;发钞银行凭借此证明书,根据市场情况向公众发行港币,购买公众手中的外汇,赚取差价;同理,在港币兑美元汇率高于7.8时,发钞银行有回购美元的需求,这时发钞银行同样需要按7.8港元兑美元的兑换保证率向金管局提交港币,购入美元。随后,发钞银行以高于7.8的汇率向市场出售外汇,赚取差价。
从一般均衡的角度分析,联系汇率制下发行货币不存在铸币税。该方式下货币发行虽然和我国央行买入外汇发行货币方式在循环周转过程上有相似之处,但是其中货币的本质和担保机制截然不同。
首先,联系汇率制是以“以资产换资产”的公平交易模式,而我国央行买入外汇发行货币是“以负债换资产”的不公平交易。在联系汇率制下,正如上述循环机制所示,发钞银行在需要发行新港币时,必须以百分之百的外汇资产向外汇基金交纳保证,换取无息的“负债证明书”,即以固定兑换保证率向金管局存入相应数额的美元,而这些美元是发钞银行的资产,也即金管局和发钞银行之间进行的是以美元换取港币的交易,是发钞银行用自己手中的资产作为担保发行了新发港币,该交易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是“以资产换资产”的公平交易,因此新发行基础货币的本质上是发钞行自己的资产,是社会的真实财富,决定了货币的内在价值等于货币票面价值,因此不存在铸币税。
其次,从担保机制来看,两种发行方式虽然均是以外汇作为担保发行货币,但是由于发行机制不同,导致外汇内在价值的实现不同。如上文所述,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缺乏能够消除铸币税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国央行通过买外汇发货币导致无需偿还的债务规模越来越大,外汇长期被央行占有,据此发行的基础货币持续在市面上流通,铸币税数额巨大,即使在市场上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央行也不能通过卖出外汇来收回货币。但是,在联系汇率制下,发钞行将根据市场的流动性情况独立地决定操作的方向,通过买卖外汇,对市场上的流动性进行反应。当市场上资金面比较紧张时,发钞行向金管局出售港币挂钩的美元,以美元作为担保换取本地的货币,向市场上注入流动性,导致市场上利率的上升,从而提高市场货币供给,改善资金面状况,抵制原有资金的流出的影响;随着市场上资金面逐渐宽松,超過一定范围时,发钞行又开始进行反向操作,向金管局购回原本作为担保的外汇(美元),支付港币,抽出市场上流动性,降低市场利率,降低货币供给,抵消资金流入的影响。这是一个完全自动的机制,无须金管局的干预,市场上流动性情况的变化将导致利率发生改变,而汇率保持稳定,发钞行在不断的进行自发的套利,进行外汇的买卖,作为担保的外汇不断的进出外汇基金账户,不会不断积累,因此一般不形成铸币税。
最后,从受约束的条件来看,联系汇率制与买国债发货币相似,“以资产换资产”的交易模式确保货币的内在价值的实现。为了发行货币,发钞行需要以自己的资产作为发行货币的担保,决定了发钞行实行的是受资本金约束的负债机制,受到资本金规模的约束,因此,其基础货币发行的规模是有限的。
五、我国货币发行方式轉变的建议
综上分析,紧扣铸币税的本质含义,从一般均衡角度看,国债是由财政未来的税收作为担保的,这个过程中发行的货币本质上属于未来的税收,属于央行的资产,货币发行的过程是“资产换资产”的等价交换,随着财政用税收还本付息,货币的内在价值得以实现,其数额等于货币票面价值,故不存在铸币税。而我国央行在买外汇发行方式下,发行的货币是没有未来的税收作为担保的,其本质是公众的资产,货币发行过程是“以负债换资产”的非等价交换,在现有经济制度和持续国际收支顺差的背景,加之历史存量巨大,政府在整个过程中获得的收入是长期存在的,政府在货币发行过程中长期占有外汇,无需偿还的负债不断增加,形成巨额铸币税,造成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此外,尽管香港也是通过买卖外汇发货币,但是联系汇率制下买卖外汇实现的是“以资产换资产”的等价交换,货币的内在价值是实实在在的,不存在铸币税。尽管如此,联系汇率制也存在着其固有的缺陷。其一、在联系汇率制下,货币管理局不能运用汇率的变化对经济进行迅速有效地调节,联系汇率制度使香港货币当局丧失了调整经济的灵活性。相比自由汇率制度,面对竞争对手的货币大幅贬值以及出口情况的恶化等经济冲击时,该制度可能需要更大的调整力度以及较慢的调整速度,货币当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丧失了运用货币政策调整经济的能力;其二,紧盯美元意味着香港需要跟随美国的货币政策,但是香港和美国的经济周期却不一定同步。在联系汇率制下,没有足够空间让货币管理当局运用独立的利率政策来达到价格稳定或者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显然,这样的局限性决定了联系汇率制并不适合大国央行。
基于以上分析,针对我国目前以买入外汇为主货币发行方式,征收了过多铸币税,我国有必要转变货币发行方式,从以买外汇发行货币的方式逐步向买入国债的发行货币的方式转移。
参考文献
[1]黄达.货币银行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银行出版社,2009-02.
[2]汪洋.铸币税:基于不同视角的理解[J].经济学(季刊),2005(04):639-662.
[3]胡海鸥,欧平.货币发行中买入国债与外汇的不同逻辑含义[J].上海金融,2010,(03):34-37.
作者简介:吴继平(1990-),男,汉族,江西戈阳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倾向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