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中的暴力行为:网络暴民到网络公民

2014-04-29 00:44郭思忱,毛梦璨
今传媒 2014年4期
关键词:网络暴力

郭思忱,毛梦璨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到来,使地球成为了一个“村落”,互联网以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但与此同时,网络上也发生了许多的“暴力行为”,如人肉搜索、谣言传播等,给现实社会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文章结合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对如何应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分析,以推进构建和谐干净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网络暴力;网络暴民;网络公民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032-03

网络暴力是伴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一种在网络上实施的“暴力行为”,它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暴力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大,并且对现实社会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如何还网络一个干净的环境空间,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及产生的原因

(一)网络暴力的含义、特点

网络暴力是在新媒体时代下产生的一个新的词语,顾名思义,这不是一个褒义词,具体来讲,“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其表现形式有: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1]。

2006年著名的“虐猫女”事件、2010年的“山西地震谣言”事件、2012年的“甄子丹赵文卓骂战”事件……越来越多的网民在遇到具有争议性的事件时缺乏理性思考,他们用侮辱性的语言进行谩骂,用极具有破坏性和伤害性的暴力手段对他人进行攻击,对被攻击者造成了现实生活中的伤害。

(二)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

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很多,在这里笔者将此分为宏观原因和微观原因。

1.网络暴力产生的宏观原因。(1)社会环境转型。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几乎没有发表自己言论的机会,话语权紧紧掌握在传统媒体中。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环境转型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权利,人们急需释放自己被压抑已久的话语权,许多思想、观念喷薄而出,因此在遇到争议性的事件时,许多人缺乏理性的思考,只想着“一吐为快”,而未考虑这些行为的后果。(2)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网络是新兴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互动性、共时性等,而互动性是它相较于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人们能自由的网上发表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并且相互交流,这样的互动性平台使得人们发泄自己的话语权有了技术的支持。(3)人们的公共意识不断提升。古时候,有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说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偌大的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公共意识不断提升,人们有能力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人人都可以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

2.网络暴力产生的微观原因。(1)极化现象。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社区,当人们聚集在这个社区时,会感受到自己处于“圈子”里,“许多时候,一群人最终考虑和做的事情是群体的成员在单独的情况下本来绝不会考虑和做的。[2]”正是由于网民們同处于一个网络空间中,大家自由交流,当遇到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时,他们就有可能走极端,群体之间的感染、暗示使得他们做出了“暴民般”的极端行为。(2)匿名性。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环境,许多在现实社会中不能说、不敢说的事情到了这里都可以畅所欲言,人们的身份是隐匿的,大家都坐在自己的家里,对着电脑,“安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的环境使得许多人放任了自己的言行。

二、网络暴力所带来的影响

网络暴力的行为虽然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但是这样的行为往往会对现实社会的正常秩序造成影响和破坏。

(一)对当事人的影响

网络暴力的一个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对当事人的影响,2006年的“虐猫事件”、2007年的“最毒后妈”事件,网友们围绕这些事情展开了人肉搜索,将其当事人的信息和隐私公布在网络上,对当事人和他们的家人的现实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当年“虐猫女”被人肉出后,不仅丢失了工作,精神也受到了巨大打击。

(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著名新闻学者李普曼认为,“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和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3]”在传统媒体时期,我们所接触的世界通常是由传统媒体所提供的。而在新媒体时代,由于网络的互动性、便捷性等特点,网民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因此,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开始受到网民的影响,网民们的暴力行为会对人们认识世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新媒体时代,许多人开始成为“公民记者”,但他们并非专业记者,不会深究事件内在的原因,如2010年“我爸是李刚”事件,天涯等网站陆续出现了关于河北大学车祸的帖子,肇事者一句“我爸是李刚”更是引爆了网络,网民针对这一句话衍生出了对“官二代”这一群体的批判,但是据当地人讲,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河北大学保卫处处长对当事人李启铭有些印象,问李启铭是不是李刚的儿子,李启铭回答:“是,我爸是李刚”。事情真相如何,我们不能还原当时的情景,但确实给我们造成了官二代飞扬跋扈、草菅人命的印象。

