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静丽贤 刘文佳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不容乐观,通过调查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分析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突出问题,从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创新导师培养、丰富第二课堂的角度探索创新素质培养的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4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各国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高等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然而,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并不容乐观,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环节,而其突破口在于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及问题
1.创新意识不够强烈
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创新对于拓宽领域、活跃思维,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更没有意识到创新是当代大学生将来立足工作的基本素质。有的学生认为创新活动需要有新事物、新观点的产生,但当面对未知的环境却不愿意尝试创新活动。有学生出于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抱怀疑的态度,从一开始就只是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没有任何创新的追求。还有比较多的大学生具有参与创新活动的意愿,但很少和具有创新品质的人交流,因此缺乏创新经验和素材的积累。
2.创新能力不够优秀
大学生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综合知识不够宽广,不注重知识的整合迁移,很难达到融会贯通。多数大学生很少对知识追根溯源,对最新研究动态了解不够,缺乏细致的观察、敏锐的感受,难以捕捉新事物和新问题;缺乏清楚的分辨、深入的剖析、综合的考虑,遇到疑难问题时难以开启新思路,找到新方法。无论是撰写论文还是交流表达,大学生在总结提炼、准确表达方面较为薄弱。
3.创新品质不够健全
大学生缺乏独立、批判的意识,往往盲从依赖于教师和书本,缺乏怀疑、批判和探索的精神,缺乏认识和实践的独立性。大学生缺乏创新的毅力,在不利的环境中很容易灰心丧气、意志挫败,甚至选择放弃目标。有一部分大学生参加创新活动有较强的功利心,只是想获得荣誉成果,而不愿做长期的专注研究。
4.创新思维不够活跃
多数大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发散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表现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较为机械死板,缺乏深层次的钻研、探索和归纳,不注意学科间内在联系,不能将所学知识归纳总结,进行系统整合与提升,导致思维方式呈现单一直线型,思考问题缺乏全面性、灵活性和层次性。
5.创新知识不够完善
大学生大多局限于专业课知识,而对于公共选修的通识课程不重视。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很小,也很少与其他专业学生交流,造成了视野狭窄,限制了创新思路的打开。多数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牢固,平时学习不注重总结,考前采用死记硬背,不能真正地领悟知识的精要,更不能将所学知识恰当地应用到实践中。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探索
1.改革课堂教学
(1)将创新教育课程纳入教育体系。现行本科课程过于强调专业教育,且知识面较窄,缺乏前沿性。高校应加大通识教育课程所占比例,增加研究动态和前沿知识,为学生提供跨学科、交叉学科选修机会,培养基础宽厚,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创新人才。
设立创新教育课程,以竞赛或项目为载体,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并适当给予学生相应的创新学分。创新素质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实验操作课程,针对工科、医学学科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以开设综合实验、设计实验和探索实验为主,培养大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类是人文素质课程,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的普及范围,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和修养。第三类是研究方法课程,使大学生掌握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创新能力。
(2)构建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素质教学模式本质上是生成性模式和情景模式,教师要熟悉学科发展史,洞悉知识的过程性内涵,具备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灵活应变教学机智和生成性教学设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保持知识的前沿性,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应用启发、探究、案例式教学方法,将科学的思維方式引入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开展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保持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多样性,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借助网络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方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人机交互实时交流,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习空间。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尽量避免向学生预设结果,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和不同观点,学生也许会走一些弯路,但经过挫折和努力后,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会显著增强。
(3)创新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在考试内容选择方面,选择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的内容,既要反映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考察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提倡分阶段考试与综合考试相结合,注重学生平时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使考试真正能够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检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2.改革实践教学
(1)整合科技创新实验平台。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综合素质提升为总体思路,以科研立项为基础,学科创新为特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平台。其设置学科专业实验室、教师工作室、研讨室以及小型阅览室等活动室,通过各种创新实践教活动的开展,吸引广大优秀学生踊跃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有利于调动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各项活动和各种事务,在面临各种实际问题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使问题迎刃而解,这对于创新素质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是一个由多输入、输出要素组成的系统,其输入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实验室设备和资金,输出要素则包括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可见大学生是重要的输入和输出要素,而学科基础扎实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则是创新平台的核心要素。建立激励和动态管理制度,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一批创新人才,同时设立严格的准入和淘汰制度,以提高创新平台的运行效率。以项目课题为指引,建立开放、多元的团队,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学科专业,可发挥多学科优势互补和优秀人才的集聚效应。
