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汉字是汉语的载体,是汉文化的活化石。汉字以表意为主,与拼音文字相比,其形音义之间的关系较难把握,因此汉字的教与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该文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初级阶段留学生的汉字偏误进行归类与分析,以期提高对外汉字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对外汉字教学;字感;语境
作者简介:贾晓蕾(1987-),女,浙江义乌人,硕士研究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5--02
一、汉字教学的现状
汉字是属于表意系统的文字,古代汉语中常用一个单音节汉字表情达意。随着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一些汉字的义项有所改变和弱化,但总体来说,表意性仍然是汉字的本质特征,汉字在构字、组词和造句中仍具有很大的能产性。正因如此,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的教学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也逐渐被引入和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然而,就初级阶段的对外汉字教学而言,依然在如下两个方面存在不足:
(一)教学缺乏系统性
汉字是一个由笔画、部件、独体字、合体字构成的层级系统,如我们可以由“女”这个独体字进一步学习“她、妈、奶、婆”等字。然而目前,“随文识字”依然是汉字教学当中的主流模式,在教学过程当中,毫无递推关系和意义关联的部件、独体字和合体字常常一同出现,加大了留学生的识字量。
(二)忽视汉字造字理据
汉字是当前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它的产生、发展都与中华文明各个阶段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都是有迹可循的。然而在汉字教学当中,教师们往往侧重于字形的操练与掌握,较少解释字形当中蕴含的意义。这就使得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常常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汉字教学效果的提升。
由于教学缺乏系统性、学生缺乏对汉字字义的了解,使得留学生在汉字书写和认读时,常常出现读半边、同音字替代等错误。为总结教学经验、理顺教学思路,从而找到适合初级阶段对外汉字教学的方式和方法,笔者根据在教学过程中搜集的学生汉字书写材料,结合相关理论,对书写偏误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二、初级阶段汉字教学的偏误分析
(一)字音偏误
留学生学习汉字和汉语首先从拼音入手,先学习声母、韵母和声调,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律,然后引出简单的汉字和词汇教学。汉字“是一种典型的深层文字,它没有形—音对应或形—音转换的规则,因此在词汇通达或语义提取中,汉字的语音激活可能比英文迟缓一些(Tan,Hoosain&Peng,1995)”①,汉字的表音能力相对较弱,加上由汉语中有限的音节造成的音近、音同汉字数量众多、声调的听读难以辨别等原因,使得留学生在初学汉语时就对汉字产生了畏难情绪。
1.音近汉字的书写偏误
例子:
(1)那—哪
(2)买—卖
(3)请—清
例子中的汉字,声母和韵母完全一致,它们的字义依靠声调加以区分,且“那、哪”都是指示代词、“买、卖”都是动词,它们的语法规则和使用语境非常相似,如果留学生的辨音能力较弱,就会出现该种书写错误。
2.母语发音负迁移的汉字书写偏误
例子:
(1)桌子—桌只
(2)经常—轻常
(3)几口人—七口人
韩国留学生的汉语发音能力较强,但他们常常把“平舌音”读成“翘舌音”;哥伦比亚留学生在汉语发音中也有其特殊性——“j”和“q”、“z”和“c”、“zh”和“ch”不分,这种母语发音的负迁移就会使得他们常常用自己的发音去记忆库中寻找相应的汉字,从而产生汉字听读和书写的偏误。
(二)字义偏误
汉字是表意文字,虽然独体字在汉字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它们能与其他部首一起,在形声字中充当表意或者表音的部件。因此了解汉字的造字本义,不仅能够梳理出一个汉字诸多义项之间的关系,也能对由该汉字组成的新汉字的意义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在对外汉字教学的初级阶段,由于学生最先接触到的是拼音,因此他们习惯于将拼音去对应汉字。汉语的音节数量有限,同音异义字在汉语中所占比例较大,这就使得留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产生了“同音字替换”的偏误。
例子:
(1)再见—在见
(2)工作—工做
(3)商店—商电
以上三个例子中出现的错误汉字,它们的读音都相同,意義却截然不同。“再”是副词,表示“重复”、“时间的先后顺序”,“在”是介词,后面跟地点名词;“作”是名词,“做”是动词;“店”和“电”都是名词,“店”是买卖商品的场所,“电”则是一种能量和能源。汉语的音节数量有限,同音异义字在汉语中所占比例较大,同时,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对于汉语语素义还缺乏基本的认识,这就使得留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产生了“同音字替换”的偏误。
(三)笔顺、笔画和部件偏误
1.笔顺偏误
笔顺指的是汉字书写的顺序规范,基本的汉字笔顺是“先横后竖、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再里、先中间后两边”。笔顺规则是顺应古代中国人的书写规范和书写材料而产生的,如今许多中国人对于一些字的笔顺依旧不清晰,如“凹”、“凸”等,留学生对于纷繁复杂的汉字笔顺更是难以记忆和掌握,然而“了解汉字的笔顺规则,是有助于学生记忆和认读汉字的”②,因此,学习笔顺知识也是汉字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如“那”,很多学生将该汉字的左半部分书写成“月”,如果学生掌握了“那”的笔顺——“横折钩—横—横—撇”,就不会出现这种错误。再如“过”,许多学生将其书写成“讨”,“过”的书写顺序是“先里后外”,而“讨”的书写顺序是“先左后右”,这也是笔顺掌握不到位而产生的偏误。
2.笔画和部件偏误
笔画是汉字教学中的一个基本内容。汉字有八种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提、点、折、钩。此外还有一些变形笔画,如短横、长横,短撇、长撇等。每一个笔画都有其书写方向,如“提”的书写方向为从左下到右上,留学生如果掌握不到位,就会将“竖提”和“竖钩”混为一谈。再如“见”,在听写中,笔者统计有89.1%的学生将最后一笔“竖弯钩”写成“捺”;再如“冬”,有45.6%的学生将该汉字的上半部分写成了“反文旁”。可见,笔画的学习和掌握有助于学生避免细节错误,为部件和汉字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汉字是由部件组成的,其构意是通过部件来承担的,因而在分析汉字构形时,首先不能将其部件讲错。”③部件教学是汉字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部件分为表音和表意两类,如果留学生的部件基础不到位,将会直接影响他们汉字的认读效果。如“超市”一词,不少学生会将“超”写作“起”,原因是他们对“己”和“召”这两个表音部件认识不到位;再如“快乐”一词,许多学生会将其写成“块乐”,产生该种偏误的原因是他们没有理解表意部件——“忄”和“土”,竖心旁常用于表示心情、情感的字词中,如“情、惦、怀”等,“快乐”是一种内心的感觉,因此使用竖心旁作为其表意部件。
三、结语
对外汉字教学面向的大多为外国成年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母语和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和认知方式,且他们的汉语基础薄弱,对汉字缺乏基本的认识。结合上文偏误类型的分析,在宏观上,我们的汉字教学应加强理据性和系统性,讓汉字教学变得有迹可循、有理可依,通过对汉字的分门别类和汉字书写错误的归纳总结,提高留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在微观上,我们应夯实留学生的汉字字形、字音和字义等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汉语词汇和句子奠定坚实的功底。
注释:
[1]彭聃龄.汉语认知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第9页.
[2]胡文华.汉字与对外汉字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第61-62页.
[3]胡文华.汉字与对外汉字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第181页.
参考文献:
[1] 陈绂.谈对欧美留学生的字词教学[J].1996(4).
[2] 杜同惠.留学生汉字书写差错规律试析[J].1993(1).
[3] 胡文华.汉字与对外汉字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4] 彭聃龄.汉语认知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