(三)对政府舆论导向的影响

网民们在网络上对社会事件进行讨论,大多数人不明真相,人云亦云,把关人的角色在网络媒介中弱化,当遇到争议性事件时,网民们倾向于相信同自己处于同一阶层人们的意见,使自己成为大众中的一员,正因为这样的状况,也由于网民们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他们也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会对政府的舆论引导造成危害,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上三个方面均阐述的网络暴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凡事均有两面性,网络暴力虽然会给现实社会带来危害,但其仍产生了一些客观性的影响,比如面对争议性事件时,网络上讨论纷纷,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吸引了了更多人的关注。

三、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由网络暴民到网络公民

网络暴力是网络中不文明的行为,这不利于构建和谐、干净的网络环境空间,如何让暴力行为中的网络暴民变为网络公民,值得深思,笔者在此总结了几点建议。

(一)网民—提升自我和他人的素质

网民作为网络的使用者,应当提升自己辨别问题的能力,遇到值得关注的事件时,要以一种理智清醒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使网络更加的有规范和秩序。如2009年出现的人肉搜索公约,就是由网友自发组织制订的人肉搜索的相关约束与规则,目的是称将规范网络道德意识。此公约发出后得到不少网民的支持。人肉搜索公约的出现体现出一部分网民们开始对网络暴力进行反思。并且网民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要以“平等”的身份对其他网友进行引导,相互帮助与提高。

(二)政府—构建公共领域

1.出台相应的、详尽的法律法规。政府作为国家机关,同样对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有着责任。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提出了“公共领域”的概念。“公共领域是在国家这个公共权威的领域与市民社会这个私人领域之间的一个批判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民众有能力对各种公共问题和国家政策进行批判性的思考。[4]”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无疑是最便捷的公共领域,人们在此可以自由的交流各种社会问题。因此,政府应当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监管和引导,出台完善详尽的法律措施来规范网络中的行为,使网络真正發挥公共领域的作用。目前,我国仍然没有一部真正详尽、健全的关于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只是零散的出台过一些关于网络安全、网络色情犯罪的条例,这是远远不够的。

2.通过政务微博与网民进行交流互动。(1)建立关于使用政务微博的相关规章制度。政务微博是近年来新兴起的热潮,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同时许多虚假的信息也蜂拥而出。如2010年的“山西地震”谣言事件,由于虚假信息的发布,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恐慌,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在此背景下,政务微博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行政机关申请了微博,在验证了真实身份后,通过微博发布有关部门信息,各部门应当建立起统一的政务微博,通过日常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避免网民受到虚假信息的蛊惑。并且有关部门需要出台相关政策规定政务微博的使用,如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微博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南京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意见》、新疆颁布了《自治区政府系统政务微博应用管理规定》,更多地方应当积极借鉴,出台与政务微博相关的规定条例,这样才能更好的应用这一新兴媒体。(2)微访谈加强与网民之间的互动。目前有许多地方都申请了政务微博,但不足之处在于大多数都流于形式,偶尔发布一些消息,也不回复网民的评论,没有真正体现其互动性。而微访谈则能弥补这一缺陷,政务微博应当定期举行微访谈活动,请政府官员或者专家学者做嘉宾,回答网友的一些提问,既能够让网友问关心的问题,又能够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2013年10月10日,佛山市委书记李贻伟在该市官方微博“佛山发布”进行“微访谈”,原计划1个半小时的交流,因为网友的热情提问延长至3个小时,真正的体现了网络的互动性。通过政务微博进行微访谈与网民交流,能无形之中引导网民朝着理性、客观的态度迈进。但在目前微访谈还没有被政务微博大力使用,各地的政府应当大力推广而行之。

(三)门户网站—商业浪潮下做好把关职能

网络虽然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人都可以传播信息,但这不意味着网络就是一个不可控制的空间。现在大多数网站受到商业利益的诱惑,丧失了自己应尽的责任,有的网站甚至希望多一些网络暴力行为提高网站的知名度,以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如何让网站在商业化的浪潮下为净化网络空间出一份力,笔者在这里提几点建议。