(2)建立整体式实验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验教学是相互分离的。而在整体式实验教学体系中,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相互独立,也有相互联系,其以学科发展为方向、专业培养目标为主线,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其中,综合实验设计是整体性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在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基础上的综合设计,是检验学生对专业创新观点理解和运用的重点教学环节。因此,高校要鼓励本科生积极开展综合实验设计,应立足于学科发展的前沿,依据一条主线贯穿项目选题、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应用实践的全过程,遵循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的能力培养过程。
3.创新导师培养
(1)发挥导师的指引启发作用。推行导师制和班主任制相结合,选拨教学科研突出、创新能力强的资深教师担任导师,选拨年轻有为的博士、硕士担任班主任,共同指导学生参加学术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导师将本科生纳入到自己的科研团队中,指导学生查阅文献、检索信息,掌握科研方法、实践操作、统计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并传授严谨的学术作风和科学精神。
导师指导学生撰写项目申报书,参与科研项目立项答辩,师生间定期开展畅谈分享、主题班会,提高大学生研究报告撰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导师指导学生结合专业和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到单位见习实习,使学生提前对所学专业有了感性认识,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用,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
(2)建立双导师实习负责制度。专业实习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设立双导师制度,即校内导师和校外共同指导学生,其中校内导师由任课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实习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担任。校内导师主要负责课程学习、课题选题,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实践能力培养、课题实施,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制订培养方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导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创新专题讲座,创设模拟情境,依托项目课题,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质疑的精神和求知的欲望,并学会从不同角度研究解决问题。
4.丰富第二课堂
(1)设计特色的课外科技活动。课外科技活动为大学生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可充分发挥其潜能,对培养创新素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大学生参与面还不够广,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对科学研究多采用“短、平、快”的方法,不愿意承担长期的、风险性较大的研究。高校开展的课外科技活动应精心设计,突出特色,挖掘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内涵,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指导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开展大学生科技艺术节、创业计划大赛、学术科技竞赛等多项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大学生跨专业、跨学院、跨学校进行合作研究,接触不同的层次与方面的知识,碰撞出更多的创新火花,引导大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团队研究、相互切磋和勤奋工作完成科技成果。如参加机器人智能车大赛,锻炼大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使他们思维更加活跃敏捷,富有创造性地思考各种问题,感受到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角色,体验到团队的力量和创造的激情,从而不断坚定创新的信心,磨练创新的意志,养成科学创新的精神。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举办相应的学科竞赛。如举办“数学建模大赛”“电子科技大赛”“机能实验大赛”,有利于同学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独立思考、精心设计和缜密研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此外,对外联系企业资金用于支持大学生竞赛活动,搭建起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变成生产力的平台,如举办“校园营销大赛”等竞赛,使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储备,并积累社会工作经验。
(2)加强大学生创新类社团的建设。学生社团是第二课堂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以社团为单位进行创新实践训练,为各社团配备实践创新成果丰硕的专业指导教师,使社团的创新实践变成一种隐性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并将创新类社团活动纳入学分制体系。目前,高校学生科技学术类社团偏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文体类社团较低。因此,高校应重点培育科技创新性社团,依托这类社团组织各种创新竞赛活动,不仅开阔大学生创新视野,启发创新思维,而且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
学生社团可以创造机会广泛与企业、事业、政府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实践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实践的机会。此外,高校可以与企业订立合作协议的方式合作共建社团,社团也可以通过承办项目或课题的方式与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合作,为大学生创造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能力,提高创新素质。
三、结语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模式,其中,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创新导师培养,丰富第二课堂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师生相互配合,校内外、课内外共同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为创新素质的培养創造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张跃聪.课外科技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9,(4):72.
[2]刘巧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社团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
2011,(9):73-75.
[3]张晓艳.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华章,
2014,(11):171.
[4]张凤华, 倪正顺, 邵军,等.以创新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包装学报,2010,2(1):86-89.
(责任编辑:王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