1.把关人——履行好把关职能。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最早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者把关人的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在新媒体时代下,作为网络把关人的有网络编辑和论坛版主等。(1)网络编辑借助编辑语言进行引导。为了不引起网民的反感,网络编辑可以采用隐形导向,如巧妙的用一些推荐话题,和其他的把关人——网络论坛版主、聊天室主持人等等沟通,借助一定的编辑语言,如排版的空间、发稿的时间等等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2)论坛版主作为意见领袖进行引导。论坛版主作为网民中意见领袖,应当通过自己特有的引导能力来加强对网民的正确引导。如“天价烟局长周久耕”事件中,“天价烟”一帖登上“天涯社区”网站头条,从此它成为全国性新闻话题,此后又曝出许多关于该官员奢侈的消息,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周久耕最终被免职。此外,版主还可以对网民的言论加以监督,在发现有带有侮辱性的暴力式言论时及时与网民沟通,以免其“误入歧途”。(3)两者之间加强合作交流共同进行引导。网络编辑作为网络中最大的把关人,而论坛版主则作为网民中的意见领袖,两者应当加强合作交流,在遇到争议性事件时,论坛版主应当密切关注网民们的情况,从最原始的网民言论中了解其思想,及时与网络编辑沟通,让网络编辑了解更多的、更真实的、更基层的网民言论,对网民的思想动态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再进行进一步的监督和引导。

2.与政府合作进行舆论监督。网站应当加强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才能更好的进行舆论监督和引导,新浪网与人民网舆论监测办公室研究每三个月发布一次最近的网络谣言事件,在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后,对这些事件进行反思,从中获取经验。2013年9月5日上午,由人民网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主办的“CETTIC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启动”新闻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标志着双方携手推出的“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项目正式启动,网络舆情分析师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正式在公众面前亮相。它从事互联网信息监测、网络危机处置等工作,为各级党政机构、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提供互联网信息监测、分析和咨询服务。网站应当重视这个新兴的职业,加强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为网民提供更加健康、干净的网络环境。

3.开展网络互动会议履行舆论导向的职能。为了减少网络暴力的出现,在社会上发生值得关注的事情时,门户网站可以进行由网络主持人主持的网络互动会议,既可以给网民们一个自由讨论的空间,又有主持人在其中引导。在进行互动会议时,还可以邀请一些实事方面的专家来解惑,使大家在畅所欲言的同时又可以获得对事件的深入了解,在每一次讨论结束后,网络工作人员可以将讨论的内容精心整理,将一些有价值的话语放到网页上。这一点可以借鉴网络电视批评的《电视批判》这一论坛的组织形式。户外资料网就曾针对2010年发生的由于徒步旅行出现的“夏特案”进行过讨论,主持人介绍案情,网友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足之处就是没有相关的专家进行专业的解答,但主持人在其中的引导也使讨论始终围绕着理性和思考。知名网站天涯中也有天涯杂谈、情感天地等多个讨论版块,在遇到很多争议性事件时,网友们就在此进行讨论,如天涯杂谈中的CY事件讨论转帖,达到361页之多,但是在此讨论中,没有一个正式的网络主持人,也没有邀请专家对事件进行解析,只是网友们泛泛而谈。因此,网站应当改进自身论坛的讨论方式,如在遇到争议性事件时设置议题,设网络主持人和专家,事先预告,定期讨论,并重视后期整理和总计而工作,使之更具有秩序,也更能使网民畅所欲言、理性思考。

四、结 语

综上所述,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中,针对某一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而引发的一系列破坏性的活动,往往会对现实社会的正常秩序造成影响。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网民的心理也是分不开的,为了减少、避免这种网络暴力,网民、政府、网站应当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出一份力,这样才能使网络这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兴媒体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 (美)凯斯R桑斯坦.极端的人群[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网络暴力
浅析新媒体舆论监督现状及对策
网络暴力的危害及产生根源
“网络暴力”
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分析
“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大众传播视域下的网络暴力研究
网络暴力的法理学透视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问题的思考
中国的网络政治学简论
透析“网络暴力”